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下午,应物理学院马建平教授所邀,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何小刚教授在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作了题为“中微子的故事和它们携带的秘密”的科普讲座,物理学院的相关老师和学生聆听了此次报告,报告会由杨金民教授主持。
中微子是自然界的基本粒子。它们与其他粒子的相互作用极其微弱,却在粒子物理、天文学和宇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次讲座中,何小刚老师首先简要回顾了中微子从诞生至今的发展历程,然后探讨了中微子在揭示自然规律过程中带来的奥秘与惊喜,包括李政道和杨振宁发现的宇称不守恒,并介绍了中微子物理研究的最新进展。
何老师的报告极具感染力,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与何老师进行了热烈地互动交流。
专家简介:
何小刚,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粒子和核物理部主任,李政道讲席教授。曾任台湾大学物理系特聘教授,台湾理论科学中心物理部主任。美国物理学会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77 级学士毕业。1981 年入选李政道先生倡导和促成的中美联合物理研究生项目 (CUSPEA),1982 年到美国夏威夷大学,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粒子物理研究,研究领域包括:量子拓扑相位(发现 He-McKellar-Wilkens 新型量子拓扑相位等),弱电与强相互作用,标准模型外新物理以及宇宙学(提出中微子跷跷板第三类模型和独立提出三重双极混合;发现弱电企鹅图在B物理和研究CP破坏中的重要性,预言被实验验证的不同 B衰变过程的关系;提出希格斯粒子暗物质门户理论检验标准和亲轻子暗物质模型等)。已发表超过三百五十篇学术论文,同行引用超过一万六千次,单篇最高引用超过一千三百次,h 指数为 64。
(物理学院 杨炳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