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关于举办2020河南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选拔赛暨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第七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10-15   浏览次数:364

各院(系):

为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帮助在校大学生增强职业规划意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2020年全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通知》(教办学〔2020221号)文件要求,我院将举办第七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具体方案如下:

一、大赛主题

规划精彩自我,成就靓丽人生

二、参赛对象及时间

(一)参赛对象:全体在校大学生

(二)大赛时间:20201012114

三、大赛组织

(一)主办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二)承办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大学生能力提升中心

四、大赛形式

比赛形式:主题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

五、大赛流程

(一)第一阶段:赛前宣传

1、课程培训。各院系结合本院系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一方面明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另一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做到人人有规划,人人有目标,切实为学生做自我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2、通过部门培训、正式通知、张贴海报、宣传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大力宣传。引导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把握比赛流程、明确活动目的,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二)第二阶段:主题大赛阶段

1、初赛1016-19日)各系(院)就业创业委员和大学生能力提升中心组织学生在中客创盟云上线上比赛赛事频道上提交报名信息;

2、复赛(1026日):主办单位组织选手进行复赛。复赛以“个人展示、现场问答”形式进行,参赛选手采用PPT的形式向评委介绍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限时5分钟,后由评委对其进行现场提问并依据选手表现对其进行打分。该部分主要考察选手的规划思路、即兴发挥能力及对目标职业的理解程度。结合以上两环节评委的综合打分,最终评选出8名选手进入决赛。

3、决赛114日):

(1)比赛内容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及展示,主要包含:参赛选手结合自身实际,运用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知识,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并进行PPT展示、回答评委专家提问。

2)《职业生涯规划书》包括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决策、计划与路径、评估与调整、职业道德等6个方面,以近期目标规划为主,即大学期间和毕业后5年内的职业生涯规划。

3)现场比赛环节每个选手比赛时间7分钟,其中5分钟PPT展示,2分钟回答评委专家提问;以及三分钟才艺展示;

(三)第三阶段:赛后总结及省赛推荐

赛后总结(118-15日):公布获奖作者信息,进行赛后总结,展示职业生涯规划优秀作品,并择优推荐参加省赛。

六、评选要求

(一)书面作品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决策、计划与路径、评估与调整、职业道德等6个方面,选手可根据自身情况个性化完善。作品以近期目标规划为主,即大学期间和毕业后5年内的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规划设计的完整性。作品内容要求真实、完整,分析透彻,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理论,结合自身,合理运用相关测评工具,客观准确地规划职业生涯。

2.职业规划设计的科学性。要基本体现人职匹配的思路,目标确定和路径设计要符合自身和外部环境实际,正确处理职业生涯规划与测评工具的关系,避免主观臆想。

3.职业规划设计的操作性。作品要求思维缜密,目标明确,分析有深度,可操作性强,要有一定的分阶段目标,尤其是近期(大学至毕业后五年)目标规划,分析要具有说服力。

4.职业规划设计的逻辑性。作品逻辑清晰、组织合理,准确把握职业规划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5.职业规划设计的创新性。创意新颖,充分体现个性而不落俗套, 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二)PPT制作及展示

1.PPT制作。PPT制作美观,条理清晰。

2.表达的完整性。能够准确表达作品内容,准确把握职业规划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3.自我表达力。选手必须脱稿陈述,普通话要标准清晰,语言流畅,语速适中,表达简洁。

4.表达生动性。表现力强,有感染力,控场灵活有效,能够调动观众气氛,现场互动效果优良。

5.仪态。着装得体,仪态端庄、大方、美观。

(三)现场答辩

1.准确性。准确回答专家所提出的问题, 内容完整。

2.条理性。逻辑清晰,语言组织能力强。

3.把控性。思路敏捷,现场把控能力强。

七、投稿方式

 

参赛作品通过中客创盟云平台进行提交。

八、奖项设置

大赛设置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20名。

九、注意事项

1、选手本人需同意作品赛后予以公开,不涉及个人隐私权争议。

2、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若发现抄袭、效用、作弊等不当手段,取消其参赛资格。

就业创业服务中心

20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