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文件
师大保〔2020〕1号
河南师范大学关于印发
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现将《河南师范大学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河南师范大学
2020年11月10日
河南师范大学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加强我校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校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目标任务,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安全〔2020〕219号)精神,结合我校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和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需要,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决扛起维护校园安全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安全发展思想,筑牢防线、织密网线、严守底线,大力防范化解影响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大安全风险,防范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为建设世界知名、全国著名、区域引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推动学校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安全保障,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解决思想认知不足、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和抓落实存在差距等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在强基础、补短板、建机制、控源头方面狠下功夫,扎实推进学校校园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开展三年专项行动,在广大师生中推动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完善和落实重在从根本上消除校园安全隐患的责任链条、制度成果、管理办法、重点工程、工作机制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加强学校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使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明显提升,校园安全突出风险明显整治,校园安全基础建设水平明显提高,校园及周边安全环境明显改善,校园安全长效机制明显健全,校园安全形势明显向好,校园安全事故明显减少,推动实现学校事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
三、组织机构
为扎实推动学校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走深走实,确保各项整治工作组织开展有序有力,努力构建安全稳定、秩序和谐的校园环境,特成立河南师范大学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广文 党委副书记
李学志 党委常委、副校长
马治军 党委常委、副校长
副组长:秦法跃 党委办公室主任
王 宁 校长办公室主任
宋卫平 党委保卫部部长、保卫处处长、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
王志宏 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
董国强 后勤管理处处长、后勤集团总经理
郭玉明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中心主任
成 员: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单位分管安全工作的副职。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保卫部、保卫处、综合治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宋卫平兼任。领导小组成员如有变动,由成员单位接任工作的同志替补,不再另行发文。
四、主要任务
(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一是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全校各单位要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最新指示要求,校党委理论中心组每年至少安排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集中学习。集中组织观看学习“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二是组织开展事故警示教育。深刻汲取典型事故教训,以案说法、以案警示、以案促改,组织开展事故警示教育。结合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实际,制作校园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编印校园安全警示教育资料,举办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展览等;全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组织本单位师生员工,至少开展一次集中警示教育。三是组织开展对话谈心活动。全校各单位要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安全对话谈心活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与本单位所有科室负责人谈心,分管负责人与分管科室教职员工谈心,组织教职员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措施落实。
(二)全面落实学校安全责任体系。一是全面落实学校各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全校范围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大安全”工作意识,建立“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全员安全工作责任体系,健全“明责、知责、履责、问责”的安全责任运行机制。二是全面落实学校安全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党委保卫部、保卫处、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督促指导学校各单位加强安全管理,指导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监管机制,推动全校各单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着力消除本单位安全管理盲区漏洞。三是全面落实领导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学校和全校各单位党政领导干部安全责任制,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四是强化督查督办。学校安全工作委员会指导党委保卫部、保卫处、综合治理办公室,加强全校安全管理督查检查力度,充分利用通报、警示、约谈、问责等工作方式,强化安全责任落地落实。
(三)全面推进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按照《河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91号)规定的职责要求和省政府提出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五有”(即,有科学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有全面覆盖的风险辨识分级管控体系、有责任明确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线上线下的智能化信息平台、有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制度)标准,指导全校各单位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类推进实施,着力实现由“无”向“有”、 由“有”向“好”的转变。通过努力,在全校范围内基本建成信息通畅、全员参与、规范有效和可考核、可智控、可追溯的双重预防体系,提升学校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保障能力,夯实学校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实基础。
(四)全面实施安全素质提升工程。一是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落实安全教育课时、教材、经费、师资。扎实推进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并设置学分工作,切实推动安全教育系统化工作。充分利用消防安全日、安全生产月等契机,开展科普讲座、亲身体验、专题专栏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灾减灾、消防、食品、交通、防溺水、防踩踏、反欺凌、反暴力、反恐怖、扫黑除恶等专题教育。二是强化安全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安全应急演练,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组织开展灭火逃生、应急疏散演练等安全实践活动。强化安全教育实践体验基地建设,支持推动建设集场景模拟、新媒体技术、互动体验等形式于一体的学生安全教育体验中心。推动建设一批安全管理在线开放课程,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强化案例警示教育和沉浸式互动体验,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三是提升安全教育师资队伍专业水平。推动实施安全教育教师专项培训计划,扩大学校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规模,提高学校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发挥好学校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宣传教育、指导督导等方面的作用。四是提升安全管理人员能力素质。分级分批组织专职安全管理工作干部职工和全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责任人、安全员等开展业务技能培训,采取业务轮训、专题培训、研修培训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学校安全管理干部的能力素质,提高学校安全管理队伍从业人员的素质素养。
(五)实施提升安全基础支撑保障能力工程。一是加强安全防范基础建设。落实省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南省“雪亮工程”建设攻坚提升活动方案》,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建设进度力度,全面提升学校安全防范建设整体水平。二是提升安全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推动学校建设安全物联网监控系统和安全管理指挥平台,积极推广应用温度传感、烟雾报警、视频监控等技术,加强安全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进行安全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三是加强学校建筑及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建立校舍及内部设施定期检查报告、维护维修、改造验收制度。指导全校各单位全面排查建筑物安全隐患,查找并整治违法建设、违规改变建筑主体结构或使用功能等造成的安全隐患,落实学校建筑所有权人承担使用安全主体责任。校内无D级危房、危墙、违章搭建彩钢板临时建筑等。全面开展设施设备专项体验和检查督导,查找设施设备安全隐患和突出短板,设施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四是强化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修订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推动与新乡市消防救援支队、新乡市牧野区消防救援大队等学校周边重点救援力量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学校应急保障队伍建设及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管理分级响应制度和程序,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根据学校实际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五是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推动学校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实际和风险隐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规范安全管理和监督行为,把安全生产贯穿学校事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落实安全管理统计分析制度,依法参加有关事故的调查处理,监督检查事故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情况。
(六)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管理
1.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一是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建立完善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健全与新乡市消防救援支队、新乡市牧野区消防救援大队等消防救援机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提升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二是加强消防宣传。将消防安全纳入年度安全教育宣传培训内容,积极推进消防宣传“进校园”,每年部署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开展“消除家庭火灾隐患”“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消防进军训”等专题教育,实现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全覆盖。三是加强人员培训。分批次分类别组织学校公共建筑所有权人和各二级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开展消防教育培训,2022年底实现培训全覆盖。学校建立常态化全员消防培训制度,落实入职必训、定期培训、转岗轮训等要求,全面提升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水平和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四是集中整治消防安全问题。2020年,组织人员集中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高层建筑开展消防安全综合整治,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学校电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落实用电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电器设备设置和电气线路敷设,积极应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列出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力争在三年内基本整改完毕。
2.加强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管理。健全并落实校长陪餐、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原材料索证索票、食品留样等学校食堂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对学校炊管人员、从业人员全员培训力度,加强对在校师生的食品安全和膳食营养的宣传教育。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纠,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加大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建设,逐步推进食堂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
3.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健全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分级管理责任体系和监督体系,建立实验室人员安全培训机制。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排查工作,建立危险源全周期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开设实验室安全相关专业及课程,把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锅炉、电梯、压力容器、管道以及气体钢瓶、高压灭菌锅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加强对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保养。
4.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校园周边200米安全区建设,联合新乡市公安局牧野分局和新乡市牧野区城市管理局等单位和部门,加强对学校安全区内有关经营服务场所、经营活动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落实“四个禁止”(即禁止设立上网服务场所,禁止设立歌舞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禁止设立彩票专营场所,禁止设立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协调属地公安机关和城市管理部门,扎实做好校园周边非法经营商贩、摊点、违章建筑清理整顿等工作;严格整治向学生出售非法出版物、贩卖“三无”“五毛”食品等突出问题。
5.加强其它安全管理。一是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督促指导附属中学、附属小学深入开展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推动相关单位和部门落细落实工作职责。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防溺水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掌握防溺水知识。组织发放《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家长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教育和监管。二是做好学生欺凌防范工作。按照省教育厅等九部门《转发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早期预警、事中处理及事后干预机制,做好学生欺凌排查、防范和处置工作。密切家校联系,共同防范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三是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提升灾害防范预警能力,增强学校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开展校园及周边地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校舍年检、预警、信息监测公告、隐患排除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构建健全的保障校舍安全的制度体系。四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组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胜之年攻坚冲刺和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学校涉黑涉恶线索排查工作,根除影响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的黑恶隐患,建立健全扫黑除恶长效工作机制。五是做好反恐怖防范工作。在省、市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深入开展反恐怖防范专项行动,提升学校反恐怖防范综合能力和治理水平。
五、时间安排
从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10月)。按照省安委会和省教育厅工作安排,结合实际,组织制定细化学校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治理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工作措施、治理时限等内容,全面做好学校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动员部署工作。
(二)排查整治(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底)。全校各单位要按照本方案和本单位工作实施方案(细则),全面排查本单位安全风险隐患,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两个清单”,明确排查时间表、整改路线图、工作责任人,积极发动各方面力量,加快实施,精准推进各项排查任务落实,确保取得初步成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全年)。全校各单位对照前期排查整理的“两个清单”,坚持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原则,细化各项治理举措。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推进会、挂牌督办、跟踪整治等措施,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工作力度,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达到预期治理效果。
(四)巩固提升(2022年全年)。在推进学校校园安全突出风险隐患整改的同时,深入分析共性问题,深挖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总结梳理专项整治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并及时上升为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防范化解校园安全风险的系统性、机制性治理举措,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学校要每年对专项行动工作进行总结,形成年度工作报告,2022年底形成三年行动报告。年度报告和三年行动报告分别于每年12月15日前,报省教育厅安全管理处。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校各单位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重要性,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领导责任,勇于担当作为,主要领导亲自研究、分管领导具体主抓,及时研究解决重大安全问题。学校成立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整治情况汇报,研究推动工作措施;学校各单位成立相应工作领导机构,确保各项任务按步推进、按期完成。
(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和各二级单位专项治理会商研判、情况通报、信息共享、联合整治、责任查究等工作机制,形成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高效联动的工作格局。坚持一手抓突出风险治理,一手抓长效机制建设,认真总结专项整治行动中形成的经验做法,固化提升为长效机制。
(三)强化督导问责。学校加强对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的指导督导,及时总结发现学校和全校各单位的工作亮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好的做法进行表扬推广;对整治工作不负责、不作为、不到位并造成重大影响的,学校将依纪依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河南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 2020年11月1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