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不育茎匍匐,长达30厘米,节上生纤维状根。叶3个轮生,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5—25毫米,宽3—5毫米,先端急尖,基部狭而有距,全缘,无柄。花序聚伞状,有3—5分枝;花少数,无梗;萼片5个,披针形至长圆形,长3.5—5毫米,宽1—1.5毫米,先端微尖,基部无距;花瓣5个,黄色,披针形至长圆形,长5—8毫米,宽1.2—1.7毫米,先端有短尖;雄蕊10个,2轮,较花瓣短;鳞片小,楔状四方形,长约0.6毫米,基部连合。蓇葖果叉开;种子卵圆形,具乳头状突起。花期6—7月;果熟期7—8月。
河南各山区均产;生于低山阴湿的岩石上,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四川、湖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痈肿之效;治肝炎、痢疾等症;民间用全草捣汁加白糖内服治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