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科名:松科
种名:油松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25m,树皮深灰色或褐灰色,裂成不规则鳞状块片。小枝淡灰黄色或淡褐红色,幼时微被白粉,无毛。冬芽矩圆形,淡褐色,微被树脂。针叶两针一束,稀3针一束,长7—15cm,粗硬,树脂管7—8个或10个左右,边生,间或在边角部有刺,球果卵形,长4—9cm,有短柄;成熟时暗褐色,常宿存6—7年之久;鳞盾肥厚,横脊显著,鳞脐有刺;种子卵形,长6—7mm,翅长约1cm,宽6.8cm,黄白色,有褐色条纹;花期4—5月,球果次年10约成熟。
分布:产河南伏牛山和太行山区;生于太阳充足的山坡。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和四川北部。
价值:木材供建筑。松树节、松叶、松油入药;能祛风湿,散寒;划分能止血燥湿;树干割取松脂;树皮提取栲胶;种子含油30—40%,供食用或工业用,亦为荒山造林树种。也可作行道树。
校园所在位置:物理楼与化学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