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作品

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3+1”实践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25-05-20 18:09 浏览次数:10

提灯引路育梦成光

在平凡中坚守

在坚守中平凡用匠心践行初心

爱是底色德为根本

弘扬教育家精神厚植大先生情怀

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希望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为深入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实现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铸魂的良性循环,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第二实验小学立足实际工作,尝试探索出了一条“3+1”的实践路径,即:三大活动和一个机制,以此激励本校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教育情怀,深耕教育沃土。具体做法如下:

一、开展大宣讲活动,深化接纳认同

1.开展多元培训,领悟精神内涵

为让全体教师认识到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让教育家精神深入人心,学校校长李改玲以《以教育家为榜样践行教育家精神》为主题为全体教师上思政课,党支部书记郑世珍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厚植大先生情怀》为题,为全体党员上党课。

此外学校师德工作负责人还利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的师德专题会议,组织教师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重要论述,深化教师对教育家精神内涵的把握,引领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抱负。

2.观看发布仪式,汲取前行力量

为让教师汲取更多前行的力量,形成以德修身、以德立威、内铸师魂、外塑师表的良好风范,学校组织教师在线上集中观看“河南省首届教书育人楷模巡回宣讲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会”以及“郑州市最美教师发布仪式”等。这些优秀教师立足岗位,敬业奉献,扎实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最不平凡的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弘扬践行了教育家精神。

教师们观看发布仪式后受益匪浅,纷纷表示今后将以他们为榜样,坚守教育初心,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躬耕教坛,敬业爱生,用行动践行新时代教育人的使命与担当。

3.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为营造学榜样、做榜样的良好氛围,学校组织了以“学习身边榜样 点赞身边典型”为主题开展了师生演讲比赛。

教师比赛中,学校以办公室为单位共推选出教师代表参加比赛。12位选手秉承着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以身边典型事迹为题材,展示了身边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

学生比赛现场,同学们充满自信,声音洪亮,他们用真挚的情感讲述着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故事,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老师的敬重与爱戴。

此外,学校还借助电子屏、党建长廊将年度“七彩魅力教师”“七彩魅力党员”的事迹进行展播,宣传身边的榜样,有效激发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开展大讨论活动,坚定育人初心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精神力量需要化育涵养、砥砺激发,但只有真切地展现于广大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之中,精神力量才能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因此,学校依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组织开展了系列大讨论,不断厚植教师教育家精神。

1.大讨论一:我投身教育为什么?

教育是一项事业,这项事业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为了让老师认识到通过开展“我投身教育为什么”的讨论,学校老师们审视并正视了自己的教育初心。只有保持初心不变,才能保持事业方向正确论是家人安排的职业,还是自己喜欢,以及和孩子们在一起的那种纯粹,老师们坚定了用自己的点滴把学生们从一张白纸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的初心和愿望。

2.大讨论二:我为教育做什么?

教师之于学生,不仅仅只是教授学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通过讨论,大家清晰认识到:作为教师首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认真地完成每一次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提升他们的学习水平。

与此同时,花开有期,不是所有的花儿都绽放在春天里。作为教师更应关心学生生活,关注学生成长。教师要像花匠学习,用包容的心态看待孩子成长中的问题,用春风化雨般的教诲,滋养每一颗求知的心田,叩开学生的内心,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真正引路人。

3.大讨论三:我能为教育留什么?

教育是一场慢艺术。基于“我能为教育留什么?”这个问题,教师也进行积极地研讨。无论是教给孩子知识与本领,还是留给孩子一段温暖的记忆,或为孩子们点亮理想的灯,或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老师们有教无类,“不放弃”是最好的诠释。

“我能为教育留什么?”应留下一份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留下一份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所有教师此刻都务必坚信:只要大家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个人职业之“小我”融入教育事业之“大我”,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和辉煌!

三、开展大检视活动,筑牢信仰根基

 1.重温教师誓词,牢记责任担当

敬业精神是贯穿整个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唯有心存教育热情,才能把教育这条路走稳走远。新学期首次全体教师会上,学校首先开展全体教师重温入职誓词仪式。校长李改玲领誓,全校教师举起右拳,庄严宣誓,誓言铿锵,情绪高昂。

通过宣誓,教师们更加坚定了作为教育者的职业初心,增强了全校教师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也鼓舞了教师为学校发展、学生健康成长而努力奋斗的士气。

2.解读职业准则,对标检视自我

开学初的师德专题会议上,学校师德工作负责人郑世珍带领全体教师重温学习《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她结合实际工作,详细解读了《准则》的深刻内涵。并要求老师们:一要严格遵守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恪守职业道德底线,坚守廉洁自律;二要从自身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师德修养,真正做到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争做师德师风建设的表率。

3.开展警示教育,树牢底线意识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学校适时召开师德警示教育会议,宣读了5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典型案例,对教师进行警示教育,告诫广大教师深刻吸取教训,牢固树立底线意识。

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全体教师签订《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及廉洁自律承诺书》,承诺恪守教育初心,拒绝有偿补课,不断涵养高尚师德,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教学环境。

四、构建评价机制,完善制度保障

为更好地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学校将教师高质量发展纳入到工作的总体布局中,优化教师发展规划,明确教师队伍发展目标。

在评价指标方面,学校关注教师教育家精神的践履,强调教育思想、教育情怀与创新能力等考察维度,重视教师情怀、思想、能力、作为等方面品质。

在评价实施方面,评价主体不仅限于学校领导班子,还引入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参与,采用自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评价结果的运用方面,除用于后备干部的推荐提拔或绩效分配,更作为其成长路径的重要参考,发挥专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有学识、有信仰、有作为、有担当的接班人。今后,第二实验小学会继续深化和拓展弘扬践行教育精神的实践路径,将教育家精神更加深入践行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个个方面,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