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青团河南师范大学委员会网站!今天是 2013-10-30 12:33:02 星期三

热门文章

团情要讯

【专题】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河南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二)

发布时间: 2019-07-12     浏览次数: 2479



未来学院 “青马工程班”第十期学员助力汤阴地方扶贫攻坚

710日上午,未来学院第十期“青马工程班”学员前往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任固镇,参加了任固镇“访民情,解民忧”信访矛盾化解百日攻坚动员会。任固镇镇长蒋涛、党委副书记翟红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蒋涛从“扶贫”和“攻坚”两个关键词展开,对全镇的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对各区区长下一阶段的扶贫工作进行了动员。他指出,各单位负责人要切实落实好乡村扶贫和平安建设工作,为扶贫攻坚战役的胜利添砖加瓦。

会后,任固镇党委副书记翟红强针对贫困人口、适龄教育等问题,与实践学员进行了自由座谈。任固镇党委副书记翟红强围绕“扶智,扶志”两个中心,从扶贫相关的健康扶贫、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工程等七个维度对任固镇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挂职锻炼成员针对任固镇的情况,提出疑问并得到了解答。

下午,实践学员从任固镇政府出发,前往周边四个乡村开展调研活动。并重点就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帮扶及扶贫情况进行了入户调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落下。任固镇基层党员干部们身处脱贫一线,带领村民力争上游。

(未来学院 赵苏楠 责任编辑 娄淑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承红旗渠精神,凝聚青春正能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原红色精神”口述史实践调研团活动纪实

711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组成的“中原红色精神”口述史实践调研团第一小组深入安阳林州横水镇南屯村展开调研,在指导教师闫立超、冯思淇的带领下,走访了当年修建红旗渠的申海顺老人。

无私奉献、勇于承担的人民英雄——申海顺

申海顺,男,1945年出生,今年74岁,横水镇南屯村人。1963年开始在红旗渠主干渠、分水岭隧洞参与修建工作。1966年县里召开劳模会,老人被评为一级乙等劳动模范。

“我不怕苦,我要报名。”1961年,正当红旗渠工程如火如荼开展之时,年仅16岁的申海顺不顾工地里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主动地向大队长提出申请,自愿投入到红旗渠建设的队伍中。尽管当时的申海顺年纪尚小,做出的贡献却是巨大的。“我是队里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在谈及修建红旗渠的心路历程时,申海顺老人如是回忆道。在红旗渠工地上的数年间,申海顺老人先后负责抬石头、打水、打炮眼等工作,直至工程全部结束。在负责抬石头期间,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队里分配的任务,申海顺老人每天除了要提前完成4趟,每趟3.5里地抬百斤石头的任务,还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每天多加两趟抬石头路程。当被问到为何要这么做时,申海顺老人说道“劳动使我快乐,我只是想尽自己一份力,为尽快通水做点什么。”老人质朴的言语里满是真诚、期待。在谈及打炮眼工作时,申海顺老人说,“打炮眼没什么窍门,肯出力就行了。”刚开始打钎,手和胳膊酸痛变肿,也经常被碰伤擦伤。但他咬牙坚持,轻伤不下火线,还和别的组展开竞赛。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才慢慢适应。

红旗渠精神的核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申海顺老人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更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他——申海顺老人,不止是修渠模范,更是无私奉献、勇于承担的人民英雄。

(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君瑶 责任编辑 邓婉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乐舞蹈学院“建功新时代 青春勇担当”大学生宣讲团

走进西王屋开展基层巡演活动

711日下午,音乐舞蹈学院建功新时代,青春勇担当大学生宣讲团在张旗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河南师范大学省派第一团支书原方书记所在原阳县蒋庄乡西王屋村开展基层巡演活动。出席本次晚会的有原阳县蒋庄乡党政领导、西王屋村全体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干部。乡党委书记沈万强致欢迎词。

到达场地后,在带队老师和当地驻村负责人的带领配合下,演职人员进行了有条不紊的彩排,随后在村里领导干部们的组织下,乡亲们陆续到场观看演出。

晚会在热情欢快的舞蹈中拉开了帷幕,跳动的音符,奔放的舞蹈体现了音乐舞蹈学院学子们的青春面貌,让观众们感受到了音乐的热情洋溢;“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歌曲联唱《国家》彰显了中华大家庭的和谐美好,演唱铿锵有力、震撼人心,唱出了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原创快板《河南赞歌》节奏明快,言语朴实,通过描述我省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的系列成就,展现了河南悠久的历史与发展成果,更表现出我省青年在党的领导与号召下奋勇向前、积极拼搏的精神风貌,伴随着观众们的阵阵掌声,晚会在歌伴舞《祖国万岁》中渐渐落下帷幕。演出结束后,演职人员与领导老师进行合影留念,为本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次巡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学生宣讲团通过将优秀的文艺节目奉献给基层,不仅丰富了乡亲们的生活,也更好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基层,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音乐舞蹈学院 崔新媛 责任编辑 王 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化工学院“绿色化学·绿色化学产品”实践调研团纪实 

为进一步践行环保理念,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710日上午,化学化工学院“绿色化学·绿色化学产品”实践调研团走进新乡市小朱庄村、大朱庄村及朱庄屯进行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

首先,调研团队在村头随机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对“绿色化学产品的概念”、“绿色汽车、无磷洗衣粉的使用情况”、“有机蔬菜的接受程度”等问题的调查,了解绿色化学产品在村民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程度。在调查过程中,村民积极参与,并留下联系方式,表示愿意为调研团队提供真实数据。

此外,各位实践队员通过宣讲的形式,向参与的村民介绍人们生活中见的绿色化学产品如无磷洗衣粉、手工皂、有机蔬菜、绿色农药、绿色汽车、可降解塑料等,同时呼吁更多人能够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环保行列。村民纷纷表示,他们切身感受到绿色化学为生活带来的巨大的改善,并希望可以通过使用绿色化学产品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实践活动以“绿色化学”进乡村为主线,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实际考察与调研,使村民感受到绿色化学带来的环保魅力。同时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也磨练了团队成员的意志,实现了社会实践过程中“服务社会、锻炼成才”的目标。

(化学化工学院 张含琼 责任编辑 赵梦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巧制光盘工艺品,增添乡村新面貌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筑梦荒庄调研团巧变废弃光盘为工艺品


710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携手筑梦新时代,荒庄振兴展未来”筑梦荒庄调研团的实践队员在原阳县韩董庄镇荒庄村村民家调研时收集各种废弃光盘,队员、学生齐动手使废弃光盘“摇身一变”成为工艺品,为荒庄村增添了新面貌。

实践队员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韩董庄镇荒庄村不少农户都有很多陈旧废弃的光盘,于是他们开始搜集各家各户废旧的光盘。他们对光盘进行拼接,在光盘上粘上设计好的卡纸,不大一会儿,小猪、青蛙、太阳等工艺品就呈现在小朋友们面前。此外,实践队员还积极开动脑筋,废弃塑料瓶、纸张经过实践队员的彩绘、拼接和折叠都变成了装扮教室的绝好“宝贝”。荒庄小学校长牛改新对实践队员们实现废弃光盘再利用的做法表示认可和感谢,他讲道,将随处丢弃的光盘改制成别具一格的工艺装饰品,既安全又卫生,让学校变得更加美观整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社会实践不仅是为了体验生活,还是为了助力当地发展。队员们希望能通过自身努力给村里带来一些改变,同时在改变乡村面貌的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做对社会有贡献的当代青年。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任利华 责任编辑 杜涵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追溯济水源头,重温红色精神

—旅游学院感悟愚公精神 传承中原文化调研服务团奔赴济源开展社会调研

710日,旅游学院感悟愚公精神 传承中原文化调研服务团在西区毛主席像前集合,启程前往济源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调研团队首先来到的是有着四渎遗珍之称的济渎庙,“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济”指的是济水,有着贯黄河而自清,历曲折而入海的独特之处,凝铸了中华民族含贞自洁、威武不屈的高贵禀性。“济渎庙”因坐落于济水东源之上而得名,这里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四渎古建筑群。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济渎庙曾是中共济源县委所在地,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斑驳的红漆、层叠的屋檐,济渎庙的每一个角落都彰显着历史的厚重感,庄严肃穆。

随后,调研团队来到济源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学习。队员们分别从济源市城市概况、城史沿革、人文精神、名人文化、产业规划、总体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学习记录。目前,济源的城市性质正逐步转变为国家级能源基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新兴工业、旅游城市。其以“全域旅游”为发展契机,牢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核心,集中定位于打造集休闲养生度假、创意生活、特色民宿、生态农业为一体的中国文化旅游创意生活区,济源的发展道路和旅游规划值得我们调研成员进一步探索。

下午,调研团队来到五龙口,重走朱德出太行小道,感受太行精神。小雨初晴,愁儿沟石头小道上的水坑清晰可见,这是出征队伍骑马赶路留下的印记。朱德总司令用他走过的太行小道,展示出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追求和理想信念,给我们树立了一座无言的丰碑。

此次调研,大家在了解济水源头的同时,也对济源旅游发展有了更全面的把握。队员们重温朱德出太行的足迹,感悟到老一辈红色革命精神,在新时代中更加奋发向上。

(旅游学院 邓艳秋 责任编辑 王喆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共服务延农村 共同富裕惠民生

外国语学院“助力乡村·青创兴豫”调研服务团开展乡村考察活动


“农村淘宝店对当地村民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参观了孟州市莫沟村农村淘宝项目部之后,一位实践队员问道。“影响可大了,这极大的解决了村民们为取快递而出行不便的问题,因为我们这里离市区较远,要是原来,村民们需要跑到远距离的市区去取快递”苗建民先生一边热情招呼实践队员,一边笑盈盈地回答。

710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助力乡村·青创兴豫”调研服务团第一支队队员采访了莫沟村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部合伙人苗建民。“村民有购物需求但是需求得不到满足,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政府政策的扶持,我萌发了在村里建立农村淘宝店的想法”。苗建民一边带领队员参观他的淘宝店,一边阐述他建立农村淘宝店的初衷。往淘宝店的墙上看去,一张张洋溢着幸福感和获得感的笑脸映入眼帘。苗建民用手指指着墙上的一张张照片,自豪感满满地向我们说道:“通过淘宝网我可以帮助村民收取快递,代缴水电费和购买物美价廉的家电,这样他们的消费需求和生活质量就可以得到提升。我想要回到村里面脚踏实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帮助村民。”当谈及到村民们当初是否信任网络购物这种新形式时,苗建民微皱了一下眉头,随即又展开了笑颜。“当然有啊,他们会对产品的质量以及售后服务产生疑问,当时这个问题也很棘手,我就先做带领,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个一个向村民展示和解释,让他们能够放心,安心。”同时苗建民积极利用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来满足村民的消费需求。在线上,他建立了“老家莫沟”的应用APP,在线下,他创建了“莫沟印象”的特色产品,计划通过深加工和延长产业链来发展当地的特色红薯产业,扩大产业的规模。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城乡和谐融合,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孟州市莫沟村结合时代背景大胆创新,抓住发展机遇,用实干精神和奉献精神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外国语学院 裴淑洁 责任编辑 王喆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地探智造,学创共发展

—商学院“创青春 走河南 科技强国新时代”团队赴新乡创客小镇参观调研

711日,商学院“创青春 走河南 科技强国新时代”实践调研团走进新乡创客小镇,深入调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创客小镇刘经理首先介绍了创客小镇的概况,并带领实践队员们参观了智能芯片、电子传感器、过滤器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产品,从基本性能、研发过程以及发展前景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接着,在刘经理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来到了新乡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号创业园,深入生产车间与工作人员沟通交流,近距离观摩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深刻体会到了凝聚核心科技、打造特色产品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此外,刘经理着重介绍了在引入创新性人才和转化技术成果等方面与高校的合作。

据悉,新乡创客小镇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拥有“互联网+智能制造+金融”特色孵化体系,现已入驻106家领域创新型企业。此次调研使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先进科技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队员们纷纷表示,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商学院 赵云晓 责任编辑 景 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团学拓知,歌以传情

—社会事业学院“七彩盛夏·情暖童心”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实践纪实

为增强团学教育感染力,激发学生爱国热情,711日,社会事业学院“七彩盛夏·情暖童心”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在新乡市延津县郝光屯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支教活动,讲授团学知识,高唱爱国歌曲。

团学课上,志愿者们结合自己准备的PPT对团旗、团徽、团歌等基础团学知识进行详细讲解,采用知识竞答和加分制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促使小朋友们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收获。大家热情高涨,踊跃举手发言,团学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入脑入心。随后,兴趣小组的志愿者们为小朋友们教授爱国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董字航小朋友动情地唱道,一字一句,流露出小朋友们真挚的爱国之情。“短短十几天的支教活动,可能并不能为小朋友们带去多少知识,但是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看到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兴趣小组的志愿者张玉娥颇有感触地说。

炽热的青春,就该如骄阳般热烈;璀璨的童心,就该如繁星般闪耀。火热的七月,挡不住志愿者们关爱留守儿童的热情,用团学知识丰富思想,用爱国歌曲唱响希望。社院学子们用自己微弱的力量汇聚成关爱留守儿童路上的一束光,为乡村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带去真情,帮助他们度过一个愉快、充实、有意义的暑假。

(社会事业学院 郝玲月 责任编辑 乔伟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学院“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践行“法灯常明,扶智常行”的志愿服务宗旨,710日,法学院“法灯常明,扶智常行”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宣讲团奔赴牧野县十里铺村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志愿队队员们积极布置法律咨询点,张贴横幅、悬挂队旗、摆放法律知识宣传架,通过发放法律知识宣传手册的方式,吸引众多村民前来咨询,并为咨询民众详细讲解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为他们维权提供多种解决渠道。志愿者服务队队员深入各家各户,与村民进行交流,围绕外出打工纠纷、食品安全纠纷、消费权益纠纷、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等与村民切身相关的日常法律问题,为他们答疑解惑,同时向其宣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及国家法治建设的现状。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心尽力为村民解答问题,讲解法律知识,普及法律常识,宣传法律援助、司法援助知识。

此次普法宣传活动,有利于村民知法、守法、懂法、用法,提高村民法律知识素养,学会利用法律的力量维护自身的切身利益,同时有助于队员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提升专业素养,增强专业技能,为今后更好的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法学院 宛梦蕊 责任编辑 马菁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文化学院胖东来实践调研团队开展首次调查活动


710日,历史文化学院胖东来实践调研队的八名成员到胖东来进行第一次调查。上午,八名成员着便装熟悉商场,下午,指导老师吉喆赶到胖东来与成员们会合并进行指导工作。

上午的调查中,八名实践队队员一同熟悉商场,并对商场的商铺、服务台、收银处、休息区、娱乐设施以及基础设施有了初步的了解。熟悉商场之后,队员们首先按区域分工,其次又对每个区域进行分项对口调查。下午,指导老师吉喆准时与成员们在胖东来会合,面对队员们给出的一个个问题,她欣然解答,并对当前实践团队的研究方向、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她指出,胖东来作为综合商业体在新乡市有着特殊的地位,之所以能够取得新乡市民的广泛认可,极大程度上是因为新乡市一直缺乏本土的大型综合商业体。但由于近年来新乡市其它综合商业体的落地、电子商务的发展对胖东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此次调研首先要调查胖东来如何成为新乡市的本土大型综合商业体,其次要调查清楚当今胖东来在面对激烈的线上线下竞争时是如何迎击的。听了吉喆的讲话,队员们及时对调查方向和对象做了调整,之后便又再次分工投入到工作当中。

通过老师的指导,队员们纷纷表示,在首次调查活动中确实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是最终收获满满,为之后的实践活动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历史文化学院 冯启丞 责任编辑 吕 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进延津乡村,助力中药普查

—生命科学学院实践调研团活动纪实

710日,生命科学学院“助力中药普查,共谱时代华章”实践调研团队的13名队员动身前往延津县罗庄村、张河村等六个乡村,全面开展延津县地区中药资源普查工作。

延津地处平原,土壤肥沃,农田分布面积大,受干旱气候影响较小,因而该地区的中药草植物种类和数量相对较为丰富。到达目的地后,实践队员们随即进入农田间、野地中,选取样方地,拉设样方套,全身心投入普查工作。鉴于样地普遍宽阔平坦,队员们采用两人探路、一人留守、十人拉方的模式,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仔细辨认样方地植物的不同形态特征,找寻重点中草药植物。面对农田中大面积的麦秆残余,队员们小心清理,并对其中的中草药植物数量、种类、分布等进行认真统计和记录,以充分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和有效。此外,在普查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与来往的村民进行深入交流,并结合中草药的作用功效及地方用法,了解到当地中草药资源的使用情况,对后期的数据材料整理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中药普查活动旨在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在学习中发展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进而成长为有毅力、有实力、有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生命科学学院 高紫雨 责任编辑 李怡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心的道路,使命的传承

—历史文化学院 “追寻初心之路,学习筑梦之旅”实践调研团游正定县古城墙

为深入了解正定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县工作期间的工作作风和经济建设方式,历史文化学院“追寻初心之路,学习筑梦之旅”实践调研团于710日冒雨前往正定古城墙进行参观学习。

正定古城墙始建于北周,初为石筑,后经过历朝修缮与扩建,规模不断扩大,且于万历四年四城门竣工,后世的重修和改建也均在此基础上进行。正定城墙于1993715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保留了原始布局与风貌。

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曾针对正定的发展方式提出“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实践队员们在参观正定古城墙及前往途中所见,正定城墙区域形成了风格较为统一的商业区,整体历史风韵浓厚,突出正定的历史内涵,也不乏现代旅游业的基础设施,极大程度上满足了游客的参观游览需求。

此次参观活动不仅让实践队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正定县的古韵风光,也证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正定县工作规划中提出“旅游兴县”战略思想的正确性和前瞻性。同时,实践调研团也通过正定县旅游业的具体发展状况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历史文化学院 吕晓阳 责任编辑 李沛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学院“建设生态文明,共筑美好家园”实践调研团

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大别山精神,710号,环境学院“建设生态文明,共创美好家园”暑期实践活动队前往本次活动的第一站——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引人注目的坦克、飞机模型,接着,两架高射炮模型的宏伟壮观让队员们心潮澎湃,感受到硝烟弥漫中先烈们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随后,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来到了博物馆展览厅,观看了大量的革命史料和文献资料。通过解说员的讲解,大家了解了革命先烈创建革命根据地、实现中原突围、千里跃进大别山等革命历史故事,深切感受到鄂豫皖人民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大别山红旗不倒”的革命气概。在革命先烈的展馆里,大家看到了刘少奇、董必武、刘伯承、徐向前等革命先烈的战斗事迹,亲身体会到了烈士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展厅里陈列的手榴弹、干粮袋、笔筒和草鞋等各种遗物,让大家了解到革命先烈的艰辛和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大家在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前驻足,心情沉重地缅怀那些令人敬仰的革命先辈。最后,队员们来到鄂豫皖苏区将帅馆,见到了一幅长30米、高10米、共计349位开国将帅的大型铜像浮雕墙,将帅的丰功伟绩深深地震撼了队员们,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不畏艰难、不畏牺牲、为理想一往无前的精神。至此,本次参观学习圆满结束。

英名垂青史,功德昭后人。通过本次参观学习活动,实践队员们不仅了解到许多有关于红军革命的历史知识,还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

(环境学院 袁凤玲 责任编辑 冯明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汇聚青年力量助力创新创业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汇聚青年力量,助力创新创业”实践队员开展调研


710日上午,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汇聚青年力量,助力创新创业实践队一行32名实践队员在指导中心主任王科带领下赴新乡市经开区中关村科技e谷进行参观实践。未来十天内,他们将结合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理念及国家相应政策对基地实地走访,进行深度调研。

新乡中关村科技创新e谷的负责人王总热情的接待了实践队员,向实践队员介绍了中关村e谷的创业生态和理念。河南八路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集团相关负责人随后介绍了奇巧活动门窗、金花葵花蕾茶、构树茶等创业产业。副经理王家琛对大家表示了欢迎。王科表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利于持续性增加社会生产力,解决国家民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可利用互联网+”等比赛,将高校与社会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转化科技成果,进行技术性创业。同时王科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十分重要,创业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必不可少,实践队员更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助力当地企业发展。

随后,实践队员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入驻e谷的几家公司,通过负责人的介绍和与负责人的沟通交流,队员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创业理念及运营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据悉,下一步实践队员将深入了解e创业基地和新兴科技产业园,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考察、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创新创业调研实践活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学习市场开发、营销策略等实践经验,走访青年创业人物、青年企业家,总结创业轨迹、创业经验,撰写创业调研报告,助力当地企业发展。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 康心雨 责任编辑 范果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访遗址旧人,寻红色记忆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调研团赴新县西河湾展开实践调研 

重走红色圣火路,传承数媒文化风。710日上午,按照本次调研工作的既定安排,党建工作实践调研队8名队员于信阳新县周西河古村落开展调研工作。此次工作围绕参观西河古村落的红色建筑以及采访革命老人展开。

      首先,全队抵达了游客接待中心,工作人员对全体实践队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且为实践队员们详细介绍了西河古村落的目前状况。随后,队员们采访了当地现已八十岁高龄的张奶奶,她感叹道,随着国家扶贫力度的大幅提高,西河古村落已经由一个封闭落后的小乡村成功转型为一个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的红色基地,这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经过一番亲切的交谈,队员们对当地的情况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同时也为西河古村落的村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感到高兴和快乐。最后,张奶奶和全体队员一一握手作别,队员们继续深入探访。从年轻时的军旅生涯到如今的退伍生活,退伍军人张爷爷在向队员们的讲述中充满了他对当下祖国繁荣发展的自豪情感。

通过对西河湾当地民众的采访,全体实践队员深切的感受到了党的惠民政策对偏远地区民众生活水平最直观的影响。当代青年应循党旗所指,民心所向,发扬奋斗精神,基层建设永远在路上。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蔡澳宇 责任编辑 邓春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炮台御外常开吼,学子遗迹寻初心——物理学子参观胡里山炮台

710日,物理学院“追寻初心之路,学习逐梦之旅”调研团一行13人前往厦门胡里山炮台。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由王丹云老师带队,旨在使学生感受当年的炮火连连,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认真学习爱国主义精神。

胡里山炮台位于福建厦门岛东南,毗邻厦门大学园区。历史上被称为“八闽门户、天南锁钥”,是厦门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胡里山炮台始建于清道光三年,即1823年,鸦片战争中被毁,光绪十七年,募得白银10万余两进行重建,历时5年建成。炮台依山临海,视野宽广,隔海与屿仔尾互为犄角,控扼厦门港。东西长1.5公里,连同城堡占地1.3万平方米。炮台用花岗石条建造,并以乌樟树汁和石炭、糯米拌泥沙夯筑而成,十分坚固。整个建筑糅合欧洲半地堡式和中国明清时期防御阵地的结构模式,形成科学合理的防御体系。用优质花岗岩筑成的城门、城墙、城楼、护城壕、清兵营房和炮台等保留完整,是研究我国海防军事史、洋务运动史和兵工构筑技术的珍贵史迹。

实践队员们在王丹云老师的指引下,看到前面有两个大门,大门上写着“奋武”、“震威”,据了解,在两门对面是由福建工艺美校蔡志强先生创作的大型《民族魂》壁雕,表现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万里海防,从“刀枪入库”到奋武震威,抗击侵略者,气势恢宏、立意明晰,是一幅很好的佳作。实践队员通过参观胡里山炮台,深刻的体会到了战争时期的炮火连连,认识到了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物理学院 杨建超 王丹云 责任编辑 高语浓)




















河南师范大学团委官方微信河南师范大学团委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