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黄河中下游生物多样性保育和生态廊道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结项验收工作圆满落幕
2025年2月27日,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黄河中下游生物多样性保育和生态廊道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结项验收工作会议在河南省濮阳县人民政府举行,河南省科技厅资源环境处副处长王婷、监督诚信处处长马骥、项目统筹处主任张磊、资源环境处主任华瑞、考核组五位专家、濮阳县人民政府县委书记/县长刘锐、副县长张远生,中国动物学会党委书记、河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广文,河南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郭玉明,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余国营,濮阳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书记/副站长贾贤伟,以及濮阳县委、濮阳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同志、濮阳黄河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工作人员,河南师范大学部分老师和硕博生代表参加会议。
首先,专家组对濮阳黄河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渠村黄河大闸以及公西集村进行了实地考察,深入了解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果。随后,验收工作会议在濮阳县人民政府会议室正式举行。
会议的第一阶段由河南省科技厅资源环境处副处长王婷主持。濮阳县县委书记刘锐和河南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郭玉明先后致辞,对项目的社会贡献和重要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河南省科技厅资源环境处、濮阳县委县政府、濮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各级领导以及相关专家的长期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接着,河南省科技厅监督诚信处处长马骥就项目验收工作提出了严格的纪律要求,确保验收过程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会议的第二阶段由专家组组长主持。项目主持人陈广文教授从项目背景、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主要研究成果以及项目的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工作汇报,全面展示了项目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随后,专家组认真审阅了项目相关支撑材料,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反馈。专家组对该项目的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果表示了高度肯定和认可,一致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和科研工作紧密契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专家组特别指出,项目不仅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还显著促进了生态学科的发展,推动了生态学和生物学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最后,专家组宣布该项目顺利通过结项验收。
最后,项目主持人陈广文教授积极表态,表示将认真梳理、凝练专家组的宝贵意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总结和改进,进一步提升项目的科研水平和应用价值。同时,陈广文教授代表项目组与濮阳县政府正式签订了关于本项目的技术转让协议。这一合作旨在为濮阳县的地方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效益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帮助。双方将携手共进,共同为濮阳县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注入更深、更新的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进一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