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艺术学院党史学习实践团开展“回忆峥嵘岁月,续写红色篇章”——记录我身边的党员故事(四)
发布时间:2021-07-22   浏览次数:208



为更好还原抗战时期马庄乡原屯村的真实面貌,更好的了解原屯村红色革命故事,激发新时代青年学习党史的热情并倡导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2021717日下午人文与艺术学院“追寻红色记忆,践行时代使命”党史学习实践团采访到原屯村村长原太周,为帮助实践团成员更好的了解当地党史,原太周村长提出一边游览红色旧址一边提问的方式进行采访。

在原太周村长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再次重新浏览了将军楼等红色革命旧址,听到了真实发生在村长身边的红色故事,原太周村长用生动详细的语言向实践团成员再现了发生在原屯村的峥嵘岁月。通过原太周村长的讲述我们得知,原太周的亲大伯原世清解放前是中共地下党员,毕业于河南大学,1947年在延津发展党员时被土匪活埋,英勇就义,包括“将军楼”、“陈毅故居”在内的将近三千亩地都曾是原太周村长祖上的产业,在抗战时期,原太周村长祖上毁家纾难,为我党提供了众多帮助。革命结束后,原太周村长经营着一家加油站,日子富裕且安稳,时任马庄乡党委书记孙彬找到原太周对他说:“你身为革命烈士后代,要利用好村里的资源和自身的优势,带领咱们村开发村庄特色,振兴乡村,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从党史中找答案。”原太周村长深思后,毅然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从自己做起,出资、捐赠老房、十里八乡间收集红色文物,带头维护完善红色遗址,被新乡市文广局聘为“业余文物保护员”。从原太周村长如数家珍的为我们讲述这些革命旧址的故事,我们就能看出原太周村长对维护革命物品珍惜,对宣传地方红色故事的热情,听完原太周村长的讲述,团队成员不禁对其肃然起敬,表示会学习原太周村长的无私奉献精神,向原太周村长学习,积极为党史宣传做出贡献。

在采访的最后,我们问及原太周村长保护文物的动力,原太周村长用充满力量的声音回答我们:“动力就是把党的精神宣传出去,把党的历史保留下来,为子孙后代保留一些精神财富。有文物可看,有思想可学”。

(人文与艺术学院 李娟 丁宇轩/ 张楠 胡敬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