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
根据校党委统一部署,2023年12月4日至12月29日,校党委第三巡察组进驻历史文化学院开展常规巡察。校党委听取并审议了巡察报告,党委第三巡察组向学院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巡察工作有关要求,学院党委进行了认真整改,现将巡察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整改工作组织情况
成立历史文化学院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李 峰(院党委书记)
苏全有(院长)
副组长:吴广飞(院党委副书记)
刘葳葳(副院长)
王守谦(副院长)
成 员: 黄秋啸(党政办主任)
马小能(教学与教法教研室主任)
袁 田(团委副书记)
秘 书: 常筱沛(党务负责人)
二、整改落实情况
截至2024年7月8日日,巡察反馈的33个具体问题,已完成整改20个,基本完成整8个,长期整改5个,未完成整改0个;巡察移交的0件信访件,已办结0件,正在办理0件;立行立改通知中的12个问题,已完成12个。
1.政治理论学习重视不够
整改结果:完成
整改情况:一是学院党委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化理论学习,把理论学习作为贯穿主题教育的主线,将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师德师风文件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论党的革命》等规定学习内容列为“置顶要件”,尤其是班子成员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有批注,有体会。二是学习形式多样,主题教育期间,形成“潜心自学、网上研学、红色资源现场教学、集体研讨、专家讲学、党建小课堂、以赛促学、摘抄经典”的学习模式。每周开展1次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共开展8次,每月开展1次党员教师理论学习,共开展6次;更新党员活动室图书30本,在学院党员微信平台中更新党纪学习视频资源6次。三是制定《历史文化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已明确专人及时进行学习记录,规范做好学习记录的分类归纳。
2.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不到位
整改结果:完成
整改情况:制定《历史文化学院党委“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并严格执行。每周关注上级党委理论学习安排,利用周二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全体会传达文件并即使学习;整改落实期间我院党员干部河南干部网络学习时长均达标,学院全体党员按时完成学习强国等学习。
3.学用结合有差距
整改结果:完成
整改情况:强化问题导向,通过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教职工大会,积极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理论学习各1次;学院在做好主题教育的基础上,把调查研究工作贯穿全过程,确定了党的建设、人才机制、学科建设等重点课题,开展就业指导、专业实习、学科建设等研究指导会,进一步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融合。
4.师德师风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整改结果:完成
整改情况:学院制定了《历史文化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学院教师工作评价机制、考核机制和职业道德建设机制,并建立和完善教师师德及业绩个人档案,将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工作实绩作为教师聘任、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学院与2024年3月至6月期间,先后召开师德师风专题会议2次,并于每周理论学习会议中,积极学习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主题,思考历史学、考古学学科建设等问题。
5.“三全育人”机制落实不力
整改结果:完成
整改情况:一是制定《历史文化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联系学生宿舍工作方案》,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不定时对学生宿舍进行走访,加强师生联系互动;要求班主任每个月至少一次走进班级与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心理辅导,提高学生多维度成长的实效性;秉持学生成长为中心、让家长放心”的工作理念,开展“家校联动”家长座谈会、实时更进家长群通知等家校联动工作,夯实家校协同育人成效;开展暑期实践、专业实践工作,增强实践育人针对性。二是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2024年4月至6月期间,学院领导班子走访课堂12次,针对无手机课堂、前排落座、教师授课质量等问题进行现场督导。
6.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深不细
整改结果:完成
整改情况:一是认真落实“会师星期一”,深入一线教育引导学生,开展党员教师进宿舍活动;学院政工干部积极组织与学生谈话活动,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年级召开年级会、学生座谈会的方式,将学院各项管理规定传达到学生,明确惩戒措施,加强警示教育,确保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明显得到加强。广泛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学院不定时通过调研和座谈的方式,细致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召开学院政工干部专题会,制定《历史文化学院思政意识形态工作台账》,研判可能出现的风险点,提前预案,同时,积极策划学院思政品牌建设方案,科学谋划学期工作重点工作,在开学、期中、学末开展阶段性总结大会,精准管理。二是完善《历史文化学院安全稳定工作制度》,并制定《历史文化学院学生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办法》,各年级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生-班干部-辅导员-学院-家长”五位一体舆情处理机制,每周在小组微信群中反馈信息;重视心理健康工作,每月对学院心理问题学生对话2次,按时上报心理健康月报周报;同时设置学院网络监督员,及时对师生微信号、公众号、官方微博等网络媒体平台进行检查,有效提高了师生面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三是制定《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干部选拔考核制度》,完善学生干部管理机制,使班委换届不规范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并在学期末召开了学生座谈会,细致全面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7.人才培养体系设置不合理
整改结果:基本完成
整改情况:学院对学科建设、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及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开展升学指导和就业培训帮扶,鼓励教师参与学生的个别辅导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成长,取消了2024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招生计划,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同时积极跟进历史学博士点申报工作。
8.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到位
整改结果:基本完成
整改情况:一是管好意识形态阵地,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历史文化学院落到实处。实意识形态工作职责,明确“一把手”的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做到“责任到人”,干好份内事,形成了以上率下、层层抓落实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2024年5月、6月分别就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开展专题会议2次,制定《思政意识形态工作台账》1份、《历史文化学院意识形态工作台账》1份,确保学院成为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强阵地;组织干部、教师学习《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关于抵御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禁止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的规定》等具体内容,确保师生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和政策有清晰的理解。二是修订完善《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及责任分工》,明确领导班子意识形态领导责任,守牢意识形态阵地。三是学院党委落实谈心谈话制度,以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6月毕业生离校日等关键节点把好意识形态关,及时掌握学院师生思想状况,科学研判,及时纠正思想观念存在偏差的问题。四是提升广大教师的政治站位,牢固政治意识,通过同行督导,领导听课、线上查课等措施,严格课堂讲授纪律,切实规避教学事故;各年级辅导员通过开学点召开年级会、班会,加强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引导学生打造文明健康的学院网络文化。
9.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不严格
整改结果:完成
整改情况:一是严格执行《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媒体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同时设置学院网络监管员,每天对师生微信群、公众号、官方微博等网络媒体平台进行检查。二是选优配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从优秀青年教师、党政干部、学生骨干中选拔网评员,成立宣传工作小组,定期加强对宣传工作小组进行培训管理,认真学习政治专有名词表述,确保学院网站和其他宣传媒体上的表述准确无误。
10.安全稳定、防汛防灾等工作机制缺失
整改结果:基本完成
整改情况:制定《历史文化学院校园安全工作机制》、《历史文化学院校园危机事件处理预案》,学院以“带着问题去,领着问题回”,与解决学院实际发现问题相结合、与落实各项联系制度相结合,保证各项会议精神、工作通知等传达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确保意识安全工作的安排和布置得到充分落实。
11.安全教育力度不够
整改结果:基本完成
整改情况:利用会师星期一、团日活动进行校园安全、防诈骗安全教育宣讲,各年级定期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假期离安全教育大会;制定《历史文化学院网络舆情应急处理办法》,及时发现纠正师生错误言论的苗头和动向,做好教育和防控,防止不当言论等舆情的出现。
12.党内政治生活不规范
整改结果:基本完成
整改情况:一是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河南师范大学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标准(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通知》,专题学习民主生活会制度和组织生活会制度,确保班子成员熟悉区别和流程,提高理论水平和执行能力。二是落实从严要求,思想上重视,对各支部开展“三会一课”培训,统一学习“三会一课”操作手册,做好支部会议记录、会议图片及相关学习资料的收集存档;学院多次要求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网络学习和新媒体学习平台学习理论知识;召开记录整改专项会议,就规范会议记录格式,明确专人负责,党委不定期督查落实情况,及时检查会议记录是否清晰完整。
13.班子成员对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认识不到位
整改结果:完成
整改情况:一是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五项清单”为抓手,强化日常管理,严肃党内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严格按照党员组织生活会、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员民主评议的要求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对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会议记录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记录不规范、活动未落实的支部进行整改。二是制定《历史文化学院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会议制度》;丰富党建形式,组织全员党员赴安阳林州开展“凝心聚力守初心,笃行致远谱新篇”党日活动与“学党纪守初心,强党性促发展”党风党纪教育。
14.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
整改结果:基本完成
整改情况:一是召开记录整改专项会议,就规范会议记录格式,明确专人负责,党委不定期督查落实情况,及时检查会议记录是否清晰完整。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召开主题教育民主生活会,针对上级下发的相关政策规定开展党风廉政专题工作会6次,会上,领导班子成员自我批评直面问题、不遮不掩,本着对学院建设和个人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相互批评坦诚相待,达到“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目的。
15.工作作风不扎实
整改结果:基本完成
整改情况:加强学院内部治理,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制定《历史文化学院教职工大会纪律规定》,严格落实会议记录、会议考勤,并将考勤纳入绩效考核;提高领导班子对教职工大会的重视,要求院科级干部、党员教师带头参加教职工大会;通过教师座谈会、学院研讨会,充分了解制约学院发展的“结症”,全面分析并制定提升学院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长效机制,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评估指标。
16.深入基层联系师生不紧密
整改结果:完成
整改情况:学院持续推进联系师生专项工作,以各个年级为单位开展年级大会,听取学生在生活、学习、择业交友等实际问题,并针对反馈问题制定解决办法;建立“学生-辅导员-主管院领导”、“教师-系主任-主管院领导”双渠道信息反馈机制,深入了解师生需求,接受师生监督和管理。
17.党内监督不严格
整改结果:完成
整改情况:一是以立行立改为契机,院党委组织学院相关党务工作人员审核各支部党员发展的程序和内容,推动支部党建工作审核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党支部书记、党务助理、学生党员入党材料填写培训会,明确要求,严格把关。二是制定《历史文化学院党内监督纪律处分条例》,加强党风党纪教育,2024年4月至7月期间,党委委员带头领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风廉政政策文件12次,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大会6次、警示大会2次,赴安阳林州开展党风廉政学习1次。
18.责任落实不到位
整改结果:完成
整改情况:党委领导班子和党支部书记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认真落实学校党委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党风廉政建设在学院发展中的重要性;制定《历史文化学院党风廉政建设机制》,并对班子成员、科级干部共8人开展谈心谈话和警示教育,并将廉政建设工作成效纳入考核指标,进行绩效评估。
19.党委书记履行党建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不力
整改结果:完成
整改情况:一是院党委书记李峰不断强化党建理论学习和研究,深入理解党建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积极召开党建工作研讨会,针对2020年、2022年、2023年党建工作进行复盘总结,并制定2024年下半年党建工作计划。二是学院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委会重要议题,每半年召开一次党风党纪专题研究会议,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准则》等,组织观看《党风廉政教育警示片》,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意识。三是处级、科级干部班子成员层层签署《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压紧压实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以及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开展常态化的谈心谈话和提醒监督活动。
20.存在重业务、轻党建情况
整改结果:完成
整改情况:一是院党委书记及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强对党建工作的认识,提高政治核心引领作用;积极进行深刻进行反思,扭转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问题,并对党支部进行业务指导,落实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支部委员日常工作职责。二是强化党建水平与质量,多次召开“学条例”系列专题活动,并积极开展党日活动,不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提高对工作的认识,提升办事的主动性,保障集体利益,保持大局意识。
21.学院党委各项会议制度执行不严格
整改结果:完成
整改情况:制定2024年下半年历史文化学院党建工作计划,完善《历史文化学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将党建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增加学院工作计划中党建占比,召开风险防控落实核查会,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点,建立排查清单。
22.书记抓党建工作有短板
整改结果:完成
整改情况:一是班子成员严格执行《历史文化学院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党支部和党员工作制度》,教工支部书记作为“双带头人“,召开支部大会讨论支部建设、历史学、考古学、世界史学科发展路径和学院短板问题。二是院党委书记深入党支部开展研讨会9次,并对各支部支部会议记录本进行检查;学院严格执行学校党建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明确党建经费使用范围,将党建经费的使用情况纳入党务公开,有效发挥党建经费的最大效能。三是对特色党建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对专项党建经费进行细分,鼓励各支部打造支部党建品牌。
23.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力
整改结果:完成
整改情况:落实从严要求,思想上重视,学院党委先后对对各支部会议记录先后3次展开抽查,并召开记录整改专项会议,严格规范各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强调、明确、规范会议记录格式与内容,及时检查会议记录是否清晰完整。
24.党支部书记作用发挥不充分
整改结果:完成
整改情况:学院加强支部书记教育培训工作,对党支部的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督导,分别与2024年4月15日、6月21日、7月16日分别召开支部书记工作会议3次;建立《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党支部建设的考核和评估机制》,将“三会一课”完成质量、会议记录是否规范等标准纳入绩效考评。
25.干部队伍建设缺乏规划
整改结果:完成
整改情况:制定《历史文化学院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完善干部培训体系,加强学院35岁以下青年干部的培养,挖掘青年干部人选;加强干部培养和“传、帮、带”机制,对青年干部采取“导师机制”,学院领导班子先后对现任科级干部谈话7次。
26.干部考核和激励制度机制不健全
整改结果:完成
整改情况:一是完善《历史文化学院2024年度工作计划》中增加干部培养、激励部分,明确领导班子职责分配,制定《历史文化学院干部考核与激励方案》,以各系为单位收集干部的工作情况、学习成果、社会评价等信息,全面了解干部的情况。二是结合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对党员干部进行谈话,了解党员干部实际需求。
27.政治责任扛得不牢
整改结果:完成
整改情况: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党委书记及其他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感和执行力,形成互相监督、互相学习的责任意识,明确整改工作的责任分工,加快整改力度,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整改工作;建立健全整改工作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成效。
28.巡视整改落实不深入不彻底
整改结果:基本完成
整改情况:制定巡察反馈意见工作台账与整改工作方案,按要求实施,并在3个月内上交巡察整改报告;对学院规章制度差查缺补漏,对现有制度进行完善提升,填补空白制度;召开人才队伍建设专题会议,招聘与学院发展方向契合的高层次人才,并进一步培养现有青年教师。
三、对长期整改任务采取的重要举措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1.学院党委主动担当作为意识不强
整改结果:部分完成、持续推进
整改情况:一是提高理论素养,组织班子成员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理论学习强化领导班子责任担当,强化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班子建设,提升领导职责,明确职责分工,合理规划班子成员科研教学任务,召开学院发展研讨会,提高领导班子提升履职能力,确保党委能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二是完善改革谋事创业机制,建立健全改革、谋事、创业的机制和流程,鼓励学院党员教职工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有效举措和方案。三是学院党委积极主动地争取各方面的资源支持,注重资源整合和优化利用,加强资源整合和优化利用,为学院的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2.学院党委对平台建设统筹谋划不够
整改结果:部分完成、持续推进
整改情况:一是主动与文学院、社会事业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等单位洽谈合作事宜,谋划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博士点申报,提升科研平台建设能力,召开平台建设工作会议,明确职责目标,制定全年计划紧密结合学院学科特点和社会需求制定发展目标和措施。二是立足国家“十四五”规划、省委“十大战略”及学校“双一流”创建,学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优化学院“十四五”顶层设计,进一步凝聚共识,找准发展方向,利用考古学、历史学等特色专业搭建省级以上科研平台。三是聚焦学院事业发展谋划,问计求策、汇智聚力,增强战略主动,目标任务分解,着力推进“十四五”规划任务。
3.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不力
整改结果:部分完成、持续推进
整改情况:一是学院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委会重要议题,每半年召开一次党风党纪专题研究会议,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准则》等,组织观看《党风廉政教育警示片》,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意识。二是建立健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包括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民主监督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党委和党员干部的监督力度。三是推进党内民主集中制建设,保证党委会和其他党组织的决策程序公开透明、民主协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形成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良好氛围。四是强化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对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落实、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规依纪进行严肃追究和问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4.“一岗双责”履行不到位
整改结果:部分完成、持续推进
整改情况:一是明确“一岗双责”要求,组织“一岗双责”相关培训和教育活动,帮助班子成员深入理解“一岗双责”的内涵和要求,提高责任意识和执行能力。二是处级、科级干部班子成员层层签署《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压紧压实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以及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开展常态化的谈心谈话和提醒监督活动。三是制定《历史文化学院“一岗双责”履职考核评估机制》,明确考核指标和评估标准,定期对班子成员的履职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改。
5.党委核心引领作用发挥不够
整改结果:部分完成、持续推进
整改情况:一是强化学院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健全领导机制,理清党政职责。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召开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座谈会广泛征求校内外教师意见,逐步凝练,达成共识,明确学院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并召开学院教职工大会,及时传达学院各项事宜和发展规划。二是召开学院年度工作计划会议,结合学院实际发展要求,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学院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强学院特色建设,提升历史学等特色学科综合实力,针对文化产业管理、考古学等专业召开专业论证会,修改培养方案,增强学科建设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下一步整改工作打算
下一步,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保持力度不减、节奏不变,继续以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各项问题的整改落实,确保整改成效,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方式:电话(0373)3326063;电子邮箱2024034@h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