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于外国语学院多功能报告厅举办河洛大鼓专场演出,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丁永祥教授、中国戏曲启蒙教育家源君、音乐舞蹈学院吉莉博士应邀出席,百余名感兴趣的学生到场观看,活动现场气氛活跃。
本次演出以“河洛大鼓,情漫师大”为主题,节目内容丰富,充分展示出非物质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伊始,丁永祥教授向在场人员介绍了河洛大鼓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时代意义,并鼓励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保护并传承河洛大鼓的文化价值。随后,来自音乐舞蹈学院的马龙带来节目河南坠子选段《巧姑娘》,其手持简板,动作娴熟、声音清脆,将巧姑娘的朴实、俏皮的性格展现地淋漓尽致,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此外,李明治、牛小枝等艺术家分别为观众献上《罗成算卦》、《吕蒙正教书》、《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经典曲目,其通过说唱的表现形式,左手持月牙钢板,右手敲击书鼓,配合坠胡和三弦的伴奏,将罗成算卦的经过、吕蒙正教书的起因结果生动形象地传达给观众,表演者唱腔委婉细腻,地方特色鲜明显著,唱段中罗成的追名逐利,吕蒙正家贫志坚、不屈权贵的人物形象被表演者塑造得鲜活生动,观众热情高涨,现场掌声、尖叫声此起彼伏。最后,丁永祥教授为洛阳常龙河洛大鼓的表演者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使大学生进一步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丰富其课余生活,而且对河洛大鼓的保护和传承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社团联合会 梁颖慧 责任编辑 张 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月16日晚,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在文学院多功能报告厅顺利举办《戏曲表演与欣赏》学术讲座活动,60余名戏曲爱好者到场观看,现场气氛活跃。
此次讲座的主讲人为原新乡戏曲学校校长、著名演员李怀清。讲座伊始,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丁永祥教授向在场人员介绍了现代社会戏曲生存的现状,并呼吁当代青年学生传承戏曲文化、发扬戏曲精神。随后,主讲人李怀清再次强调当今令人堪忧的戏曲发展境况,并说明中国戏曲的魅力依然存在,鼓励大学生将其发扬光大。同时,李怀清老师从戏曲的表演特点、舞台语言特点等方面对戏曲进行深度地剖析,在场观众听讲认真,并表示对演员舞台表演有更加清晰地认识,从戏曲“门外汉”变成“行中人”。同时,李怀清老师讲解了戏曲音乐、戏曲舞台和戏曲的四功五法等相关专业知识,并多次现场表演《杨门女将》、《杜鹃山》、《生死恨》等一系列名曲中的经典片段,不同角色互相转换,唱腔浑厚与细腻切换熟练,使在场人员直观地感受到戏曲的魅力所在,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讲座结束后,不少学生踊跃提出问题,就戏曲文化的传承同李怀清老师进行交流。
此次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大学生对中国戏曲有一个新的认知,收获到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而且有助于加大戏曲文化的宣传力度,使更多人加入到戏曲保护传承的队伍中。同时,活动有助于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在校园中的影响力,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学生社团联合会 梁颖慧 责任编辑 张 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