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者:张震发布时间:2012-11-22浏览次数:760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优化培养环节和课程设置,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教育部教研[1998]1号《关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教育部教研[2000]1号《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河南师范大学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规定,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法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坚实法学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能够独立从事法学研究、法学教学、法律实务工作,品学兼优的高层次法律应用型人才和法学理论研究人才。具体要求是:

    1.较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正直,乐于奉献,品德优良,团结协作,敢于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法治建设服务。

    2.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熟悉所在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本专业的研究前沿和国内外研究动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较强的事业心、较好的学术修养,具有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理论联系实际和谦虚谨慎的优良学风,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能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和创新,具有较强的发现、分析、解决法律和法学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写作能力,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研究方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3.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及常用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文献检索等活动的能力。

   4.坚持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设以下研究方向:

 1法学理论

 2.法律史学

 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4.刑法学

 5.民商法学

 6.诉讼法学

7.经济法学

 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9.国际法学

三、学制和培养年限

法学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累计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第一学期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第二学期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并学习选修课程;第三学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并进行中期考核;第四学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活动,完成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的开题;第五、六学期进行社会实践或业务实习(在第五学期开学前的暑假),并进行学位论文的调查、撰写和答辩工作。

提前完成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学校规定的提前毕业标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批准,可以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1培养方式

法学硕士研究生采取全日制培养方式。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因材施教的方针,突出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增进硕士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坚持政治思想与业务能力并重的原则,既教书,又育人;重视和促进硕士研究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调动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将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个别指导和硕士研究生自学四者结合起来,强调自学;将课程学习、社会实践与科研训练结合起来,重视对硕士研究生思维能力、科研写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导师和学院要加强对硕士研究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和督促检查,在重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注意塑造其健全的人格。

2.培养方法

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相结合、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在培养过程中,导师起主导作用。本专业鼓励研究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硕士研究生在学习中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勤学、多思、多练,理论联系实际,及时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研究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做到视野开阔,思维敏捷;立足本国,借鉴参考外国;立足现实,参考历史;做好读书卡片或者读书笔记,学会收集和运用有关文献资料;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努力提高自己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写作能力。

在遵守本培养方案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具体的培养方式与方法可以灵活多样。

五、学制、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3年,要求至少修满35学分。原则上硕士研究生必须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用一年半时间修完规定的课程。总学分41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少于35学分。修够学分方具备申请论文答辩的资格。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参见本专业“课程设置表”。

六、培养环节

法学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可以是导师个人负责独立指导,也可以是指导小组集体指导。在指导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应充分借助有关教师的业务专长,发挥集体指导的作用。培养环节主要包括: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之日起一个月内提交,硕士研究生应根据本培养方案的要求和所确定的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的课程学习计划,主要包括应达到的目标、读书计划、社会实践、选修和补修课程、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方法与措施等项内容。论文研究计划应在第三学期期末提交,主要包括选题、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提纲、研究进度和计划、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创新等内容。

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个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导研究生制订出合理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尽可能挖掘研究生的潜能,鼓励研究生的个性发展。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在导师同意后,由硕士研究生本人和导师各存一份,并报学院和学校管理部门备案。其执行情况由导师和学院定期检查。

2中期考核

为了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院在第三学期末对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情况进行一次中期考核工作。硕士研究生在中期考核前必须修完本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

硕士研究生应提交一份综述材料,主要陈述入学以来的政治表现、学习的课程及修完的学分、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完成科研成果的情况等。根据硕士研究生提交的综述材料并经审查核实,确定中期考核的成绩。

中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其中优秀不超过20%。硕士研究生修读的课程虽然合格,但科研能力极差,中期考核不通过者,不能继续学习,应退学作肄业处理。

中期考核的其他具体工作参照河南师范大学的相关规定执行。

3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在导师的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查阅与收集中外文献资料,确定研究课题,在第二学期结束前向本学科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作开题报告,广泛听取意见,由专家对学生所作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具体的评价意见和修改意见,开题报告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学分。

其他具体要求参照《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及开题报告的要求》执行。

    4实践教育

    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育包括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学术活动)、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

    1)教学实践。教学实践的时间为二至四周,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教学实践的内容主要是本科教学的试讲、主持课堂讨论、辅导答疑,也包括参加本科考试阅卷、批改作业以及协助指导本科学生的学年论文或者毕业论文。教学实践的目的,在于使硕士研究生熟悉教学的各主要环节,为毕业后从事高等学校教学奠定一定基础。

    教学实践由指导老师负责安排和指导,相关教研室应给予必要的支持。教学实践结束后,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成绩分为合格和不合格,成绩合格者,按规定计算学分。曾在高等学校实际从事教学工作两年以上的硕士研究生,可以不参加教学实践。

2)科研实践。科研实践包括参加学术活动、举行学术研讨会等。法学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当至少参加10次学术活动,包括听学术讲座、参加在校内举行的法学学术会议。同时,学院应当创造条件让硕士研究生积极撰写论文,能够随同导师参加一次在外地举行的学术会议,以帮助其增长见识和获取学术研究信息。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至少应在本研究方向的专题研讨会(专业Seminar)上做二次主题发言,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主题,撰写书面的学术报告,并在研讨会上汇报;学术研讨会由研究生轮流主持,本研究方向其他研究生必须参加,并对主题发言发表自己的意见。

3)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安排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之间的暑假期间,时间为一个半月左右。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是在法律实务部门进行专业实习,以增强对法律实务的了解,充实所学理论知识和培养自己的能力。社会实践的部门或者单位不作统一安排,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其兴趣并结合学位论文选题在征得导师的同意后自行确定。硕士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后,应当写出一篇不少于三千字的调查报告或者业务实习总结,并由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对硕士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写出考核评语。导师根据社会实践的考核评语和硕士研究生所写调查报告或者业务实习总结,评定成绩。成绩分为合格与不合格。成绩合格者,应按规定计算学分。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1.科学研究

    为了培养法学研究的兴趣,了解法学研究的动态和热点、难点问题,法学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该阅读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法学文献和法学专著,并向导师提交相应的读书笔记。

    为了培养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法学硕士研究生应当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训练,以培养其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为撰写学位论文打下基础。硕士研究生应该在第二、三、四学期中每学期至少写出一篇不少于四千字的论文交导师审阅。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该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1篇以上(含1篇)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论文或参加省级以上课题一项。

    其它方面依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2.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位论文的质量是衡量硕士研究生是否达到学位要求的主要依据,它集中地体现了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素质。撰写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和科研写作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和检验。因此,硕士研究生应当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认真地完成学位论文,完成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导师应当在论文的开题、写作、答辩的全过程给予认真的指导。

    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应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具有一定的容量,以体现研究的宽广度和纵深度。学位论文的撰写,应追踪学科前沿,大胆探索,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并做到立论正确,研究思路清晰,结构安排合理,材料翔实,重点突出,论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文字流畅,理论联系实际,能较好地掌握运用文献资料,有较强的说服力,符合规定的格式。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篇幅不应少于三万字。

    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后,应在第四学期末根据学院的安排完成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审查由各学科负责人主持,本学科导师参加。开题报告经审查通过后,硕士研究生应在一周内制定论文写作计划,并在导师审阅同意后开始执行。

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应当广泛收集阅读有关资料,了解该选题的最新研究情况。撰写实践性较强的论文,必须深入到有关实务部门进行调查,并征求有关专家和实务部门人士对论文写作的意见。

硕士研究生必须在第五学期放假前完成并向导师提交学位论文的初稿,没有按时提交初稿的,延迟至下一次答辩。学位论文初稿经导师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后,硕士研究生应当认真、及时地进行修改。学位论文须经导师审阅同意方能定稿,硕士研究生应在第六学期第六周前定稿,并按规定提交打印稿,交付评阅。学位论文的评阅以匿名方式进行,评阅专家主要对学位论文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创造性做出评价。第六学期第八周前,完成学位论文的评阅工作。第十四周前,完成学位论文的答辩工作。

硕士研究生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应由本人申请,经导师推荐,并按学校的有关规定办理。导师认为学位论文质量未达到要求的,不应推荐参加答辩。

硕士研究生应在学位论文答辩前,根据论文评阅人的意见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答辩后,再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第二次修改学位论文。最后,按规定将学位论文正式打印稿提交学校和学院存档。

参加学位论文答辩未获通过者,可以在6个月后再申请答辩一次,第二次答辩仍不能通过者,不再安排答辩,不授予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参照《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暂行办法》进行。

论文评审和答辩的其他事项,按照《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进行。

八、考核与管理

1.考核

硕士研究生必须修完本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修满规定的学分,并完成其他规定的学习任务,考试或者考查合格,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含1篇),方能毕业;达到毕业条件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才能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和限定选修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试,任意选修课程和必修环节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查。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75上含75为合格;

学位课程最多只允许补考两门,且每门课程只能补考一次。凡补考未通过,或者超过允许的补考门数的,应退学作肄业处理。

2管理

硕士研究生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的制度,学校负责硕士研究生的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和生活管理,并为硕士研究生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学院负责确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任课教师,审核、推荐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审查批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监督教学计划的执行,对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教学和培养情况进行检查,组织硕士研究生参加科研、学术、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协助学校进行教学管理和负责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管理实行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原则。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由学院党委具体负责,导师协助进行。学院主管副院长分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日常管理事务由研究生办公室负责。导师负责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指导。

九、毕业及学位

法学硕士研究生修完本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德、智、体符合学校规定的毕业条件,发表了符合本培养方案要求的论文,由河南师范大学颁发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达到毕业条件,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由河南师范大学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修完本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修满规定的学分,并完成其他规定的学习任务,考试或者考查合格,且学位课程成绩均在85分以上(含85分),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名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含1篇)。

十、附则

本培养方案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并报研究生处备案。本培养方案由学院学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培养方案自2012级究生开始执行。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2012年5月28

 

 

 

 

 

 

 

 

 

 

 

 

 

 

 

 

 

 

 

法学专业课程设置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及周学时

备注

必 修 课(学位课程)

00000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1

 

 

 

 

 

 

000003

英语

216

5

6

6

 

 

 

 

000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4

 

 

 

 

 

130001

法理学

36

2

2

 

 

 

 

 

各方向必修

(考试课)

130002

法律逻辑学

36

2

2

 

 

 

 

 

130003

法社会学研究

36

2

2

 

 

 

 

 

法学理论

130101

法理学专题

54

3

3

 

 

 

 

 

至少修6学分(考试课)

130004

法制现代化专题

54

3

 

3

 

 

 

 

130005

法学名著选读

36

2

 

2

 

 

 

 

130006

中国法制史专题

54

3

3

 

 

 

 

 

至少修6学分(考试课)

130007

中国法律思想史专题

36

2

 

2

 

 

 

 

130008

外国法制史专题

36

2

 

2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130009

宪法专题  

54

3

3

 

 

 

 

 

至少修6学分(考试课)

130010

行政法专题            

36

2

2

 

 

 

 

 

130011

行政诉讼法专题   

36

2

 

2

 

 

 

 

130012

刑法总论

54

3

3

 

 

 

 

 

至少修6学分(考试课)

130013

刑法分论

54

3

 

3

 

 

 

 

130014

外国刑法专题

36

2

 

2

 

 

 

 

130102

民法专题

54

3

3

 

 

 

 

 

至少修6学分(考试课)

130103

商法专题

54

3

3

 

 

 

 

 

130015

知识产权法专题

36

2

 

2

 

 

 

 

130016

劳动法专题

36

2

 

2

 

 

 

 

130114

民事诉讼法专题

54

3

3

 

 

 

 

 

至少修6学分(考试课)

130017

刑事诉讼法专题

54

3

3

 

 

 

 

 

130018

证据法学专题

36

2

 

2

 

 

 

 

130107

企业与公司法专题

54

3

3

 

 

 

 

 

至少修6学分(考试课)

130108

竞争法专题

36

2

2

 

 

 

 

 

130116

金融法专题

36

2

 

2

 

 

 

 

130117

财税法专题

36

2

 

2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130019

环境法总论

54

3

3

 

 

 

 

 

至少修6学分(考试课)

130020

污染防治法专题

36

2

 

2

 

 

 

 

130021

自然资源法专题

36

2

 

2

 

 

 

 

130022

国际公法专题

54

3

3

 

 

 

 

 

至少修6学分(考试课)

 

130023

国际私法专题

36

2

2

 

 

 

 

 

130024

国际经济法专题

36

2

 

2

 

 

 

 

130106

法治国家建设专题

54

3

 

3

 

 

 

 

至少修12学分(考查课)

 

130025

现代西方法哲学专题

36

2

 

2

 

 

 

 

130109

农业经济法专题

36

2

 

 

2

 

 

 

130111

合同法专题

36

2

 

 

2

 

 

 

130026

比较法专题

36

2

 

 

2

 

 

 

130115

侵权责任法专题

36

2

 

 

2

 

 

 

130050

部门法哲学研究

36

2

 

2

 

 

 

 

130028

专业外语

36

2

 

 

2

 

 

 

130110

农村经济与社会问题研究

36

2

 

2

 

 

 

 

130112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专题

54

3

 

 

3

 

 

 

130029

比较公法专题

36

2

 

 

2

 

 

 

130030

近代中国法制史研究   

36

2

 

 

2

 

 

 

13003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

36

2

 

 

2

 

 

 

130032

公法前沿专题

36

2

 

 

2

 

 

 

130033

法经济学研究

36

2

 

2

 

 

 

 

130113

仲裁法专题

36

2

 

 

2

 

 

 

130034

罗马法概论

36

2

 

 

2

 

 

 

130035

行政程序法专题

36

2

 

 

2

 

 

 

130036

法学论文写作

18

1

 

 

2

 

 

 

130037

法学方法论

36

2

 

 

2

 

 

 

130038

婚姻与继承法专题

36

2

 

 

2

 

 

 

130039

物权法专题

36

2

 

 

2

 

 

 

130040

破产法专题

36

2

 

2

 

 

 

 

130041

外国刑事诉讼法专题

36

2

 

 

2

 

 

 

130042

犯罪学与形势政策研究

36

2

 

2

 

 

 

 

130043

外国民事诉讼法专题

36

2

 

 

2

 

 

 

130044

经济犯罪研究

36

2

 

2

 

 

 

 

130045

国际贸易法专题

36

2

 

 

2

 

 

 

130046

国际税法专题

36

2

 

 

2

 

 

 

130047

国际投资法专题

36

2

 

2

 

 

 

 

130048

国际环境法专题

36

2

 

 

2

 

 

 

130049

国际组织法专题

36

2

 

2

 

 

 

 

教学

实践

 

 

36

2

 

 

 

2

 

 

 

      

 

 

 

 

专业课程介绍

课程编号130101                    课程名称法理学专题                          

总课 时54                            3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也是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为其他法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法学导论;(二)法的本体论;(三)法的起源与发展;(四)法的作用与价值;(五)法的运行。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2.周旺生:《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

3.〔美〕博登海默:《法理学》,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99年;

4.〔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中译本,,法律出版社2003年;

5.拉扎列夫主编:《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译本,,法律出版社1999年;

6.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7.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法学家社会主义》;

8.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

9.列宁:《国家与革命》;

10.董必武:《董必武法学文集》,法律出版社2001年;

11.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

12.王勇飞编:《法学基础理论参考资料》上中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课程编号130003                           课程名称法社会学研究                         

总课 时36                                   分:2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法社会学是研究法律与社会的关系的学科,是法学与社会学相互结合的产物。西方许多国家又把这门学科称为“法律与社会”(Law and Society),或“法学与社会科学”(Law and Social Science)。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法社会学是以社会法的方法研究法律现象,代表人物有涂尔干、埃利希、韦伯、霍姆斯、庞德等。

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法社会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特征;(二)行动中的法:法律、自由裁量与交易;(三)社会对法律作用研究;(四)法律对社会作用研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朱景文:《法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赵震江:《法律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3.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郭星华等译,法律出版社。

4.苏力:《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5.孙文恺:《社会学法学》,法律出版社。

 

课程编号130025                    课程名称现代西方法哲学专题                         

总课 时36                            分:2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法学本科生及法学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具有很强的基础性、理论性、思辨性和学科交叉性。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让学生了解和熟悉现代西方法哲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以及法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法的性质、法的价值,法的适用,以及自由、民主、共和、法治和宪政理论,以提高学生的法学尤其是法哲学理论素养,使之具备从法哲学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新自然法学;(二)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三)社学法学;(四)哈耶克新自由主义法哲学;(五)综合法学;(六)经济分析法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序言,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张乃根:当代西方法哲学主要流派。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谷春德、吕世伦: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斯坦、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课程编号130004                         课程名称法制现代化专题                        

总课 时54                                 3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在掌握法理学及各部门法学的基础上,了解法律在现在社会的存在状态和变革过程,其实质是伴随着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法制现代化反应着从历史上发展而来的各种体制适应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过程。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是顺应世界法制现代化发展的进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转型的需要。

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法制现代化的概念与范式;(二)法制现代化的标准;(三)法制现代化的模式;(四)法制现代化的矛盾运动。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朱景文: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法制化、本土化和全球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公丕祥主编: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4[]阿蒂亚:法律与现代社会。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课程编号130106                    课程名称:法治国家建设专题                          

总课 时:54                            分:3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在掌握法理学、宪法学、中外法制史等学科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的需要,借鉴西方国家法治建设的成功的立法与司法实践,阐明法治的涵义、法治国家的原理,法治思想的渊源、发展及完善的过程,分析法治国家所内蕴的思想基础、社会条件及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现代法治国家模式比较等,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法治与法治国家概述;(二)法治国家原理;(三)西方法治的源流;(四)法治国家的模式比较;(五)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公丕祥主编:《法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沈宗灵主编:《法学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李光灿、吕世伦主编:《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何勤华:《西方法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李步云:《走向法治》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

7.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课程编号130026                        课程名称比较法专题                          

总课 时36                                2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本书综合运用法制现代化、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系统探讨英、美、法、德、日等主要国家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基础、历史进程、主要层面和模式特征,深刻揭示不同国家法制现代化的社会机理和法律发展机制,总结其历史经验,从而在历史实证的基础上把握人类法制现代化发展中的多样性统一的历史规律,揭示其内在根据,从而为我国21世纪法制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外国经验和教训。

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比较法基本原理;(二)英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基础、历史进程、主要层面和模式特征;(三)美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基础、历史进程、主要层面和模式特征;(四)法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基础、历史进程、主要层面和模式特征;(五)日本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基础、历史进程、主要层面和模式特征;(六)世界法制发展的一般规律。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朱景文: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法制化、本土化和全球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江平主编:比较法在中国。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茨威格特、克茨:比较法总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6[]大木雅夫:比较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编号130031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                          

总课 时36                            2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构成了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主旋律。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传统往往是文化的标志。从文化的角度,使学生了解法律文化学探讨不仅仅是法律,还包括法的本身与产生出不同模式的法的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法律文化研究的重点是研究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不同法律传统及这些传统的传承;研究不同法律文化间的相同、相通、相异之处,以及法律文化的融合、发展规律。在考察法律的同时,要通过法律观察社会;在考察社会时,要体悟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特色之所在。

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法律文化的概念;(二)法律文化的分类;(三)法系与法律文化;(四)东西方法律文化比较。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庞德:普通法的精神。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2001年版。

2[]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三联书店1990年版。

3[]伯尔曼:法律与宗教。三联书店1991年版。

4.公丕祥:东方法律文化的历史逻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公丕祥主编:法律文化的冲突与整合。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8年版。

 

课程编号:130115                    课程名称:侵权责任法专题                       

总课 时36                            2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在掌握民法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侵权责任法中涉及的归责原则体系、责任的构成要件和损害赔偿理论,比较国内外侵权责任立法,结合司法实践,力求全面准确的阐释侵权责任法的基本问题。通过学习深刻把握侵权责任法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侵权责任法的基本理念;(二)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体系;(三)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辨析;(四)侵权责任法的抗辩事由研究;(五)侵权责任的具体形态;(六)损害赔偿中的若干具体问题。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杨立新:《侵权行为法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4.王利明:《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李仁玉:《比较侵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9.徐爱国:《英美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编号:130005                    课程名称:法学名著选读                         

总课 时36                            2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主要介绍自古希腊以来法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经典作品。本着领略法学思想精华,反映法学经典原著风貌,体现法律英语特点的原则,讲解名家为后世推崇并反复征引的作品。以使学生能够轻松跨越专业知识和法律英语语言的双重障碍,从法学名家的深邃思想中汲取智慧,并在法学专业领域有所斩获。

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古希腊罗马法学家著作;(二)中世纪法学家的著作;(三)近代法学家著作;(四)现当代法学家著作。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柏拉图《理想国》、《法律篇》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

3.西塞德《论共和国》、《论法律》

4.阿奎那《神学大全》

5.霍布斯《利维坦》

6.洛克《政府论》(下篇)

7.卢梭《社会契约论》

8.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

9.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10.奥斯丁《法理学讲义》

11.梅因《古代法》

1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3[]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波斯纳:法理学问题。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5[]富勒:法律的道德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6[]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7[]哈特:法律的概念。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课程编号130028                   课程名称:专业外语                          

总课 时36                            分:2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全面的掌握法学专业外语理论与实务的全貌,了解法学专业外语的内在逻辑结构,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法学英语的分析方法,熟悉法学外语(英语)的最新进展。

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法律语言的产生与历史背景;(二)法律起草风格的阐述;(三)法律解释中的推定的新进展;(四)法律文书中的情态动词的使用;(五)法律文书中的时间表述;(六)中文法律文书中时间的表述和翻译的新进展;(七)中英文法律文书中对时间和数目表达的歧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李斐南、黄瑶:《现代法律英语》,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董世忠、赵建:《法律英语》,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谢关平:《政法英语导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何家弘:《法律英语使用教程》,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刘汉霞编著:《法律英语》,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3月版;

6Jay M. Feinman.Law 101.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课程编号130114                    课程名称民事诉讼法专题                          

总课 时54                            3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比较系统地掌握民事诉讼法学中的基本理论、学术动态、研究方法。了解各具体制度和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打下比较扎实的理论研究根底,并能在民事诉讼中运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民事诉讼理论。

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二)民事诉讼的目的;(三),管辖理论;(四)基本原则理论;(五)当事人理论;(六)证据理论;(七)程序制度理论(包括初审、上诉审、再审及特别程序);(八)执行理论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江伟:《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王亚新:《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3.江平主编,《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发展》,法制出版社,1998

4.张卫平、陈 刚:《法国民事诉讼导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5.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6.章武生、张卫平等:《司法现代化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建构》,法律出版社,2000

7.丘联恭∶《司法之现代化与程序法》,第2版,台北,三民书局,1995

 

课程编号130111                    课程名称合同法专题                          

总课 时36                            分:2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准确把握合同法的理论与规范体系,熟悉国内外合同法的重要制度,了解合同法理论中的前沿问题,为其开展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合同法的立法原则(二)合同成立法律制度;(三)合同效力法律制度;(四)合同履行法律制度;(五)合同保全法律制度;(六)合同解除法律制度;(七)违约责任法律制度;(八)买卖合同特则;(九)融资租赁合同特则;(十)技术合同特则。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崔建远主编:《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3.陈小君主编:《合同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王利明,崔建远主编:《合同法新论.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叶林:《违约责任及其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课程编码:130006                    课程名称:中国法制史专题

总课 时54                            3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中国法制史专题研究是硕士研究生法律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中国法制史研究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为重点,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精读3—4本经典学术著作,而且还要直接阅读若干古代的重要法典和历代刑法志等法律文献。

主要内容简介:

中国法制史研究以专题讲座的方式介绍:(一)中国法律的起源及特点;(二)中华法系的形成发展及特点;(三)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发展演变及特点;(四)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及其基本特征。

教材主要参考书目:

1、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杨一凡等主编:《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版。

4、杨鸿烈:《中国法律发达史》,上海书店1990年版。

5、高潮等主编:《中国历代刑法志注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课程编码:130007                    课程名称:中国法律思想史专题

总课 时36                            2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中国法律思想史专题是硕士研究生法律史专业的专业主干课。要求掌握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演变、发展及其基本特征。同时还能和西方法律思想进行各个方面的比较,发现其异同。

主要内容简介:

中国法律思想史是有关中国法律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中国法律思想史以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和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法律理论和观点为研究对象。中国法律思想历史悠久,按照中国法律思想本身演进的特点,中国法律思想史可以分为3个阶段:1、中国法律思想的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中国法律思想的繁荣时期(春秋、战国);2、中国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形成、发展和衰落时期(秦汉以后至清朝前期);3、中国法律思想的向近代转型时期(鸦片战争以后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本课程注重中国法律思想与中国法律制度之间的互相联系。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

2、杨鹤皋:《先秦法律思想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

3、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4、马小红:《礼与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年第1版。

5、俞荣根:《儒家法思想通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版。

 

 

课程编号130107                   课程名称企业和公司法专题                          

总课 时54                            3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企业和公司法是经济法体系中一个重要法律部门,通过本门课的开设与学习,要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我国公司的一些基本制度和相关理论问题,尤其要关注我国公司治理与公司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及时把握我国以及世界上公司制度发展的前沿方向,使学生能够结合我国的改革实践对相关的问题加以分析与运用。

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企业和公司法的性质问题研究,包括公司法的公法、私法性质,公司法的自治性与强制性问题,以及公司法的国际性问题等;(二)公司的设立制度,包括公司设立的原则、公司的发起人制度,公司发起人责任制度等;(三)公司资本及相关制度,包括公司资本的形成制度,股东的出资形式、股东回购制度等;(四)公司组织机构与治理,包括公司内部监督机制问题,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构建,控股股东义务和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以及利益相关者保护制度研究等;(五)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包括公司人格否认的理论依据,适用条件,适用情形等;(六)公司法的其他相关理论问题,包括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一人公司债权人的保护,公司财产权与股权性质研究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江平主编《新编公司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2.赵旭东主编《新公司法讲义》,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12月第1版;

3.周友苏著《公司法通论》(修订本),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赵旭东主编《新公司法制度设计》,法律出版社20061月第1版;

5.梅慎实著《现代公司机关权力构造论》(修订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朱慈蕴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蒋大兴著《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8.沈四宝《西方国家公司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9[]罗伯特.W.汉密尔顿《公司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10.卞耀武主编《当代外国公司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课程编号130108                    课程名称竞争法专题                          

总课 时36                            2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竞争法是现代经济法的核心和灵魂,其要旨是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通过规范市场和政府行为,以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它集中体现了经济法的本质,是现代经济法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如何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一般规则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竞争法律制度,已成为经济法学界共同关注的课题。本课程的要求是使研究生掌握竞争法的历史演变和基本内容,以及当今国际上竞争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并着重从理论上掌握其基本理念。

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竞争法的历史演变;(二)竞争法的基本内容;(三)竞争法的基本价值理念;(四)当今国际上竞争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五)“入世”以后,我国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市场规制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六)对市场竞争法律体系和全球竞争规则的热点研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邱本:《经济法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邱本:《市场竞争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种明钊:《竞争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王晓晔《欧共体竞争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6.王晓晔:《竞争法研究》(论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7.王晓晔主编:《反垄断法与市场经济》.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8.王晓晔主编:《竞争法与经济发展》.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课程编号130116                    课程名称金融法专题                         

总课 时:36                           分:2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准确把握金融法的理论与规范体系,熟悉国内外金融法的重要制度,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金融法体系研究;(二)银行法律制度研究;(三)证券法律制度研究;(四)保险法律制度研究;(五)融资租赁法律制度研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朱大旗:《金融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陈晓著:《中央银行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3.符启林:《中国证券交易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尹田主编:《中国保险市场的法律调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许多奇:《债权融资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课程编号130103                    课程名称商法专题                         

总课 时54                            3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在掌握法理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和商法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现实与发展的需要,在内容上进一步深化商法总论中涉及的一些重要理论,注意借鉴西方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商事立法与司法实践,围绕我国的商事法律制度的发展与构建,力求从理论上对现行商事立法做出深入地阐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刻把握商法的理念和商法的体系,培养学生进行理论分析的能力,提高其法学素养。

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涉及三部分内容:(一)商法本体论,包括商法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商法的历史源流与发展趋势;(二)商事主体论,包括商事主体的内涵与外延、商事人格权、商事登记制度和商事账簿制度;(三)商事行为论,包括商事行为通论、商事行为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定、商事代理制度和商事买卖制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范健、王建文:《商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任先行、周林彬:《比较商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3.赵中孚主编《商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4.范健:《德国商法:传统构架与新规则》,法律出版社2003年;

5.范健、王建文:《商法的价值、源流及本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6.高在敏:商法的理念和理念的商法,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7.董安生等:《中国商法总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

8.程合红:《商事人格权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8[]克洛德•商波:《商法》,刘庆余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

9.[美]伯尔曼、邓达斯,张丹等译:《商法:企业的法律、道德和国际环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法]伊夫·居荣,罗结珍、赵海峰译:《法国商法(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4

 

课程编号:130113                   课程名称:仲裁法专题                          

总课 时36                            2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全面地掌握仲裁法理论与实务的全貌,了解仲裁法的内在逻辑结构,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法学分析方法,熟悉仲裁法的最新进展。

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仲裁法的产生与历史背景;(二)仲裁法研究方法的新进展;(三)仲裁法理论的新进展;(四)仲裁主体的新进展;(五)仲裁协议的新进展;(六)仲裁庭组成的新进展;(七)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新进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法)菲利浦·福盖德等著:《国际商事仲裁》,中信出版社影印本,20011月第一版;

2.意)莫鲁·鲁比诺—萨马塔诺/著:《国际仲裁法律与实践》,中信出版社影印本,200312月第一版;

3.康明:《商事仲裁服务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2月第一版;

4.宋连斌:《国际商事仲裁管辖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赵健:《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6.杨良宜:《国际商务仲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课程编号:130102                      课程名称:民法专题

总 学 时:54                          学分:3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内容:

民法总论专题研究以专题形式讲授民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内容包括:民法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民法的地位与调整对象;民法典制定中的若干争议问题;民法主体制度;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人身权制度;时效制度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1-8,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李开国、张玉敏:《中国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课程编号:130039                       课程名称:物权法专题

总 学 时:36                           学分:2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内容:

一、物权法基本理论研究,包括:物权通则、物权行为理论、物权法及其基本原则、物权法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物权立法等。二、所有权制度研究,包括:所有权通则、所有权结构体系、不动产所有权(含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动产所有权、相邻关系、公有等。三、用益物权制度研究,包括:用益物权及其体系、地上权、农地使用权、地役权、典权等。四、担保物权制度研究,包括:担保物权总论、抵押权、质权、留置权、让与担保、所有权保留、优先权。五、占有制度研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版。

3.王利明:《物权法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 孙宪忠:《物权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课程编号:130038                       课程名称:婚姻与继承法专题

总 学 时:36                           学分:2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内容

     一、婚姻与继承法概述,婚姻法与继承法的概念、特征,我国婚姻立法、继承立法的发展;二、婚姻家庭制度概述,婚姻家庭的概念,婚姻家庭关系的主要内容,婚姻家庭关系的性质,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类型;三、婚姻法与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婚姻法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及计划生育的基本原则,外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四、亲属制度,亲属的概念和特征,亲属的性质和种类,亲属关系的范围等基础知识,亲系、亲等、亲属的发生、效力及其终止等问题。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陈苇:《婚姻家庭继承法学》,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

2.巫昌桢:《婚姻与继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杨遂全:《婚姻家庭法新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李志敏:《比较家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史尚宽:《亲属法论》,台北荣泰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80年版。

6.杨大文:《婚姻家庭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田岚:《婚姻家庭继承法教学案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编号:130015                         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法专题

总 学 时:36                             学分:2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内容:

    知识产权法专题研究课程将着眼于对知识产权法的特殊性以及与相关法律制度基本理论的比较研究,对知识产权法在不断完善中出现的新问题也将给与重视。教学内容将涉及知识产权与财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知识产权的经济分析、网络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与平行进口、传统知识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问题等等,并将结合学科发展的动向调整教学内容。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刘春田:《知识产权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郑成思:《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郑成思:《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唐广良:《知识产权研究》,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6.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黄晖:《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8.张玉瑞:《商业秘密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9. 冯晓青:《知识产权法专题判解与学理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版。

 

课程编号:130010                课程名称:行政法学专题

总学时:36                      学分:2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内容:

    行政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是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主要讲授和研究行政法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包括:行政法与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行政法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行政法学理论体系的构成;行政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行政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的内容构成;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价值与功能;行政法律责任;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王学辉等:《行政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4、宋功德:《行政法哲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1-7)法律出版社1988-2004年版。

6、罗豪才主编:《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袁曙宏等:《行政法律关系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8、张正钊、韩大元主编:《比较行政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周佑勇:《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课程编号:130011                     课程名称:行政诉讼法专题

总学时:36                           学分:2        

开课单位:法学院                     开课学期:

教学内容

行政诉讼法专题研究是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本课程以专题形式系统讲授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行政诉讼的价值;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行政诉讼结构;行政诉讼组织;行政诉讼当事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行政诉讼证据规则与举证责任制度;行政诉讼的裁判;行政公益诉讼;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张树义主编:《寻求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国政法出版社2000年版。

2、王学辉主编:《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3、刘恒:《行政救济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杨寅、吴偕林《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5、罗豪才主编:《行政审判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曾祥瑞:《行政救济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罗豪才主编:《中国司法审查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 河师大法学院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