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应平原实验室邀请,华中师范大学陆良秋教授为我室师生做了“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偶极环化”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实训楼0501报告厅进行,由平原实验室辛鹏洋教授主持,吸引了来自平原实验室、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化学化工学院师生参加。
陆良秋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杂环合成化学展开。针对传统1,3-偶极环加成反应在杂环结构多样性(特别是环的大小)以及立体控制方面的挑战,陆良秋教授发展了一种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偶极环化策略,通过催化体系、反应试剂与合成策略的创新,有效地调控了偶极环化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化学选择性和环系选择性,成功实现了一系列新的不对称(m+n)环化反应,为5-10元手性杂环的高效精准合成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通过生物活性测试,发现上述方法合成的部分杂环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不同构型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活性差异。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与陆良秋教授积极交流,并就相关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
报告人简介:
陆良秋,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2011年博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导师:肖文精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1-2013年在德国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Matthias Beller教授;洪堡学者),2013年6月回华师工作,2015年7月破格晋升为教授。主要从事有机光化学合成与不对称金属催化领域研究,以通讯作者身份在Nat. Catal.,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100余篇论文,论文累计他引13000余次,H-Index 63;应邀撰写《手性物质化学》等学术专著5个章节;获授权专利12项,授权使用4项。目前担任Science Bulletin、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等杂志的编委,曾荣获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全球高被引学者、亚洲核心计划讲座奖、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等奖励或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