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松是松树的一种,又名罗汉杉、长青罗汉杉、土杉、金钱松、仙柏、罗汉柏、江南柏,是常绿乔木,可高达18米,通常会修剪以保持低矮,叶互生,以螺旋形状排列,亦分雌雄,种牝大于种籽,成熟呈红色,加上绿色的种籽,好似光头的和尚穿着红色僧袍,故名罗汉松。罗汉松常见于中国华南地区,包括香港一带。由于盆植罗汉松可供观赏,其木材供建筑、药用和雕刻,所以其价值甚高。因此做成于香港多次罗汉松被来自中国的非法入境者非法砍伐的事件。
基本简介
罗汉松亦称土杉,属罗汉松科、罗汉松属。罗汉松属常绿乔木,叶螺旋状互生,条状披针形,两面中脉显著,雌雄异株。花期4—5月。种子广卵形或球形,8—9月成熟,初为深红色,后变为紫色,有白粉;其种子似头状,种托似袈裟,全形宛如披袈裟之罗汉,故而得名罗汉松。罗汉松属亚热带树种,原产云南。喜湿润而排水良好之砂质壤土。树阴性,耐寒性弱,故在中国华北只能作盆栽。对有害气体抗性为松、柏、杉类中最强者。罗汉松适于庭园内孤植,对植;亦可作绿篱和盆景。
罗汉松名松非松,属罗汉松科常绿乔木。因种子长在肥大鲜红的种托上,如庙内身披袈裟的罗汉,故得名“罗汉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罗汉松象征着长寿、守财,寓意吉祥。在广东地区民间素有“家有罗汉松, 世世不受穷”的说法。中国古代官员亦喜在庭院种植罗汉松,视它为自己官位的守护神。
罗汉松神韵挺拔、清雅,横空显示出一种朴实稳重雄浑苍劲的
分布: 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在长江以南各省均有栽培。日本亦有分布。
罗汉松 - 傲然气势
;树型招展,像宽容大度的主人,挥展双臂,笑迎宾客,谦送友人,以不尽的仙来之韵契合着人们的心境。
罗汉松 - 地理分布
罗汉松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 罗汉松在长江以南各省均有栽培。日本也有分布。
罗汉松 - 形态特征
罗汉松树冠广卵形。叶条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楔形,两面中肋隆起,表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有时被白粉,排列紧密,螺旋状互生。雌雄异株或偶有同株。种子卵形,有黑色假种皮,着生于肉质而膨大的种托上,种托深红色,味甜可食。花期5月,种熟期10月。常见的栽培品种有狭叶罗汉松,叶较窄,先端渐窄成长尖形;柱冠罗汉松,叶小,先端纯或圆;小叶罗汉松,叶密集于小枝顶端,呈螺旋状着生,较狭窄,先端钝圆;短尖叶罗汉松,叶极短小;斑叶罗汉松,叶面有白色斑点。罗汉松是国家二类保护植物,但是国家保护的是原始林中的野生罗汉松种质,城市里的罗汉松基本上都是人工培育的后代,生物学意义不大。就像水杉和银杏一样,目前人工培育的后代已不在保护范畴,当然,它们依然作为绿化树木而发挥着生态学的作用,也是不能随意砍伐的,罗汉松作为风景树移植没有违法倾向。
罗汉松 - 生态特性
罗汉松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在长江以南各省均有栽培。日本也有分布。现南北各地主要用于盆栽观赏。性喜阳光充足,也稍耐阴。要求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夏季无酷暑湿热,冬季无严寒霜冻。如遇轻霜,嫩叶和秋梢就会全部枯黄,因而除华南和西南的亚热带地区外,不耐严寒,故在华北只能盆栽。。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培养土,在碱性土壤中叶片黄化,生长缓慢,寿命长,可达几百岁,甚至千岁以上。
罗汉松 - 主要变种
花木:罗汉松图片1、小叶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Sweet. var. maki Siev. & Zucc.),又称雀舌罗汉松、雀舌松、短叶土杉,呈灌木状,叶短而密生,多着生于小枝顶端,背面有白粉。
2、短叶罗汉松(Podocarpus brevifolius.),别名小罗汉松、土杉,常呈灌木状,叶呈螺旋状簇生排列,单叶为短条带状披针形,先端钝尖,基部浑圆或楔形,叶革质,浓绿色,中脉明显,叶柄极短。江、浙有栽培,盆栽最佳。
3、狭叶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var.angustitolius B1.),叶条状而细长,通常长5-9厘米,宽3-6毫米,先端渐窄成长尖头,基部楔形。产川、黔、赣。
4、大理罗汉松(Podocarpus forrestii),灌木状,叶较大。产云南大理苍山,昆明用于庭园观赏,可作盆景。
5、海南罗汉松(Podocarpus annamiensis NEGray),叶螺旋状排列,辐射状散生,长4-10.5 厘米,宽5-10毫米,先端圆或钝尖。种子近球形或卵圆形,两侧对称,种托柱状椭圆形长于种子或与种子等长。零星分布于海南南部。
6、兰屿罗汉松(Podocarpus costalis)叶生枝端,披针形,先端圆钝,硬革质,浓绿有光泽。原产台湾兰屿,兰屿罗汉松叶簇生,四季常青,风姿朴雅,幼株可盆栽,成树为庭园美化之高级树种,亦可加以整形成圆形、锥形或高级盆景。[1]
罗汉松 - 繁殖方法
罗汉松罗汉松的繁殖主要有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
扦插繁殖相对简单。首先需选择季节,最好春插,时间南方以4月为宜。此时罗汉松还未萌芽,扦插之后正好是其生长季节,有利于插穗成活及生长。
选择通透的砂壤土,打细耙平备用。插穗选半木质化健壮枝,剪取长度约5厘米,用生根粉溶液浸茎部,随浸随插。插入土壤约2厘米,扦插株距3至8厘米为宜,这样既节约土地,便于管理,还能保证成活一年后再移栽的空间。插后用多菌灵溶液浇地,防止土壤中的细菌繁殖,再用薄膜覆盖。如温度过高(薄膜内温度高于35℃),可适时加盖遮阳网,有条件的尽可能把遮阳网架空,这样更有利于通风降温。
一般插床每天需抽样检查一次,如发现有插穗基部发霉,需用土菌灵或百菌清稀释液浇地,隔三天再浇一次。若发现有病情则抽查需每天多次进行,防止病菌扩繁。一般到九十月,就能生根发芽,进入正常养护期。
种子繁殖难度相对大,进入七至八月,种子成熟后采用现采现播的方式,土壤准备同扦插。
采收的种子按每平方米200至300粒均匀播在平整的苗床上,用砂土覆盖,厚度为刚好能盖住种子,然后用水浇地,以利于土壤和种子充分接触。10天后正常发育,等种皮脱落后,对芽苗进行定植,期间管理与扦插无殊。
芽苗定植距离为10x10厘米,植后浇定根水,可掺入百菌清稀释液以防烂根。定植土壤要尽量精细且不要耙入基肥,因芽苗娇嫩以防伤根,施肥浓度要低,可选磷酸二氢钾等进行叶面追肥。手工除草应小心,不要伤其茎部,否则极易造成感染,影响植株生长,随后可进行正常养护。
罗汉松 - 市场现状
罗汉松罗汉松虽原产中国,但由于历史原因,树龄足够老的大型罗汉松数量却寥寥,大规格的罗汉松绿化苗数量也极为有限。作为慢生树种的罗汉松,本身不可快速复制,现有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庭院绿化与高档住宅景观的需求,尤其是大规格造型优美的罗汉松更是一树难求。据了解,现在市场上胸径10厘米以上的工程苗主要依靠进口。
中国广东以家庭消费为主,据了解,在广东,家庭成为罗汉松消费的主力军,购买比例约为30%,偏向选择中高端产品,其次分别为园林绿化单位约20%,企事业单位约占20%,收藏家约占15%,其他用途约15%。
业内人士分析,家庭消费比重会越来越大,且价格消费将更趋理性。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中拥有一个可供休闲的花园不再是金字塔顶部阶层的特权,越来越多的私家花园悄然兴起。罗汉松神韵清雅挺拔,自有一股雄浑苍劲的傲人气势,再加上契合中国文化“长寿”、“守财吉祥”等寓意,追求高品位庭院美化的主人往往喜欢种上一两株罗汉松,为打造自己的“园式物语”添上神来之笔。
逐步开拓外省市场,中国北方市场以政府消费为主,市政重点绿化工程、道路工程对工程苗的拉动明显,对景观苗、工程苗需求量大。广东罗汉松经营企业抓住这一商机,开拓外省市场。但总体来讲,珠三角市场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龙言园艺今年销往外省的罗汉松数量占该企业总销量的90%,其他经营罗汉松的企业情况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