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师生员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四高四争先”战略部署以及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学校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领域的理论探索、学术交流与科技创新,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事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按照河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通知要求,现将参加第三届河南省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优秀论文征集评选活动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学校全体教职工和在校学生。
二、作品要求
本次征集内容分为论文部分和实践经验材料部分。
(一)论文部分
1.论文要以“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应急管理科技与应急产业发展,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理念、应急法治建设、政策与制度创新探索”为主题,分为“应急与安全管理理论研究”“应急与安全科技”“应急(安全)文化建设”三类。论文应当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论证或研究方法严谨,文字通顺,论文格式及文献引用规范,具有理论前瞻性和现实意义,突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字数在3000-8000字,公开发表或未发表过的均可。
2.论文应使用WORD文档,按照标准格式撰写。论文书写顺序为:标题、工作单位、姓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和联系方式。文章标题居中,小二号宋体加粗。作者单位、姓名用四号楷体,在标题下方,空一行居中。摘要在作者单位、姓名下方,空一行,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在摘要下方,用小四号宋体。正文前空一行,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内部标题用小四号黑体。一至四级标题序号相应为“一”“(一)”“1”“(1)”格式。“参考文献”四字用小四号黑体,参考文献内容用小四号宋体。文中图表需注明标题(表的标题位于表头,图的标题位于图下方,字体黑体,字号小五号)、图例、数量单位,使用黑白图表。文后注明文章字数,附第一作者姓名、身份证号、简介、联系电话(包括手机、固定电话)、地址。
3.稿件内容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涉及国家机密,不涉及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上述问题,一切责任由作者承担。如存在抄袭、剽窃、造假等问题,将取消评奖资格。
(二)实践经验材料部分
实践部分要展现我校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决策部署及推动应急管理法治化的实践实战中,取得突出业绩、产生较大影响的先进典型人物、典型事例和典型经验,能够在行业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论文和实践部分均应紧密围绕“如何为基层应急管理人员赋能”“AI时代应急管理工作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激励校属各单位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如何推动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质战斗力”“如何进一步实现从全链条整治到全链条共治”“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如何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巩固拓展”“如何进一步提升学校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如何发动全校师生争当安全吹哨人”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既要守牢安全底线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又要关注广大师生员工的热切期盼,为学校乃至全省应急管理提供破题方向、解题思路和成功经验。
三、奖项设置
本次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办公室设在省应急管理厅科技信息处和政策法规处。论文的征集、评选及编辑出版等具体工作由河南省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协会《河南安全》编辑部承办。
申报、参评的优秀论文分为应急与安全管理理论研究、应急与安全科技、应急(安全)文化建设三个组别。各组别一、二、三等奖占本组入选论文总数的比例不超过5%、10%和20%,各组设优秀奖若干。对获奖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并择优参加省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协会学术年会进行大会交流。对组织工作有力、申报论文数量多、质量高的单位,颁发优秀组织奖予以表彰(表彰数量不超过十个)。
获奖名单将在省应急管理厅网站、《河南日报》、《河南安全》上公布。优秀论文与实践经验材料汇编成册并出版发行,同时向国内有关媒体推荐。获奖并入编论文集的个人可凭表彰文件、获奖证书、发表页作为申报中高级职称的个人成果。
四、报送要求
报送论文和实践材料要认真填写《第三届河南省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优秀论文申报表》(见附件),并于2025年8月25日前将《申报表》电子版、征文电子版发至邮箱184099519@qq.com,邮件主题命名为“论文征集+姓名”,文件命名为“论文题目+姓名”。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郭衍普 13673511188
附件:第三届河南省应急管理与安全生产优秀论文申报表.docx
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