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或下部分枝,背单生、叉状分歧毛及星状毛。基生叶莲座状,平铺地面,有长柄,大头羽状分裂,有时不分裂,长达10厘米,顶生裂片特别大,侧生裂片较小,狭长,先端渐尖,浅裂或为不规则粗锯齿;茎生叶无柄,狭披针形,长1-2厘米,基部抱茎,先端钝头,边缘具疏锯齿,两面背单毛或分歧毛总状花序花后伸长,长达20厘米;花小,白色;萼片长卵形 ,近直立,长1-2毫米;花瓣卵形,具短爪,长2-3毫米。短角果三角状心脏形,无毛,具明显的网状脉纹,长约6毫米,宽约4毫米;种子褐色,长约1毫米。花期3-4月;果熟期5-6月。
河南各地均产;生于田间、路旁、地埂、荒地。我国南北各省也均有分布。世界各温带地区生产。幼苗可作野菜;全草入药,有清肝明目、止血、降压、利尿、消炎之效;根煎水服治结膜炎;全草又可预防麻疹。种子含油量20-30%,属干性油,供制油漆及肥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