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名: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
科名:无患子科
种名:栾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10-30米。树皮暗褐色,具纵裂纹。树冠广圆形;侧枝开展。小枝暗褐色或灰褐色,密生突起与皮孔,长2.5-7.5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尖,基部近楔形或圆形,边缘具锯齿,基部唱羽状分裂呈小叶状,表面深绿色,无毛,稍具光泽,背面深灰绿色,叶脉上披短柔毛;具短柄。花黄色,中心紫色,成圆锥花序,顶生,长25-40厘米,披柔毛;萼深5裂;花瓣4个,黄色,旋转向上,长8-9毫米,披针形,有爪;花盘边缘具锯齿;雄蕊8个,花丝长。果实为膜质、膨大的蒴果,长卵形,长4-5厘米,顶端钝圆,具尖头,边缘具膜质翅;种子圆形或近椭圆形,黑色。花期5-7月;果熟期8-9月。
分布:河南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太行山区;多生于山坡沟边或杂木林中。东北、华北、西北、东南及西南各省区均有分布。
经济价值:木材黄白色,质地稍硬,可做各种家具等用。花序大,花期长,果实美观,可做家庭观赏。叶可做染料。种子可榨油,制肥皂等用。
校园所在位置:操场东边的行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