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应我院邀请,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闫崇教授莅临我院开展学术讲座(化学北楼N102),学院骨干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等60余人参与了报告,报告会由我院李志勇副院长主持。


闫崇教授报告题目为“锂离子电池快充工况下的析锂检测原理与仪器研究”。首先,阐述了快充技术普及中析锂问题对电池安全与寿命的影响,点明当前检测方法的不足。接着,解析多孔电极电化学阻抗谱,为后续检测方法奠定理论基础。核心部分聚焦两种创新检测方法:机弛豫时间法通过精准捕捉弛豫信号实现析锂早期识别,动态电容法则利用电容变化特征提升检测灵敏度,二者均突破传统方法局限。最后,指出其在推动快充电池安全检测仪器研发、助力新能源领域技术升级中的重要意义。
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析锂检测方法的实际应用场景展开讨论,针对析锂检测与电池安全性的关系等问题提问。闫崇教授一一进行讨论与分析,其从基础理论解析到创新方法研发的逻辑,为我校材料、电化学等学科科研提供范式,同时为学生科研选题与方法训练提供方向,有力推动本校相关领域研究再上新台阶。
报告人简介
闫崇,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快充/快放机制与器件、人工智能析锂检测原理与仪器的研究。在Adv. Mater.,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总引用200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已授权1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B类(原优秀青年基金)/C类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项、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 等项目,研究成果荣获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优胜奖、首届全国先进储能技术挑战赛二等奖/技术创新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2021-2024年连续四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化学化工学院 岳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