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

教育学部专家团队赴内蒙古托克托县开展训后跟踪指导与送教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20浏览次数:10


为持续深化国培计划成效,进一步提升内蒙古乡村小学骨干校长办学治校能力,5月14日至15日,教育学部副部长衡书鹏、平原书院常务副院长崔振成、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师高义栋组成专家团队,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开展训后跟踪指导与送教活动。此次活动覆盖当地全体教师,以“精准赋能、长效支持”为目标,通过“理论引领+实践指导+长效对接”模式,为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

5月14日上午,活动启动仪式在托克托县民族小学隆重举行。托县教育局副局长兼总督学诺敏、师训股股长薄美清出席仪式。诺敏在致辞中对河南师范大学专家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她指出,此次训后跟踪指导与送教活动是提升托克托县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契机,希望当地校长和教师们能够珍惜机会,积极学习,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衡书鹏在讲话中介绍了此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他表示,河南师范大学作为内蒙古国培计划的承担单位,始终高度重视培训的实效性和持续性。通过开展训后跟踪指导与送教活动,旨在了解参训校长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同时促进双方在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启动仪式后,专家团队与参训校长开展“国培成效落地”专题座谈。校长们分享了“乡村学校文化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等实践成果,也提出“师资队伍稳定性不足”“校本课程开发瓶颈”等现实困惑。崔振成结合两地乡村学校治理经验,针对师资流失问题提出“县校联合培养计划+乡土教师激励机制”双轨解决方案,针对课程开发难题推荐“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地域文化资源的课程融入”的双向实操路径。衡书鹏强调,河南师范大学将建立“线上季度问诊+线下年度回访”长效机制,为校长提供治校策略定制、资源精准对接等常态化支持,推动乡村学校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升级”。

活动期间,崔振成围绕“教育强国语境下的教师使命”和“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的结构与建构”,从战略高度剖析教师的现实境遇和未来使命,结合育人案例阐释立德树人实践路径,强调核心素养时代教师专业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达成的关键资源和底层逻辑。高义栋聚焦“AIGC技术赋能教学”,通过演示AI生成课件、智能批改作业等场景,展现技术在优化教学流程、创新课堂模式中的应用价值,并引导教师探索“AI+传统教学”融合路径。四场讲座理论与实操并重,当地教师反响热烈。

此次训后跟踪指导与送教活动,以前沿理念、专业理论、技术赋能等精准指导,为托克托县乡村教育发展提供了务实支持,探索了高校服务乡村教育振兴的可持续路径。未来,教育学部将依托学科优势,持续深化与内蒙古等地的教育协作,通过“培训—跟踪—提升”的闭环服务,为中西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教育学部 崔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