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闻

  • 9月11日上午,我校在勤政楼第四会议室召开本科教育教学诊断审核评估工作推进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国兴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教学单位院(部)长、教学院(部)长,校评估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梁存良主持。会上,校评估办工作人员汇报了审核评估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工作要求,解读了《评估手册》和《诊断评估实施方案》的有关内容。聂国兴对本轮审核评估多个变化中的三个显著变化进行了解读。一是内涵变化,突出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评估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二是类型变化,由单一评估类型转变为二类四种,我校属于第二类第一种;三是方法变化,线上线下相结合,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评估负担。‌聂国兴指出,迎接审核评估是学校的重点工作,是近期学校的工作重心,评估结果事关人才培养质量、师大优良学风和教育资源获取等学校综合改革和事业发展大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积极行动、主动作为,严格落实任务指标,确保审核评估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他强调,以本为本是高等教育改革基本遵循,学校的一草一木皆应具有教育属性,各单位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个逻辑主线查找问题、凝聚力量、精准发力,以最高效率、最优质量迎接诊断
    2024-09-12
  • 9月12日上午,《河南师范大学-鲲鹏&昇腾产教融合育人基地框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勤政楼第三会议室举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河南代表处副总经理高德伟,华为公共事业军团教育医疗行业解决方案总经理李声阳,我校副校长宋晔,党委常委、副校长聂国兴出席签约仪式,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由发展规划处处长苏现伐主持。宋晔代表我校向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我校近年来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办学特色。她表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ICT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深厚的行业积累和丰富的高校合作经验,学校高度重视与华为公司的战略合作,双方合作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宋晔指出,要以鲲鹏&昇腾产教融合育人基地建设为契机,加强双方在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实践活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推进校企间的资源共享、技术共研、人才共育。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模式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高质量产教融合体系,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创建做出新的贡献。高德伟代表华为公司对我校给予的支持和认可表示感谢,对我校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他介绍了华为公司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
    2024-09-12
  • 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校广大师生热切关注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并围绕建设教育强国、教育综合改革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校党委书记、校长冯淑霞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倍感振奋、倍受鼓舞、倍增动力。近年来,河南师范大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大部制”“书院制”“院办校”改革、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绩效分配和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等,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谋改革,不断开启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建成教育强国的强烈期盼和殷切嘱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聚焦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着力建设高质量思政工作体系,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完善“三全育人”格局,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
    2024-09-12
  •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强基引领“三级联创”工作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全面梳理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新做法、新成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持续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校园网特推出“三级联创展风采”栏目,总结交流和宣传推广基层党建工作成效,充分发挥先进基层党组织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全国第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及第三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单位验收通过名单,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顺利通过验收。建设周期内,教工第三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按照党建“双创”样板党支部建设“七个有力”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强化政治引领和组织建设,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取得显著成效。强化理论武装,突显政治功能。一是支部委员领头学。发挥“头雁
    2024-09-11
  • 近日,我校常俊标教授团队在手性β-内酰胺和氟烷基硅烷的合成领域取得新进展。β-内酰胺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物分子骨架,被广泛应用于抗菌、抗癌以及抗病毒药物研发中,但其不对称合成的方法还比较有限。该课题组基于前期碳碳键活化的研究基础,最近实现了铑催化碳碳键活化合成手性β-内酰胺的催化体系。经去对称化和平行动力学拆分过程分别得到不同类型的β-内酰胺,为手性β-内酰胺的提供了一个原子经济性和步骤经济性的方法。该工作以“Enantioselective desymmetrization and parallel kinetic resolution of cyclopropanes via C–C activation: Synthesis of chiral β-lactam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Chem》上(Chem, 2024,DOI:10.1016/j.chempr.2024.08.005)。氟烷基硅烷在药物、材料领域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该课题组近期也实现了镍催化氟代烯烃的区域发散氢硅化反应。利用配体调控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分别得到不同类型的氟烷基硅烷。该工作以“Nickel-cata
    2024-09-11
  • 近日,庆祝第四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我校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实验室主任常俊标院士作为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自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校党委战略部署,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在实验室主任常俊标院士带领下,凝聚干事创业合力,全面融入“国之大者”“省之要者”,聚焦抗病毒药物研发,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全面深化实验室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为构建抗病毒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悉,2024年度,全国共表彰了585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716名“全国模范教师”、895名“全国优秀教师”、80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和99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供 稿)
    2024-09-10
  • 在大学开启现代汉语学习时,你是否期待走进这门课程的深邃内核?它不仅是字词、语法,更是充满魅力的语言宝库。每个汉字都承载历史,每段语言都蕴含文化。刘志芳的现代汉语课程是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在她的引领下,你可以深入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母语的魅力和力量。现代汉语是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语言赋能、四体联动、双化评价”体系,解决教学难题,获得多项省级和国家级荣誉,近3年在5所高校推广,效果显著。主持人刘志芳获多个教学奖项,受到省级和地市级新闻媒体的多次报道。打破旧框架:重塑教育理念,促进德才双修在如今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教育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打破旧有的教学框架,真正提升学生素养,成为刘志芳关注的核心问题。问题何在?教育部提出“金课”概念后,刘志芳及其团队积极探讨现代汉语教学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六重六轻”问题,即重知识传授,轻思想育人;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重知识目标,轻能力素养目标;重知识点讲授,轻模块化设计;重群体统一性,轻个体差异化;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良方何在?针对“六重六轻”问题,刘
    2024-09-10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