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名:Asclepiadaceae
种名:牛皮消
形态特征:藤状灌木;宿根肥厚,呈块状;茎被微毛;有乳汁。叶膜质,宽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4-12厘米,宽4-10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心形,两耳垂直或略向内,叶片两面被微毛;侧脉每边约6条,明显;具长叶柄,顶端具丛生小腺体。聚伞花序伞房状,腋生,着花达30朵;花序梗长达10厘米;花梗长1-1.5厘米;花萼外面被柔毛;花冠白色,辐状,直径5-8毫米,裂片长圆形,向下反折,内面被疏柔毛;副花冠下部杯状,上部5裂片,裂片椭圆形,顶端钝,比合蕊柱高,肉质,内面中部有1个三角形的舌状鳞片;花药顶端有圆形的膜片;花粉块卵圆形,下垂;子房无毛,柱头圆锥状,顶端2裂。蓇葖果双生,叉开,披针形,长8厘米,直径1厘米;种子卵状椭圆形,顶端种毛长2厘米。 花期6-9月,果期7-11月。
分布:产屏边、潞西、景东、徵江、德钦等地;生于海拔1000—3500米山坡林缘及路旁灌木丛中。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区。印度也有。
经济价值:块根可药用,有养阴清热、润肺止咳之效,可治神经衰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肾炎、水肿、食积腹痛、小儿疳积、痢疾;外用治毒蛇咬伤、疔疮。
校园所在位置:生西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