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胜利荣光,担当复兴重任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中共党史班团支部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正值九一八事变爆发九十四周年,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中共党史班在平原楼201会议室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主题团日活动,本次主题团日活动由团支书主持,中共党史班全体同学参加。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14年抗战,一寸山河一寸血,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怀着“视死忽如归”的决心,英勇守卫国土。九十四年后的今天,我们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铭记历史悲剧,警示后人避免重蹈覆辙,努力打造一个永久和平的世界。主题团日活动从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重要讲话中汲取理论智慧,结合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战中的英勇事迹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残暴的法西斯行径,深刻揭示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同学们通过回顾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暴行等史实,进一步认清了侵略战争的残酷本质,同时结合左权、杨靖宇等英雄人物事迹,深切体悟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坚定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振兴中华的信念。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年一代更应赓续红色血脉,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奋进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以史为镜,深刻体悟民族苦难与抗争的厚重内涵,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通过本次意义非凡的主题团日活动,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深入领会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雄宏 薄一凡)
新学期新气象,青春奋进启新程
——文学院2023级戏剧影视文学班团支部

为引导团员青年以积极姿态开启新学期,2023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戏剧影视文学班团支部于9月17日开展“新学期新气象,青春奋进启新程”主题团日活动,全体团员参与,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活动共分为“理论学习明方向”“目标分享聚共识”“实践行动践初心”三个环节。在理论学习环节,团支书围绕新学期校团委“学风建设深化年”工作部署,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PPT展示、案例讲解的方式,解读了青年团员在学业提升、志愿服务、创新创业中的责任与使命,尤其强调了“将个人成长融入校园发展”的理念,帮助团员们厘清了新学期努力的核心方向。随后的“青春目标分享会”中,团员们主动上台发言,从“专业成绩提升5%”“考取英语六级证书”“参与1次志愿服务活动”“加入学科竞赛团队”等具体目标出发,分享个人规划与实施路径,部分团员还针对“如何平衡学习与实践”展开互动讨论,现场形成了“比学赶超”的积极氛围。最后,全体团员共同开展“教室清洁志愿行动”,大家分组协作,有的擦拭黑板、整理课桌椅,有的清扫地面、分类处理垃圾,仅半小时便将教室整理得整洁有序,用实际行动践行“奋进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承诺,让“新气象”不仅停留在口头,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此次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不仅帮助团员们明确了新学期的目标与方向,更增强了团支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活动后,团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把规划转化为日常行动,用实干诠释青春担当。下一步,团支部将持续围绕“奋进”主题,计划开展学习帮扶小组、学科经验分享会等后续活动,推动团员在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助力全体成员在新学期迈好新步伐、开启新征程,以优异成绩书写青春答卷。
(文学院 张依顺 陈光裕)
铭记胜利荣光,担当复兴重任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4级哲学班团支部

为引导团员青年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4级哲学班于2025年9月组织开展“铭记胜利荣光,担当复兴重任”主题团日活动。本次活动由班级团支书齐蕊莹主持,全体团员齐聚一堂,在回顾历史、解读精神、践行担当的过程中,凝聚青春奋进力量。
活动伊始,团支书齐蕊莹以“回溯抗战征程”为开篇,通过PPT课件系统梳理14年抗战脉络。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杨靖宇率东北抗联以树皮棉絮充饥、坚持殊死抵抗,到1937年“七七事变”点燃全民族抗战烽火、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支援前线;从战略相持阶段的百团大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团支书结合历史图片与具体案例,让团员们直观感受抗战历程的艰辛与伟大。
在“解读抗战精神”环节,团支书围绕四大核心维度展开讲解。通过张伯苓“被炸者为南开,而非我中华”的爱国宣言,传递炽热的家国情怀;以杨靖宇胃中仅存草根棉絮、赵一曼写下“未惜头颅新故国”家书的事迹,诠释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结合台儿庄大捷歼敌两万、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神话的战例,展现浴血沙场的英雄气概;用14年抗战3500万军民伤亡、每小时40人牺牲仍坚守的史实,凸显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让团员们对抗战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谈及“胜利的现实意义”时,团支书结合当下展开分析。一方面,通过解读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背景,对比乌克兰、加沙等地的局部冲突,强调“铭记历史是为了捍卫和平、防止悲剧重演”;另一方面,以北大女生宋玺参加亚丁湾护航、冬奥志愿者践行“微火”精神为例,引导团员思考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与担当。
活动尾声,团支书分享“挑战杯”抗战史AI修复项目获特等奖、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践行抗战精神的案例,并组织团员交流感悟。团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抗战精神为指引,勤奋学习、练就本领,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齐蕊莹 张成功)
师恩如烛,照亮青春征程
——国际教育学院2023级体育教育一班班团支部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教师节刚刚过去不久的温馨氛围中,为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深化青年团员对师生情谊的理解与感恩,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我团支部组织开展了以“师恩如烛,照亮青春征程”为主题的主题团日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回顾师生点滴、讲述感人故事、表达感恩之情,引导广大青年学子铭记师恩、砥砺前行,在青春的征途上汲取榜样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活动由团支部牵头组织,全体团员积极参与,班主任及部分任课教师也应邀出席,共同见证这场充满温情与力量的青春聚会。
活动于9月8日下午在本班教室正式拉开帷幕。伴随着一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悠扬旋律,主持人以深情的开场白开启了本次团日活动。活动期间,我们通过“回忆·那些年我们的老师”“感恩·一封写给老师的信”“致敬·我心中的好老师”三个环节层层推进。在“回忆”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温暖瞬间:有同学讲述数学老师带病坚持上课,只为不耽误大家复习进度;有同学回忆起班主任在自己情绪低落时彻夜谈心,用温暖话语点亮心灯;更有同学动情地提到,语文老师在作文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不仅修改了文字,更教会了他如何做人。最令人动容的是,我们播放了一段提前录制的视频——多位已毕业的学长学姐通过镜头向母校老师表达感恩,一句“您是我青春里最亮的那盏灯”,让全场师生热泪盈眶。期间,同学们还将亲手制作的感恩卡和小礼物赠送给到场的老师,一声声“老师,您辛苦了”在教室回荡,温情满溢。活动结束后,团支部将同学们的书信汇编成《师恩录》,并设立“师恩角”在班级文化墙上长期展示,持续传递尊师重教的正能量。
此次主题团日活动不仅是一次情感的共鸣,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通过真实事例的分享与真挚情感的表达,我们深刻体会到“师恩如烛”的真正内涵——那是一种默默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无私奉献,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情怀。活动的成功开展,离不开团支部前期的精心策划与广泛动员,也得益于同学们的真诚参与和老师的积极配合。我们总结出三点经验:一是主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引发情感共鸣;二是形式要多样,兼顾思想性与趣味性;三是要注重后续延伸,让教育效果持续发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同学们对教师的尊重与理解明显加深,班级尊师氛围更加浓厚,许多同学表示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用实际行动回报师恩。更重要的是,大家在回顾与感恩中,进一步明确了青春奋斗的方向——以师为镜,向光而行,在未来的征程中,不仅要成为被照亮的人,更要努力成为能照亮他人的那束光。
师恩如烛,虽微致远;青春如火,因燃而盛。这场主题团日活动,不仅点燃了我们心中的感恩之火,更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青春之路。我们坚信,在老师的引领下,新时代青年定能不负韶华、勇毅前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国际教育学院 张启聪 郑光启)
铭记胜利荣光,担当复兴重任
——旅游学院2024级地理科学师范四班团支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团员青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勇担使命,2025年9月11日,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地理科学师范四班团支部以“铭记胜利荣光,担当复兴重任”为主题,组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全体团员青年参与。
活动伊始,团支部书记围绕活动主题进行开场致辞,清晰阐明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学习重要讲话精神,让团员青年深刻感悟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与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他强调,作为新时代青年,了解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是筑牢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也是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必然要求,随后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在讲话精神学习环节,活动通过PPT展示与视频播放相结合的形式,带领团员青年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内容。PPT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梳理讲话中关于抗战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的重要论述,深入解读伟大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丰富内涵。同时,播放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的殷切期望片段,让团员青年在直观感受中加深对讲话精神的理解。
历史资料分享环节,团支书结合精心准备的历史图片与纪录片片段,生动讲述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经典战役背后的故事,以及杨靖宇、赵一曼等抗日英雄为民族独立挺身而出的感人事迹。当看到英雄们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念、浴血奋战的画面时,现场团员青年深受触动,纷纷表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也更加敬佩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
活动最后,团支部书记对本次主题团日活动进行总结。他回顾了活动的主要环节与学习内容,肯定了活动取得的良好效果,强调团员青年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学习挑战,以青春之力践行“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团员青年进一步深化了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更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与责任担当。团员青年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铭记历史荣光,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担复兴重任,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华章。
(旅游学院 马永泽 张志明)
铭记胜利荣光,担当复兴重任
——环境学院2024级环境工程班团支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团员青年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在传承中勇担时代使命,2024级环境工程专业团支部于9月18日中午12点在线下以“铭记胜利荣光,担当复兴重任”为核心主题,精心策划并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活动通过内容详实、设计精良的讲解展示,搭配互动讨论、感悟分享等环节,打造沉浸式红色学习课堂,让红色精神直抵青年内心,实现思想引领与精神洗礼的双重目标。
活动伊始,团支部书记以“历史长河中的抗争史诗”为开篇,构建起清晰的时间脉络,带领团员青年回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历程。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民的浴血抵抗,到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后全国各族人民的同仇敌忾;从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到百团大战振奋全国军民抗战士气;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难开辟,到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携手支援,再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举国欢腾的历史场景——一张张泛黄的珍贵历史图片、一段段凝练有力的文字解说、一组组震撼人心的数据对比,生动还原了80年前那段艰苦卓绝又波澜壮阔的岁月。“看着杨靖宇将军胃里只有棉絮和树皮的史料记载,再想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才更懂‘一寸山河一寸血’的重量。”一名团员在学习过程中不禁感慨,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让在场青年深刻体会到胜利的来之不易。
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活动第二阶段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度解读。团支部提前梳理讲话核心要义,将学习内容划分为“三个深刻认识”“五个必须”“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等重点板块,结合详实的数据支撑与鲜活的现实案例,让理论学习更具说服力与感染力。讲解中,不仅呈现了讲话原文要点,还补充了抗战时期与新时代的对比数据——从抗战时期我国工业产值不足世界1%,到如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过去“小米加步枪”的艰难作战条件,到现在国防科技的飞速发展;从昔日百姓流离失所,到今朝人民安居乐业。同时,还展示了新时代青年传承抗战精神的典型案例:有扎根边疆守护国土的年轻战士,有投身科研攻关的青年学者,有深入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的大学生志愿者。这些内容让团员青年直观感受到“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开创更好未来”的深刻内涵,进一步理解“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重要意义。
随后的互动讨论环节,围绕“新时代青年如何以实际行动担当复兴重任”这一话题,团员们结合自身经历踊跃发言,现场氛围热烈。“作为理工科学生,我要把抗战精神中的‘攻坚克难’融入专业学习,将来在芯片研发、人工智能等领域突破技术瓶颈,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出一份力。”“我去年参加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看到乡村的巨大变化,今后想成为一名基层干部,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实干助力乡村振兴。”“日常工作中,我会从做好每一份报表、完成每一项任务做起,把爱国情转化为岗位上的责任心。”团员们的发言真挚恳切,既有对理想的憧憬,也有对行动的规划,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讨论结束后,团支部书记对大家的发言进行总结,鼓励全体团员将抗战精神中的忠诚、坚韧、团结、奋斗融入日常,把“强国复兴有我”的誓言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此次主题团日活动,通过“历史回顾+理论解读+互动讨论”的模式,依托内容丰富、逻辑清晰的讲解展示,让红色教育既入脑又入心。活动结束后,团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学习不仅加深了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意义的理解,更坚定了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勇担复兴重任的信念。
(环境学院 谷晓玉 刘 敏)
新学期新气象,青春奋进启新程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2024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二班团支部

金色九月,大地流金。又是一年开学时,新学期新起点,新规划新作为。新学期是青年学子从“假期状态”向“奋斗状态”切换的关键节点,也是践行“青春向党、强国有我”誓言的新起点。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团员青年理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的内涵,树立“新学期、新目标、新作为”的奋斗意识,引导团员青年适应新学期节奏明确目标,将个人成长与班级建设、时代需求紧密结合,增强团支部凝聚力与向心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二班班级团支部以“新学期新气象,青春奋进启新程”为主题,于2025年9月13日在文昌楼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旨在通过仪式感、互动性、实践性环节,激发青春动力,凝聚奋进共识。本次会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二班团支部71人参与。
活动以“升团旗、唱团歌”为序开启,全体团员庄严肃立,嘹亮的团歌使现场气氛热烈起来。随后,团支部书记宣读《新学期致团员的一封信》,着重指出“新学期是告别过往的‘新起点’,是追逐梦想的‘加速期’,青年应当以奋斗之姿接过时代赋予的‘接力棒’”,此语引发全场共鸣。
活动过程中,班长胡一鸣首先对上学期工作做出总结。大一学年,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在学习、活动、班级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大家积极投入、团结协作,不仅提升了自身能力,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展望大二学年,希望大家继续保持热情与干劲,明确目标,合理规划时间,在学业上更进一步,在活动中展现风采。让我们继续携手并肩,互帮互助,共同成长,为班级增光添彩,共同书写更加精彩的大学生活。
学委徐琰彬对上学年成绩做出分析与汇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两个学期期末成绩来看,电子二班整体成绩保持稳定,平均分维持在85分左右,平均绩点约3.7-3.8,班级整体学业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游。但成绩分布呈现明显梯度,前20%的学生(如李宜玲、韩永豪等同学)成绩优异,名列前茅,是我们的榜样。同时后10%的同学仍存在挂科、绩点偏低等现象。希望电子二班的同学们能保持谦虚进取的态度,总结经验、互帮互助,在新的一学期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大二学期专业课程加多,学习任务加重,希望大家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勤于课程老师交流,积极参加竞赛。”
团支书胡京欣对同学们发出期望,新学期伊始,希望全体团员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参与团组织活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在学习和生活中展现团员风采。具体目标包括:每月至少参加一次主题团日活动,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不少于两小时,在班级或校级活动中承担组织或宣传任务,并带动身边同学共同进步。同时,也诚挚呼吁普通同学积极向团组织靠拢,学习团的知识,增强责任意识,提升自我修养。团组织的大门始终向每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同学敞开。让我们共同凝聚青春力量,在奋斗中成长,在奉献中闪光,为实现个人价值与集体荣誉而不懈努力!
为强化“新气象”的仪式感,现场设置“青春愿望树”签到环节——团员们将写有“新学期小目标”的便签贴在一起(如“考过英语六级”“每天运动30分钟”“学业更进一步”),五彩的便笺纸如绽放的青春之花,让“启新程”的期待可视化。
活动接近尾声时,团支部发起“新学期行动倡议”,全体团员共同签署《青春奋进承诺书》,内容包括:学习上:不迟到、不早退,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完成作业不拖延;生活上:规律作息,每天运动30分钟,减少外卖、拒绝浪费;实践上: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主动帮助同学,践行志愿者精神。签署仪式后,全体团员齐呼口号:“新学期,新气象,青春奋进启新程!”声音洪亮,充满青春活力。
本次主题团日活动紧扣“新学期”“青春”“奋进”三大关键词,实现了“思想引导”与“行为驱动”的有机结合。聚焦“新学期状态调整”这一学生最关心的问题,通过“目标卡”环节,让同学们树立新学期目标;“目标分享”“承诺书”等环节让每个团员都参与其中,避免了“单向灌输”;从“目标设定”到“行动倡议”,形成了“思考—分享—践行”的闭环,符合青年“知行合一”的成长需求。
新学期是青春的新起点,也是奋进的“加油站”。本次主题团日活动让团员们在分享中明确目标,在榜样中汲取力量,在承诺中践行担当。未来,电子信息工程二班团支部将继续以“青春奋进”为底色,组织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活动,让青年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胡京欣 王子月)
师恩如烛,照亮青春征程
——化学化工学院2024级化学师范专业化学一班团支部

为引导团员青年以教师为榜样,将感恩之情切实转化为勤奋学习、勇于担当的内在动力,进而明确青春奋斗的方向,9月19日上午,化学化工学院2024级本科生化学一班团支部于启智楼104教室开展“师恩如烛,照亮青春征程”主题团日活动。本次主题团日活动由团支书孙佳越主持,全体支部成员参与其中。
活动伊始,团支书孙佳越向大家阐述了“师恩如烛”的深刻寓意。她将老师比作燃烧的蜡烛,指出他们以知识之光和人格之辉,照亮学生的成长征途。她号召全体团员青年要常怀感恩之心,珍惜在校时光,不负老师的殷切期望。接着,孙佳越结合自身经历与思考,进行交流分享。她以小见大,分享了多位专业课老师在学业辅导、生涯规划和日常生活关怀等方面,为支部成员提供的切实帮助与温暖支持。其次,班长张凯一在发言中提到,老师的精准点拨常常能让学生茅塞顿开,帮助大家解开长期困扰学业的难题。她认为,与老师进行一次坦诚地交流,或许能让同学们更清晰地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随后,张凯一进一步强调,师恩的价值远不止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老师身上所展现出的严谨治学态度和高度责任感。她将这种精神力量比作烛光,认为它持续照亮着青年团员的成长之路。张凯一的发言引发了现场团员青年的强烈共鸣。大家深受感染,纷纷围绕入学一年来老师的悉心帮助踊跃发言,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最后,孙佳越倡议支部成员应以实际行动回报师恩,珍惜课堂、勤学笃行,将老师的教诲转化为成长的养分,成为学校乃至国家的优秀人才。
本次主题团日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通过理论引导与思想碰撞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支部成员的感恩情怀,增强了大家的奋进意识和责任感。未来,团员们将常怀感恩之心,以青春力量推动个人成长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化学化工学院 梁佳茵 罗睿睿)
新学期新气象,青春奋进启新程
——图书与档案信息中心2024级团支部

为帮助团员快速收心归位,以饱满状态投入新学期学习生活,2025年9月11日,图书与档案信息中心2024级团支部举办“新学期新气象,青春奋进启新”主题团日活动,通过复盘反思、榜样学习、规划未来三个环节,为青年团员注入奋进力量。
开篇以暑假生活关键词引发共鸣,躺平沉迷手机赖床等词汇戳中不少团员的假期状态,而充实奋进等词则成为大家向往的模样。团支部引用卢梭“人生的价值由自己决定”的名言,点明“选择躺平则一无所获,选择奋进方收获满满”,引导团员正视假期问题,树立“学习是为了拥有更多生活选择权”的认知,为新学期调整状态做好铺垫。在榜样学习环节,科比与谷爱凌的故事让团员深受触动。NBA巨星科比并非天赋最出众,却凭借“凌晨 4 点的洛杉矶”式坚持,每天完成800次投篮训练,用24号球衣诠释“全身心投入”,最终斩获5次总冠军;“青蛙公主”谷爱凌在滑雪训练之余,利用通勤时间苦读,以优异成绩考入斯坦福,在北京冬奥会斩获2金1银的背后,是每天10小时睡眠、训练数小时不进食的自律。两位榜样的经历印证:成功源于日复一日地努力、拼搏与专注。
最后,团支部围绕“新学期怎么过”提炼四大行动关键词。“目标与信念”要求团员复盘旧目标、确立新方向,以坚定信心对抗焦虑;“计划与行动”强调将大目标拆解为小任务,避免“计划挂墙”,用实干替代空想;“专注与自律”呼吁课堂保持30分钟专注度,无人监督时仍坚守学习计划;“心态与方法”则提醒大家正视考试压力,针对薄弱环节精准发力,用高效学习应对挑战。
活动尾声,全体团员齐呼“努力奋斗、不负青春”的口号。此次主题团日活动不仅让团员明确了新学期的奋斗方向,更凝聚起“以奋斗之姿书写青春”的共识,为新学期的成长之路筑牢根基。
(图书与档案信息中心 梁作为 胡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