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生草本,高2--3米。茎直立,多分枝,密生长毛。叶有长柄,卵形或宽卵形,长10-20厘米,宽6-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两面疏生长毛;托叶鞘筒状,下部膜质,褐色,上部草质,绿色,常有叶状环翅。花序圆锥状;苞片宽卵形,花淡红色,花被5深裂,裂片椭圆形;雄蕊7个,长于花被。瘦果近圆形,扁平,黑色,有光泽。花期7-9月;果熟期8-10月。
产河南各地地,栽培于庭院或野生于山坡、路旁、河滩、荒地。分布于我国各省(区)。日本、印度经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也广为分布。全株均可入药。果实为解毒、消渴祛热、明目益气药,治烦渴、颈淋巴腺结核、脾脏肿大、咳嗽痰喘;花能散血止痛、消食,治头晕耳鸣、腹中痞积及妇女干血痨;根及全草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炎止痛、健胃之效,茎叶还可以治疝气。叶可作农药,能防治棉蚜虫。全草也可作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