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盟河南师范大学委员会副主委郝二军副教授在国际药学领域顶尖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发表了题为“Discovery, Synthesis, and Activity Evaluation of Novel Five-Membered Sulfur-Containing Heterocyclic Nucleosides as Potential Anticancer Agents In Vitro and In Vivo”的文章。这是郝二军副教授所在郭海明教授团队与复旦大学王洋教授团队合作成果,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为民盟河南师范大学委员会副主委郝二军副教授和硕士研究生赵琰,郭海明教授、郝二军副教授、复旦大学王洋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梁玉茹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河南师范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杂环核苷由于其结构独特性,在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该研究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五元含硫杂环核苷类化合物,通过构效关系(SAR)研究表明,合成的大多数含硫杂环核苷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22o对HeLa细胞表现出显著的抗增殖活性,其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优于抗肿瘤临床用药顺铂。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化合物22o可以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转移和细胞集落的形成;可以诱导细胞凋亡,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激活自噬,且影响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此外,药物亲和反应靶向稳定实验(DARTS)、细胞热转移实验(CETSA)和小干扰RNA(siRNA)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22o靶向RPS6并抑制其磷酸化裸鼠移植瘤实验表明,化合物22o具有良好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和较低的毒性。这些结果表明,化合物22o是一类有效的RPS6抑制剂类抗肿瘤化合物,值得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开发。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简称JMC)是药物化学领域的国际著名顶级期刊之一,由美国化学会创办,在业界享有极高的声誉。目前中科院分区为SCI一区。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平原实验室等的资助,并被国内著名学术新闻网站X-MOL和CBG资讯宣传。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4c00443
(民盟河南师范大学委员会梁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