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陆渔文化
|  
趣味典故丨“鱼跃龙门”——古代文人的不懈追求

趣味典故丨“鱼跃龙门”——古代文人的不懈追求

发布时间: 2022-08-22     浏览次数: 609

据《太平广记》对《辛氏三秦记》的引述记载:“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暮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者便化为龙。”(李昉《太平广记》)传说在河津县的黄河峡谷,大禹凿山引流开一门,名为龙门,每逢春季水浪十分汹涌,黄河鲤鱼溯水而上多次受龙门阻隔,只有少数的鲤鱼不畏惊涛骇浪跳过了龙门而升化为龙。唐朝元弼的《鱼跃龙门赋》和《河鲤登龙门》“得名当是鲤,无点可成龙”等诗歌都对鲤鱼跃龙门的传说都有非常明确的记录。后人们常用来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吴青霞 0051 丙寅(1986)年作 鱼跃龙门 镜片 设色纸本(图源网络)


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始终非常强烈。古人认为神龙能高低、大小及长短变换,能以有形、无形来回变化,《说文》释蛟龙为鱼的头领,能率鱼飞(许慎《说文解字》)。龙被尊为众鱼之长,鱼与龙之间便被划定了“龙尊鱼卑”的地位之差,特别是汉代之后,汉高祖刘邦将自己称作“真龙天子”,龙成了皇帝和权威的象征。龙是神灵和强大的化身,而只有同样强大、优秀的人才能称之为“人中龙凤”。唐宋时期,人们就把科举考试金榜题名比喻为鱼跃龙门,诗人方干《漳州阳亭言事寄于使君》“鲤鱼纵是凡鳞鬣,得在膺门合作龙。”“鳞鬣”代指鱼,即鲤是凡鱼,只要能拜在名高望重者的门下就能成为优秀的人才,诗中便是用了鲤鱼跃龙门的典故来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

隋唐时期,统治者已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制定了用于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尤其是在唐代,科举不分世庶,吸引了不少寒门贫士参加考试进入政权,但高中者却是少数。据徐松《登科记考》记载,唐初每年中举者不过寥寥数人,“武德六年癸未,进士四人”“贞观五年辛卯,秀才一人,进士十五人”(徐松《登科记考》)。到唐高宗时录取人数开始上升,但因科考者越来越多,录取率仍然不高,《文献通考·选举》记:“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其应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少不减千人,所收百才有一。”(马端临《文献通考》)这还仅仅是针对经过各地选拔后参加考试而言的,加上预选考试的人只会更多,故唐经学家赵匡曰:“故没齿而不登科者甚众。”(马端临《文献通考》)尽管如此,学子们还是争先恐后地参加科举,中举便犹如鱼跃龙门,自此实现抱负,成为人中之龙,光宗耀祖。例如,唐代李白在《赠崔侍郎》中写道:“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以黄河之鲤作喻,含蓄地表达了怀才不遇的郁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