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红色故事,重温红色历史” ——人文与艺术学院暑期“三下乡”党史学习实践团赴马庄乡野厂村抗日纪念碑参观
发布时间:2021-07-19   浏览次数:778



2021717日上午 ,在马庄乡乡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追寻红色记忆,践行时代使命”党史学习实践团来到了延津县马庄乡野厂村。野厂村村支书周新豪同志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带领我们前往延津野厂抗日保卫战纪念碑。 

高耸的纪念碑庄严肃穆、令人敬仰,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祥矗立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纪念碑上除了镌刻着碑记,还有171名在此牺牲的抗日遇难村民及殉难壮士名单。在纪念碑前,我们看到一位老人伫立在哪里注视着纪念碑,村支书请这位老人,为实践团的成员讲解这片土地上的抗战历史。

据老人所讲,野厂原为曹操辟野练兵而得名。因为村落沿黄河故道延伸,在抗战时承担了输运粮草的重任。该村村民长期受中共地下组织的影响,思想跟党保持高度一致,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他们信仰坚定,纪律严明,在抗日战争时期,多次阻挠并抗争日伪军苛捐杂税,抓丁抢粮,深受敌军怀恨忌惮。在1940518日,日伪军对野厂进行侵略,为保护八路军地下组织成员,野厂村民们奋起抵抗,击毙敌人300余名,后因寡不敌众,在日伪军进村后,171名村民遭到了敌人惨无人道的屠杀。但野厂村以一村之力,重创敌寇,宁死不屈的气概震慑了敌人,在延津抗日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悲壮的一页。

听完老人讲述,党史学习实践团成员们心情越发变得沉重。很难想象在这一片看似普通的土地上,发生过这样可歌可泣的故事。当我们询问老人的名字,老人感慨的说:“比起我的名字,我更想让你们记住在这片土地上牺牲的人民的名字”。一句话让实践团成员醍醐灌顶,村支书说“这群英雄的故事,需要有人记得,你们就是红色历史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并告诫党史学习实践团成员们一定要谨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要多学党史,多去红色故地走走、看看、听听,把红色精神发扬传递下去。这与“追寻红色记忆,践行时代使命”党史学习实践团暑期“三下乡”的目的不谋而合。实践团成员当即表示,会铭记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承担起青年应该承担的责任,把红色精神红色故事传承并发扬光大。

(人文与艺术学院 李娟 丁宇轩/ 张楠 胡敬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