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青团河南师范大学委员会网站!今天是 2013-10-30 12:33:02 星期三

热门文章

团情要讯

【专题】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河南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三)

发布时间: 2020-07-23     浏览次数: 1953

体悟人生价值,灌溉梦想之花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暑期实践队组织观看优秀教育影片《银河补习班》

在当今功利主义甚嚣尘上的时代背景下,一部名为《银河补习班》的电影横空出世,它聚焦家庭教育,寻找人生意义,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719号上午,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通过微信群组织留守儿童观看了这部优秀影片,引领孩子体悟人生价值,灌溉梦想之花。

影片讲述的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对父子跨越漫长时光收获爱与成长的亲情故事。父亲马皓文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和对梦想的坚持教会儿子在任何时刻都要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鼓励他一路追寻梦想,逆袭向前。同时,马皓文对于儿子马飞不同寻常的教育方法掀起了实践队员们的热烈讨论,马飞一步步探寻自身目标,坚持梦想励志成长的过程也鼓舞了所有观看电影的孩子们。

“这部电影给我带来很多收获,不只是被片中的父子情触动,它也教会了我面对困难时应该怎么办。”实践队员史欣楠说道。“这部电影同时也让我思考了作为老师的意义,塑造孩子美丽人生的不二法门是把梦想种在孩子的心底,不断激励孩子为梦想而不懈去追求、去拼搏。让梦想之花璀璨绽放才是教育的最高境地。”优秀志愿者吕彤彤如是说道。

仰望爱的银河,看璀璨之星在闪烁 。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而最好的爱是父母的陪伴与尊重。相信这部电影也定会鼓励孩子们在今后的人生中不忘初心,坚持梦想,勇敢前行。

(物理学院 王丹云 张婕妤 责任编辑 王佳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聚焦智慧养老 助力乡村振兴

——商学院“团旗高扬.返家乡.云调研”

实践调研团进行线下调研

为加快农村智慧养老建设,在农村老年人中进一步普及智慧养老知识,商学院响应号召、火速集结,组建了“团旗高扬.返家乡.云调研”实践调研团队,自716日起有序开展暑期“三下乡”针对智慧养老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智慧养老是指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在保证学生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实践队员们积极探索“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采取“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等形式,紧扣“智慧养老”调研主题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会实践调研,实践范围覆盖许昌、开封、郑州等近15个地区的乡村。

718日、20日实践成员郭帅和陈俊虹分别走访了林州市城郊乡南马家庄村和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圃田村的几户人家。他们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向老人深入讲解智慧养老,随后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采集他们对于智慧养老的看法。在调研结束后,实践成员积极交流讨论、分享心得体会。实践成员郭帅谈到:“在我看来,通过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协同治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养老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长效化是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智慧养老模式。”

以实践求真知,以调研求实学。“团旗高扬.返家乡.云调研”实践调研团队此次调研有利于农村独居老人深入了解智慧养老,不断增强他们对于智慧养老的认同感,提高对未来生活水平的期待值,助力“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和谐社会目标早日实现。

(商学院 刘 雪 责任编辑 乔 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与你相“约” 线上云开课

——外国语学院开展“青春战役 团旗高扬”云帮扶活动

为积极响应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外国语学院开展“青春战役 团旗高扬”云帮扶活动。学院学子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线上云帮扶”的志愿课堂辅导活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本次活动积极探索“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以线上实践方式为主。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采用官方QQ宣传、官微推送等多种方式面向全院招募志愿者组成暑期实践团队。“云课堂在线辅导”以一线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我校扶贫帮扶的辉县市柳湾村这三类群体的学生子女为重点帮扶对象。实践团队结合各个地区的疫情防控形势和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信息高效率传播、强影响力和广覆盖面的优势,在线上收集对接帮扶学生的信息,目前,结合实际情况为每班分配一名班主任与两名授课教师,70余名学生的对接工作已完成。下一阶段的工作是根据学生们的学科和学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辅导计划,为正式开课做充分准备;健全并完善实践活动制度与组织制度,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实践过程中,团队将活动开展和学院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以线上云课堂辅导为主题,创新志愿帮扶形式,助力学生成长,展现了我院将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献给祖国的担当姿态。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技能,丰富实践经验,也进一步激励更多学子真正做到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外国语学院 方雅思 责任编辑 田 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护自然生态 共享健康生活

——生命科学学院开展“爱护自然,健康生活”云宣讲活动

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并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强青年学生爱国、爱民与服务社会的责任感,生命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云宣讲活动全面展开,团队由学院团委书记兼辅导员王芳带领,学院2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

宣讲活动贯彻落实团队协作的原则,学院团委、学生会在前期召开有关会议,安排和部署此次实践活动。围绕“爱护自然,健康生活”的主题,从“野生动物保护”、“新冠病毒科普知识以及疫情感人故事”、“生活科普小课堂”三个方面向社区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宣讲。宣讲活动借助通俗易懂的视频向社区居民讲解科学知识,唤起居民对自然保护和健康生活的重视。

活动过程中,各团队成员分工明确,相互协作,互助学习,成员们积极参与,集思广益商讨宣讲活动行之有效的开展方式和表现形式,饱满的热情展现出青春的姿态。目前三项主题活动的资料已经搜集完毕,精美的宣传视频正在有条不紊地制作中。

爱护自然生态,共享健康生活。此次云宣讲活动充分利用学院专业优势,实践队员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当中,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展现了青年一代的担当和使命,进一步推广了远离野味,注重健康的理念。

(生命科学学院 别庆阳 责任编辑 裴凯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中有绿,脚下留青

——历史文化学院“网上连线送温情,助力乡村向前行”实践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一,二,三,四……”721日下午,新乡市原阳县蒋庄乡西王屋小学的一间教室里传来孩子们认真整齐的声音。

受疫情影响,此次历史文化学院“网上连线送温情,助力乡村向前行”实践活动分为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线上教学以趣味课程为主,通过钉钉屏幕共享进行讲述,并利用QQ语音通话收录孩子们的声音,以便上课时能够更好地沟通互动。线下教学主要以文化课辅导为主,面对面帮助和引导孩子们的文化课学习。

孩子们和我想象的很不一样,我开始的时候很怕她们不够积极,但是出乎我想象,她们太可爱太积极了。直播结束后,授课人张雨莹激动地说道。孩子们一张张兴奋好奇的笑脸,上课时的热情投入,给予支教队员极大的鼓励。双线支教,不仅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丰富有趣的拓展课程,也让支教队员们收获了一份惊喜和发自内心的感动。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教师寄语:“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我们的支教队员“心中有绿,脚下留青”,抱着成为“四有好老师”的信念,向孩子们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用我们自身的力量,架起乡村教育与高校教育之间的一座桥梁。

(历史文化学院 于 攀 责任编辑 冯维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入基层,积极实践——软件学院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实践活动

为落实学校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要求,动员鼓励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中去,软件学院暑期三下乡线下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中。715日,线下志愿服务队员邓春芳前往新乡市辉县市冀屯镇前姚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工作。

邓春芳以走入基层的方式来助力乡村振兴,她所参与的志愿服务团队,首先根据《河南省新乡市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试验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新乡市辉县市不同村庄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主要内容是协助单位负责人,对村住宅面积超过264平方米的宅基地进行梯度收费工作。邓春芳与当地志愿者一起,挨家挨户对居民宅基地进行测量,随后将数据录入系统。在共同工作中,通过与居民实地沟通交流,逐步说服当地群众响应国家号召缴纳费用,有效帮助了村党支部工作的开展。随后,在全志愿团队的努力工作下,有效解决了乡村道路环保问题。

此次志愿工作得到了村党支部人员充分肯定,村党支部人员纷纷表示“志愿者素质很高,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大热天也顶着太阳去进行测量宅基地的工作”。邓春芳计划在6点至7去村公路帮阿姨打扫卫生、提供递送早餐服务并帮助村党支部人员进行撕取小广告等志愿服务工作,在未来五天中,她继续进行宅基地测量收费志愿工作。

本次实践活动中,参与的学生成员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服务社会、知行合一的能力,充分展现出师大青年学子的强烈责任意识与无私奉献的精神。参与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同学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先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践中放飞理想,绽放出当代青年人应有的光芒。

(软件学院 董文浩 责任编辑 田 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大云端美育支教团开展线上直播

——《京剧猫》人物线上绘画教学

继首播宣传之后,为进一步加强美育观念,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20日晚七点半,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师大云端美育支教团,于抖音平台进行了第二次线上直播。

直播开始,主讲人再次向大家介绍了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云端美育支教团,并且号召大家积极宣传,将直播间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主讲人和观众们热情互动、提问抽奖,直播间的氛围轻松愉悦。

此次直播主要通过介绍国产动画《京剧猫》来普及国粹京剧的相关知识。《京剧猫》这部动画的最大特色就是将中国的国粹京剧与可爱的猫咪结合起来,用动画和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了全新的视觉盛宴,动画选材既覆盖有传统文化也具有很强趣味性。实践队员在讲解动画角色的同时也对京剧的“生旦(末)净丑”做了详细讲解,动画中的四位主角猫的形象,在京剧的生旦净丑四个行当里,分别代表着里面的小生、花旦青衣、武生和花脸的形象。讲解完毕后,在直播间开展了角色的绘画教学,并实时对大家在画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整场直播内容丰富且充实。

在直播的过程中,有许多观众发弹幕说道“直播也可以学东西”、“长知识啦”等,对直播的内容表示肯定,还有接连不断的点赞与鼓励,表现出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此次直播教学内容的肯定。

直播结束时,大家纷纷发弹幕说:“祝师大云端美育支教团越办越好”“师大美育支教团加油”等鼓励的话语,更加坚定了实践团队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力量。本次直播时长共80分钟,观看人数共计322人,收获点赞9514个。直播给予受众美的感受,同时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符合师大美育支教团的初衷——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带领大家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提高审美素养,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美术学院 贠雨晴 责任编辑 姬姗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展扶贫调研,助力精准扶贫

——环境学院社会实践团走进蜜瓜基地


为深入了解当前扶贫项目进行状况,进一步学习精准扶贫经验,719日,环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河南省兰考县葡萄架乡杜寨村进行实地调研。

调研前期,实践团成员对该地扶贫项目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了解到该地扶贫项目为蜜瓜种植园区。调研伊始,成员们在当地蜜瓜种植户的带领下,走进种植园区进行学习和参观。随后,实践团成员张天天对种植户进行了采访,通过采访,实践成员们更深入的了解到蜜瓜的种植期、销路等问题,加深了他们对该扶贫项目的认识。接着,成员们向扶贫干部咨询项目实施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干部指出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帮助他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最后,实践团成员们交流此次调研心得,纷纷表示: 精神富裕的兰考县如今已经实现了物质上的富裕,这是扶贫干部和当地居民共同努力奋斗的成果。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此次实地调研,不仅有利于提高同学们对于精准扶贫的认知,而且有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精准扶贫的现状,增强了青年参与精准扶贫社会实践实效性的路径思考。

(环境学院 王珂梦 责任编辑 裴凯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际教育学院乡村足球训练营实践团队参观红旗渠精神纪念馆

红旗飘飘渠水汤汤。为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学习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720日,国际教育学院“乡村足球训练营”实践团队成员参观了红旗渠精神纪念馆及红旗渠红色精神培训基地。

实践团队成员参观了红旗渠碑林、浮雕牌坊,展出工程模型、修建场景,阅览学习了英雄事迹。透过一张张生动鲜活的文书图片、一堆堆饱含血汗的实物、一个个充满情感的人物雕塑等详细地了解到红旗渠建造的全过程,成员们仿佛置身于红旗渠的修建现场。在“红旗渠纪念亭”内,摆放着曾在中国农业展览馆展出过的大型红旗渠电控模型,沿墙橱窗里陈列着当年修建红旗渠时所使用过的工具与林县人民为了充饥所采摘的野菜标本。“碑林”中记载了红旗渠修建的全过程,军民携手共创的显赫战绩以及领导人亲切的题词手迹。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在经历了为期两天的红色学习后,我意识到我们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坚持发扬红旗渠精神,使其在新时代继续焕发新的活力。”实践团队成员陶纪明说到。

红旗渠精神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对红旗渠精神的学习,实践团队成员进一步体会到了红旗渠精神传承的重要性,大家纷纷表示要将红旗渠精神运用到现实工作中去,时刻用红旗渠精神激励自己,不怕挫折、不怕困难,做好本职工作,立志成为新时代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国际教育学院 王 煦 责任编辑 于孝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云支教小队进行线上试讲

为加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微光照亮求学路,担当助力疫情战”课程研发支教团成员的教学能力培养,帮助支教成员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职业角色转变,高质量地完成授课任务,719日,云支教小队通过线上腾讯会议的形式积极开展第一次线上试讲活动。

活动期间,云支教小队成员林静、张洁羽、李晗雪、郑鑫浩认真对待并做了充分准备,依次试讲了《有理数》、《家国情怀教育》、《Starter Unit1》以及《开营仪式》等课程。试讲过程中,他们结合自己精心制作的PPT,并辅以学案,高质量的完成了试讲任务。“试讲人员在授课过程中应多与学生互动,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同时应注意在教学内容上精益求精。”试讲结束后,队长任泓旭根据试讲情况提出建议。云支教小队成员纷纷表示将吸取本次试讲的教训,反思经验,积极准备下一次实践活动。

本次试讲活动提高了支教成员的教学能力,提升了支教成员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通过试讲积累教学经验,达到了试讲锻炼的目的,有利于支教活动高质量完成。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敦 洁 焦 霞 责任编辑 王佳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追寻奋斗足迹,传承师大精神”社会实践队寻访优秀校友赵月灵

717日下午,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追寻奋斗足迹,传承师大精神”社会实践队电话寻访了北京市潞河中学教师、我院1996届校友赵月灵。

赵月灵在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习期间,积极上进,锐意进取,笃志好学。在工作期间,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回忆起师大学习生活时,赵月灵表示,大学时光十分珍贵、美好,很多老师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对自己给予很大帮助,尤其是自己的辅导员李富杰老师,让赵月灵认识到教师的职责是用一生的努力去指引与教导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信学习、快乐成长。求学过程中有过艰苦,但更多的是成长。“崇文明道,尚诚守德,抱朴求真”的师大精神正是对赵月灵成长成才历程的真实写照;师大的学风、校风就像是校园里新554楼的长明灯,指引她在学业上不懈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毕业后的赵月灵在工作中遵循科学的教学理论,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注重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访谈中,赵月灵向寻访队员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名言——“事事我必抗争,成败亦不在我”,并叮嘱寻访队员要时刻警醒自己,如果将来想要成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博学,更要具有反思能力,通过反思和感悟不断提升自己,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力量。

通过聆听优秀校友的谆谆教诲,感悟其人生经历和成功历程,寻访队员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成才之路和肩负的使命,希望有朝一日,能为母校争光,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王亚蕾 责任编辑 王佳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踏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法学院“红色耀中华,奋力奏凯歌”理论宣讲队

开展社情观察品英雄事迹活动

为深入了解国家英雄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捍卫英烈尊严,营造学习英雄、崇尚英雄的浓厚氛围,716日至20日,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红色耀中华,奋力奏凯歌”理论宣讲队开展了社情观察品英雄事迹活动。

本次活动以线下走访的形式展开,通过记录英雄的先进事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伊始,宣讲团成员从自身所在地出发,与社区居民或村民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聆听老人讲述的红色故事,感悟重温革命历史。紧接着,宣讲队员进行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实践,从不同角度挖掘本土的红色资源,进一步深化对英雄事迹的理解,传承革命精神。在红色基地和烈士陵园,通过老照片、视频资料和纪念碑的多种方式,宣讲队员进行了充分的材料收集与整合,并认真记录讲解员讲述的英雄事迹,领悟革命先辈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信念。除此之外,宣讲队员设计了富有趣味性和参与性的主题教学活动,利用手抄报向儿童宣传英雄故事,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传承英雄精神。结合当前的实际,宣讲队员围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涌现的一些英雄事迹进行了分享,号召大家铭记抗疫英雄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实际行动肩负责任和使命。宣讲过程中,广大社区群众主动参与,与宣讲员积极互动,纷纷表示要向英雄致敬、向先进学习,营造了热烈的学习氛围。

本次活动赞美了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而且充分发挥了英雄的模范与榜样作用,激励群众铭记历史,更好的传承革命精神。

(法学院 温颖利 责任编辑 娄淑静)

 


河南师范大学团委官方微信河南师范大学团委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