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ieb.et Zucc.) Plunch
2012-05-22

 

 

 

爬山虎简介 

      中文学名: 爬山虎
      拉丁学名: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ieb.et Zucc.) Plunch
      别称: 地锦、爬墙虎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蔷薇亚纲
      目: 葡萄目
      科: 葡萄科
      属: 爬山虎属
      分布区域: 亚洲东部、喜马拉雅山区及北美洲,日本也有分布


植物形态

     多年生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其形态与野葡萄相似。藤茎可长达18公尺(约60尺)。夏季开花,花小,成簇不显,黄绿色或浆果紫黑色,与叶对生。树皮有皮孔,髓白色。枝条粗壮,老枝灰褐色,幼枝紫红色。枝上有卷须,卷须短,多分枝,卷须顶端及尖端有粘性吸盘,遇到物体便吸附在上面,无论是岩石、墙壁或是树木,均能吸附。叶绿色,无毛,背面具有白粉,叶背叶脉处有柔毛,秋季变为鲜红色。幼枝上的叶较小,常不分裂。浆果小球形,熟时蓝黑色,被白粉,鸟喜食。花期6月,果期9~10月。

生长习性
  
  
     爬山虎的叶
     爬山虎适应性强,性喜阴湿环境,但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贫瘠,气候适应性广泛,在暖温带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状态。耐修剪,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阴湿环境或向阳处,均能茁壮生长,但在阴湿、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最佳。



用途

     爬山虎的根、茎可入药,有破瘀血、活筋止血、消肿毒之功效。果可酿酒。可用于绿化房屋墙壁、公园山石,既可美化环境,又能降温,调节空气,减少噪音。



地理分布
   
   
    爬山虎
    世界:15种;中国:10种。
    多攀援于岩石、大树、墙壁上和山上。原产于亚洲东部、喜马拉雅山区及北美洲,后引入其他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我国辽宁、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福建都有分部。

 

 
在学校所在位置 


     1、港澳台办公室院的墙上

     2、家属院的墙上

 

信息录入:杨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