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随着外籍游客数量的增多,国内各大景区纷纷设立双语简介及各类标示语。但景区外语标示语的翻译存在部分错误,尤其是地方景区双语标示语翻译需要进一步规范。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结合学院办学特色成立“青春博译”景区标示语翻译调研服务队,利用暑假时间,在新乡市各大景区进行标示语翻译调研活动。
7月4日至18日,为期两周的暑期实践活动已经落下帷幕,此次活动规范了景区标示语的英语翻译,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群体去更多的关注景区外语标示语,以促进景区文化的发展,从深层次来讲更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承。无论是在前期景区实地调研采集信息、中期翻译整改及问卷调查还是后期的工作反馈与总结,服务队旨在提高景区标示语翻译水平,突出标示语英语翻译的重要性。
明确分工有条不紊
在前期的调研活动中,服务队的主要工作是赴新乡市各大景区搜集景区外语标示语。服务队16人分为4各小组分别前往新乡市博物馆、京华园、潞王陵、跑马岭、比干庙、八里沟、万仙山等八个景点进行信息采集活动。这样一来,由于分工明确,各组队员都对各自行程做出周详的安排,如每组队员在景区翻译调
研的分工、夏日的防暑准备、山中天气多变要及时注意天气变化、山中蚊虫较多要做好预防措施等,虽然这都是些细节问题,甚至微不足道,但只有周全的考虑,万无一失的准备,才能使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按预期时间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并交上满意的答卷。服务队前期信息采集工作的如期完成,为随后整改反馈工作提供了保障。
前期调研
在调研期间,队员在搜集外语标示语过程中发现,许多英语翻译存在明显错误,如在比干庙景区的外语标示语中把“protect”错写成“prstect”、在八里沟景区,把“environment”错写成“enviarment”, 同时据万仙山调研小组队员叙述,部分标示语的外语翻译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如万仙山景区垃圾箱上面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翻译为“coverable refuse”和“uncoverable refuse”,让人看过后一头雾水,此类的错误其他景区也存在很多,从此段时间景区外语标示语翻译调研情况来看,服务队开展的此次活动尤为重要,英语标示语的翻译状况不容乐观,这些错误不仅会给外国游客带来极大不便,同时给城市的国际形象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队员一致认为应该用所学知识为促进景区外语标示语翻译的规范献一份力。
在八里沟调研过程中,第三组队员一路对景区游客及服务人员进行采访和交谈,该组组长说到:“我们通过与玉皇宫工作人员交流发现,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许多外语翻译需进一步完善,比如在佛像翻译方面存在严重空缺。”这一发现也有利于此次我
们景区翻译调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八里沟景区的采访中,当队员问道:“您认为景区外语标示语是否必需设立吗?”这位游客立即答道:“景区设立外语标示语这是必须的,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只看中文标示,但是对于外籍游客如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等,若没有英语标示语不仅会给他们游览景区带来不便,还会影响景区的形象。”游客的一番话,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社会人员对外语标示语的态度及认可程度。
在景区调研途中,我们还一路服务群众,尽一切可能帮助游客及景区服务人员,如山中牛虻特别多,一位景区清洁工不小心被牛虻蛰伤,我们赶忙拿出随身带的药水帮她抹在伤口处,当我们听到那位清洁工说道:“这药水还真管用,一点也不疼啦。”我们才松一口气,虽然我们此次的任务是搜集景区外语标示语,自己的知识来促进景区文明建设,但是帮助他人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时这又增强群众对我们的信任,有利于人们更多的关注服务队景区翻译调研工作。
积极探讨明察秋毫
接下来就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改了,在此过程中,不但能够施展我们所学的知识,同时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对于搜集到的景区外语标示语,队员将其分类为标语牌标示语、景区外语简介两部分,在景区外语标示语整改中,我们以制作PPT的进行整理,对于错误的标示语翻译,我们将错误在图片上标,并在照片下附上正确的翻译,同时为了使景区工作人员更加明
确,我们还说明了错误的原因。为使外语标示语翻译更为准确,在公共场所双语标示语英文译法通则前提下,队员们对于标示语中出现的英文翻译错误,积极讨论、向学校专业翻译老师咨询及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力求标示语英文翻译准确恰当。该队队长讲到:“在对搜集到的外语标示语进行整改过程,我们发现英文标示语翻译错误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分别是拼写错误、语法错误和不符合景区标示语英文译法规则。”
随后就景区标示语中出现的错误,我们还分析出一些原因,如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标示牌制作过程中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查找景区翻译规则等有关资料,这样就容易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翻译虽无错误,但是不容易理解或者不容易被大众接受。而且据我们统计,在这些错误中,拼写错误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不符合翻译规则、语法错误及中式英语和标识语翻译缺失等现象。随后我们将整理过的景区标示语外语翻译发往调研区域内的各个景区。
走进市民调查统计
在此期间,为进一步开展后期工作,调研服务队队员们积极研讨并制作出“关于市民对景区标识语英语翻译的态度”的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对象是学生和中、老年人,回收调查问卷后,队员们认真细致地对调查问卷进行分类统计,据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市民认为景区标识语的不规范化,对城市的国际形象有很负面的影响,同时在给外国游客造成不便的同时,也是学生群体造成误解,所以标识语的规范化亟待解决; 80%以上的市民认为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整风,此外还应聘请专家进行翻译及纠错。通过此次调查,队员了解到景区英语标识语翻译的状况,也更进一步明确了实践任务及调研活动开展的方向。
至此“青春博译”景区标示语翻译调研活动已画上句号,我们也对此次活动进行深刻总结,以使活动做到实处、收到实效,达到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目的,同时扩大对社会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景区文化的发展。
( 外国语学院 李飞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