• 10月1日早上,我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升国旗仪式在勤政楼前国旗广场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冯淑霞、党委副书记秦法跃出席仪式,党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党委研工部、招生就业处、校团委全体工作人员,各院(部)党委(党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学生代表共1100余人参加。升旗仪式由党委学工部部长葛照金主持。7时整,升国旗仪式正式开始。国旗护卫队队员军容严整,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卫着神圣的五星红旗昂首阔步走向国旗台。伴随着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全体师生深情的注目礼中,迎着朝阳冉冉升起,浓浓的爱国情怀在师生心中激荡。商学院学生代表何春阳,辅导员郑园园、徐展,学生张宇佟、高玉莹,分别作了《讴歌伟大祖国书写青春担当》《青春筑梦礼赞祖国》的国旗下演讲和诗歌朗诵,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深切热爱,号召师生用实干精神助力祖国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贡献师大力量。葛照金在主持仪式时表示,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的庄严时刻,升国旗仪式是对祖国母亲的深情告白,全体青年学子要立报国之志,把准人生航向,在“厚德博学,止于至善”的校训熏陶中筑牢信仰之基,让
  • 9月29日下午,河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黄泽峰一行10人莅临我校考察交流,座谈会在求真楼615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秦法跃出席会议,座谈会由党委宣传部部长孙红艳主持。秦法跃对黄泽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办学10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谋划、时间节点与运行机制、资源统筹与后勤保障等经验做法。他指出,校庆是回顾办学历史、展示办学成就的重要载体,是传承学校精神、广泛凝聚人心的重要途径,是加快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多科性大学,粮食行业半数以上的管理精英和技术骨干均出自工大,校友资源丰富,祝愿工大将70周年校庆办成一次彰显精神、凝聚力量、促进发展的盛会。黄泽峰对我校百年校庆的圆满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简要介绍了河南工业大学的办校历史和校庆筹备情况。他表示,此次交流拓宽了思路,明确了路径,接下来将充分借鉴师大在组织策划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转化为有效工作举措,高质量筹备好河南工业大学70周年校庆。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我校宣传片《其命维新》,并就宣传氛围营造、文创产品设计营销、主题活动筹办、校友联络动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党政办
  • 9月29日上午,鹤壁市鹤山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国宇一行到我校考察交流,座谈会在勤政楼第一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秦法跃出席会议。鹤山区教育体育局、姬家山园区发展中心、有关企业负责人,学校科技处、化学化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座谈。秦法跃代表学校对王国宇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办学历史、学科优势、科研创新及社会服务方面的成果。他表示,河南师范大学长期以来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校地合作与产学研协同。鹤山区化工产业基础扎实、发展势头强劲,与我校化工等相关学科高度契合。强调学校有关部门要立足产教融合发展大局,以政策法规为遵循,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为企业人员特岗培训提供系统性支撑,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王国宇介绍了鹤山区的地理人文、产业布局及化工行业发展现状。他指出,鹤山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育,当前正全力推进化工产业提质增效,亟须高校在人才支撑、技术研发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河南师范大学在化工领域学科优势突出、科研实力雄厚,期待双方围绕“定制化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共建共享、企业人才学历提升、毕业生定向输送”等内容开展务实合作,为推动鹤山区化工产业
  • 9月28日下午,我校在勤政楼第三会议室召开2025年度高等教育事业统计调查表填报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采集工作部署会。党委常委、副校长苗雨出席并讲话,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统计工作人员参加。会议由发展规划处处长苏现伐主持。苗雨指出,高等教育事业统计调查表填报和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采集两项工作,不仅为学校提供较为准确的数字画像,更是学校自我审视、科学决策、提升质量的生命线。针对下一步工作,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两项统计工作,为国家和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二是要在行动上锚定责任,切实悟透政策、精准吃透指标,严把质量关,做到数出有源、数出有据、数出有责;三是各部门要协同运行,确保两项工作数据的一致性。各相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此次统计工作,严格把控各阶段填报进度,以强烈的责任担当确保两项年报工作按时按质完成。苏现伐宣读了《关于做好2025年高等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表填报工作的通知》和《河南师范大学2025年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数据采集工作方案》,对相关工作要点进行了安排部署。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史璞就数据采集工作
  • 9月28日上午,我校在建设路校区、科技创新港校区、平原湖校区同步举行2025年学生军训汇报暨总结表彰大会。校领导秦法跃、宋晔、苗雨,帮训部队首长、32150部队上校副旅长郝鹏元,牧野区人武部上校部长郝冉,各校区帮训部队领导,军训工作专项工作组成员,全体帮训教官,各院(部)党委(党总支)副书记、2025级全体辅导员和本科生分别在一校三区参会。各校区大会分别由党委学工部部长葛照金、科技创新港综管办主任陈勇、软件学院党委副书记原方主持。上午9时整,在庄严宏伟的国歌奏唱中,“一校三区”大会正式拉开帷幕。随着“标兵就位”“分列式开始”的指令下达,气势磅礴的分列式进行曲响起,国旗护卫队和各校区、各院(部)组成的分列式方阵,昂首阔步依次走过主席台接受检阅,整齐划一、口号嘹亮、斗志昂扬,充分展现师大新百年征程上新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随后,各校区军训科目汇报展示依次进行,单兵队列动作、军体拳、匕首操、刺杀操等方队分别展示了队列动作、军体拳、战术动作、格斗基础等训练成果,全场不时爆发热烈掌声。在科技创新港校区,校党委副书记秦法跃鼓励同学们要将军训中激发的爱国热情和钢铁意志转化为求学路上的强大动
  • 9月28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查道林一行9人莅临我校考察交流,座谈会在勤政楼第三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副书记王玉良出席会议,座谈会由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李志前主持。王玉良对查道林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办学历史、学科优势、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港建设等情况。他指出,华师“治理能力强、工作效率高、学科建设优、通识教育厚、校园文化亮”,很多先进的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希望两校在去年开启全面战略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真正实现互利共赢,为推动全国教育改革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查道林对我校的热情接待和周密安排表示感谢,对学校事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简要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的办校历史、专业特色和发展现状。他指出,此次调研是落实全面战略合作的具体行动,两校的发展互鉴意义重大,希望双方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全面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两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推动师范教育发展。会上,两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就党的建设、统战工作、发展规划、学科建设、校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会前,查道林一行实地考察了校史馆、河南省师德文化馆。(党政办公室 柴旭清/文
  • 10月1日,我校醒民学校孔子课堂与泰国彭世洛府泰-华侨团联合会、醒民学校在彭世洛府托铃会议中心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联欢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清迈总领馆总领事陈海平、彭世洛府副府尹、彭世洛府市长、彭世洛府泰-华侨团联合会成员、华侨华人代表以及各界友好人士近千人相聚线上线下,共襄盛典。醒民学校孔子课堂全体教师应邀参加。大会在全体嘉宾齐唱泰中两国国歌中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清迈总领馆总领事陈海平通过视频形式致辞。向彭世洛府泰-华侨团的侨领侨胞致以节日祝福。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两国关系迈入新阶段,驻清迈总领馆将继续携手领区侨胞及社会各界人士,深化多领域合作,共同推进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在泰北地区落地生根,造福两国人民。彭世洛府副府尹、彭世洛府行政机构主席、彭世洛华侨协会、泰-华侨团、潮州会馆、泰中友好协会彭世洛联络处等负责人分别致辞,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并表达今年也是中泰建交50周年的重要时刻,期待未来中泰在经贸、投资、文化、教育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努力实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突破。他们对醒民学校孔子课堂长期致力于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中泰人文
  • 9月29日,由教育学部主办的第三届教育博士学术论坛在田家炳教育书院开幕。副校长宋晔出席论坛并致辞,学科领域专家、教育学部党政领导班子、教师代表、全体教育博士等百余人参加论坛。开幕式上,宋晔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她简要介绍了学校百年办学历史、学院设置、学科发展和品牌建设等情况。她指出,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关乎国家命运与民生福祉的重大使命,需要全社会尤其是教育战线每一位同仁勇担责任、砥砺前行。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切实提升硕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能力,激发对教育本质的深层思考与探究热情,以更加卓越的专业姿态投身于波澜壮阔的教育事业之中。在主旨报告环节,华中师范大学王学、郑州大学杨光钦、河南大学宋伟、辽宁师范大学闫守轩分别做主旨报告。各位专家学者就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体系、教育博士培养机制的革新探索、教育博士专业成长的进阶方向以及学位论文撰写的规范要求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系统阐述了相关理论与实践成果,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指导价值的建设性意见。本次论坛设置了“本硕博一体化拔尖师范人才培养专题”“教育强国背景下教育博士培养模式创新”和“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数
  •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集中展现暑期社会实践的丰硕成果,激励更多同学投身火热实践,9月27日上午,校团委在青益空间举办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展示会。各学院(部)、书院暑期社会实践学生代表参加了此项活动。经前期申报与评审,从全校68支校级重点团队中遴选出10支优秀项目进行集中展示,各项目从前期准备、实践过程、成果转化到社会影响,全面汇报了团队实践的独特经验与突出成效。其中,物理学院“移动科技馆”科普志愿服务队走进辉县市洪洲乡中心学校等多所中小学,通过趣味实验与互动体验点燃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助力教育振兴,彰显“科普赋能助成长,笃行厚植爱国情”的责任与担当。马克思主义学院“红孩子学校”红色故事巡讲支教团则奔赴新乡、珠海、嘉兴、黄山、安庆等地,在中小学、社区、少年宫讲述红色故事,并深入太行山区回龙村开展支教,将红色基因注入青少年“拔节孕穗期”,以实际行动诠释“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初心。青春向党,笃行报国。今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设置7个专项行动,组建近200支团队,广泛开展政策宣讲、文化传承、生态调研等
  • 9月27日上午,同力申硕项目推介会在继续教育学院三楼会议室召开,来自省内外20余个县教育行政部门及部分重点中学负责人参加。会议由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翟炎杰主持。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津向与会代表表示感谢,并围绕同力申硕项目的战略背景、时代意义以及落地规划进行了详细介绍。她表示,本次会议既是展示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校地协同探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的交流平台,更是创新推动同力申硕项目工作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希望各方在进一步提升项目认知度、扩大项目影响力上携手并进,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注入新动能。翟炎杰就同力申硕项目的招生、报考及培养工作进行专题介绍。与会人员就同力申硕项目进行交流探讨。会议旨在以基础教育师资研究生层次教师培养为切入点,立足学校学科特色,整合校地优质资源,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新举措,以强师优师筑牢教育强国建设根基。(继续教育学院 王小梅)
  • 9月25日,“消防进军训”主题宣传活动在建设路校区、科技创新港校区、平原湖校区同步举办。校领导宋晔、苗雨,新乡市消防救援支队党委委员、副支队长刘欣哲,我校军训旅旅长、32150部队中校营长刘志锋出席活动。校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和2025级新生参加活动。宋晔、苗雨在致辞中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平安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师生至上”“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理念,始终把消防安全工作抓紧抓牢、落实落细;要充分认识提升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重要意义,严格落实各级消防安全责任,深入排查各类消防安全隐患,不断健全完善消防工作体制机制,持续提升消防安全工作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水平;充分认识“消防进军训”主题宣传活动的现实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全校范围掀起“普及消防知识,提高消防技能”的学习高潮,营造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可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推动形成消防安全工作全员参与、群策群力、联防联动的良好局面,以消防安全工作高质量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创建提供更加有力、更有保
  • 为丰富儿童美育体验,激发其创造力与动手能力,我校i科普“美润童心科链未来”志愿服务队,于9月24日在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开展“粘土塑童趣巧手绘童心”科普主题美育活动。美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师生代表、附属幼儿园部分师生参加活动,附属幼儿园园长常利芹主持活动。常利芹介绍了附属幼儿园的历史和建设发展,代表幼儿园全体师生对前来开展美育活动的志愿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欢迎。随后,在幼儿园教师的帮助下,大学生志愿者借助课件和成品展示,从粘土的色彩搭配、创作灵感,到花朵的花瓣层次、形态结构等细节,细致地讲解花朵植物的结构特点,包括粘土手工画的制作技巧。在手工创作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小艺术家”,在志愿者的辅助下,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揉、捏、搓、压,将五颜六色的粘土变成一朵朵形态各异的花朵,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他们对美的独特理解。此次“粘土塑童趣,巧手绘童心”科普主题美育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直观地提升了对色彩、造型的审美感知与手工操作能力,更在构思花朵结构、雕琢细节的过程里,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们的艺术创造力与专注力。i科普“美润童心科链未来”志愿服务队通过科普美育实践活动,为孩子们搭建起科普与艺术
  • 河南高教
    “国家需要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9月21日,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冯淑霞以“担当复兴大任,争做时代新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为题,为2025级全体新生带来一场浸润心灵、启迪未来的“开学第一课”。课堂上时而响起热烈掌声,时而陷入沉思静默,这堂满载理想与力量的课程,不仅为同学们注入了奋进前行的动力,也在师生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