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荆杰泰教授应邀为物理学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4-05-28浏览次数:102



5月26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荆杰泰教授应邀为物理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全光量子信息协议的实验构筑”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报告。

量子信息是一种利用量子资源实现高安全、高保真、高容量的信息处理方式,是现代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荆杰泰教授从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入手,首先介绍了量子信息领域发展出了一系列基于分离变量和连续变量的量子信息协议,如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纠缠交换、量子密集编码以及量子克隆等等,还介绍了在连续变量领域中,一些量子信息协议的实现面临的困难,引出发展无需光电和电光转换的全光量子信息协议对量子信息的发展的重要性,最后详细的介绍了他们团体最近基于四波混频过程实验实现的一系列全光量子信息协议,包括全光量子隐形传态协议、全光纠缠交换协议、全光擦除纠错协议、部分无实体全光量子态传输协议、全光量子克隆协议以及全光量子态共享协议。通过荆杰泰教授生动翔实的介绍,我们对全光量子信息协议这一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开拓了视野,并且深深的感受到荆杰泰教授团队的工作为实现全光量子信息网络奠定的坚实基础。

报告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积极的提出自己在听报告过程中的疑问,荆杰泰教授认真细致地回应了学院师生们提出的问题,并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专家简介:

荆杰泰,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东方学者,曙光学者以及浦江人才。2004年在山西大学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而后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马里兰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加入华东师范大学。主要从事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方面的研究,尤其聚焦量子光源的制备与应用。近五年发表通讯作者论文50余篇,包括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0篇, Nature Communications 、 Optica 及 PNAS 各1篇。培养学生3人次获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高校学生光学奖,1人次获饶毓奉基础光学奖,1人次获中国光学学会郭光灿光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物理学院 周延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