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杨 Populus simonii Carr.
2012-05-22

 

 

 

小叶杨又名白达木、冬瓜杨、大白树、水桐、山白杨、南京白杨、白杨柳、明杨,为杨柳科杨属植物。在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江苏、安徽、湖北、四川、新疆、云南等省(区)均有分布。其中,以河南、陕西、山东、甘肃、山西、河北、辽宁等省最多,为适生分布地区。垂直分布在1500m,最高可达海拔3000m。小叶杨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强,材质较好的树种,广泛用于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四旁”绿化,是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小叶杨有4个变种,其中垂枝小叶杨产于甘肃等省。

植物名称:小叶杨
别名:南京白杨
拉丁文名:Populus simonii Carr.
科属:为杨柳科、杨属。
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小叶杨的树皮。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晒干。

原形态
小叶杨,乔木,高达20m。树皮沟裂;树冠近圆形。幼权小枝及萌枝有明显棱脊,老树小枝圆形。芽细长,有粘质。叶菱状卵形、菱状椭圆形或菱装倒卵形,长3-12cm,宽2-8cm,先端骤尖或涸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下面绿白色;叶柄圆筒形,长0.5-4cm。雄花序长2-7cm,序轴无毛,苞片细条裂,雄蕊8-9(-25);雌花序长2.5-6cm苞片淡绿色,裂片褐色,柱头2裂。果序长达15cm;蒴果小,2(-3)瓣裂,无毛。花期3-5月,果期4-6月。

生态环境
一般多生于2000m以下,最高可达2500m,沿溪沟可见。

资源分布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及西南各地。

性味
味苦;性宣

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清热利湿。风湿痹疹;跌打捉痛;肺热咳嗽;小便淋沥;口疮;牙痛;痢疾;脚气;蛔虫病

小叶杨 - 产地分布
为中国原产树种。华北各地常见分布,以黄河中下游地区分布最为集中。多生长于溪河两侧的河滩沙地。

小叶杨 - 园林用途
树形美观,叶片秀丽,生长快速,适应性强,是水湿地带四旁绿化的良好。但寿命较短,一般30年即转入衰老阶段。

小叶杨 - 其他价值
木材轻软,纹理直,结构细,易加工,可供建筑、家具、造纸、火柴等用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