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青团河南师范大学委员会网站!今天是 2013-10-30 12:33:02 星期三

热门文章

团情要讯

【专题】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河南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五)

发布时间: 2023-07-15     浏览次数: 1076

引言: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2023年,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分为四大篇章,包括:牢记“国之大者”、聚焦“省之要者”、心系“校之重者”、紧盯“民之盼者”,共计十六个子方向。采用校院集中组队实践和个人自主返乡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积极组织,广泛动员,共入选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宣讲团5支,全国“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2支;入选全国“圆梦工程”服务农村未成年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志愿服务团队4支;河南省大学生红旗渠精神代代传志愿宣讲团队2支;申报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牢记嘱托践使命,行走中原看巨变”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队9支,获批团省委省级重点团队6支;组建成立校级重点团队54支,院级团队126支。我校广泛动员青年学子参与大学生“返家乡”和共青团中央专项计划等实践活动,参与人数达万余人。师大学子满怀信心,凭借敢想敢拼的勇气,秉持能干优干的诚心,让知识在社会中体悟,让思想在实践中升华,做到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用实际行动将实践报告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踏上历史征程,继承红色血脉

为进一步感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魅力,7月12日,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踏上历史征程,继承红色血脉”暑期社会实践前往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博物馆以及中国文字博物馆,了解国家历史,感悟中华文化底蕴。

走进博物馆内,实践队员了解到殷墟不仅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所有古遗址中发掘时间最长、积累经验最丰富的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看着博物馆内陈列的商代青铜器、玉器等文物,实践队员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意识到,只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凝聚民族精神力量,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当天下午,实践团队到达中国文字博物馆。馆内以世界文字为背景,以汉字为主干,以少数民族文字为重要组成部分,以详实的资料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充分展现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和灿烂的文化。馆内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古汉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参观文字演化历程,感受文字的魅力,实践队员不禁感叹道:“通过参观领略到了中国文字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饱尝中国文字盛宴!”

通过此次研学活动,实践队员刻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从甲骨文到篆书,从青铜器到商代遗址,这些珍贵的文物见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变迁。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切实担负起新时代重任。

(研究生院 张玉静 金 珏 责任编辑 王 悦)


植根乡村沃土,助力教育扶贫

——国际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行动

为进一步弘扬体育精神,强化体育育人功能,助力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强化走进乡村、服务基层的意识,7月7日,河南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笃行乡村,筑梦篮球”实践调研团成员前往新乡市辉县柳湾村开展以“我的篮球梦”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篮球技巧动作和战术安排两方面实践队员充分展现自身体育专业优势,在现场带领学生们进行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等篮球基本技能教学,经过多次示范、纠错、练习,学生们逐步提高篮球意识和篮球技能。在接下来的友谊赛中,双方队员个个雄姿英发,你争我夺,你攻我守,场上不断呈现出巧妙的传球、华丽的转身、精准的投篮等精彩瞬间。烈日下,双方队员挥洒着一滴滴激情的汗水,赢得一个个完美的进球。整场比赛持续近一个小时,双方以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激情,赛出了篮球竞技水平,赛出了体育精神,赛出了青春风采。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此次篮球实地教学以及友谊赛活动,不仅将体育文化带入乡村,让柳湾村居民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也为柳湾村营造了“全民健身”的氛围,让体育精神在田间乡村生根发芽。

国际教育学院 赵宇轩 责任编辑 王笑艳

披荆斩棘,守护网络安全之路

——河南师范大学“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百年师大”党史学习团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提高群众警惕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将党史学习成效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不断加强社会宣传教育防范,将反诈骗知识融入日常生活。7月7日,河南师范大学“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百年师大”党史学习团来到郭亮村,进行“党群连心,服务有我”活动,对郭亮村村民及游客进行了防诈骗宣传。

活动伊始,实践队员们前往村内各商户进行了防诈骗宣传讲解,向商户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措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商户展示如何警惕诈骗行为,帮助商户提高辨别能力。针对当今由于AI技术迅速发展所引其的新型视频电话诈骗,实践队员结合自己所学的计算机专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反诈宣传实践活动中,为“反诈防线”注入技术力量。实践队员们专门对此类诈骗手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与强调。随后,实践队员们入村入户向村民发放宣传材料,对老年人等易受骗群体讲解常见诈骗手段,并指导他们如何防范网络电信诈骗以及注意个人信息安全等。实践队员们也村庄入口、景点周边以及游客集散地区发放了防诈骗传单,并进行了现场讲解最后,实践队员们在郭亮村举办了防诈骗讲座通过宣讲与互动环节,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反诈意识

本次“党群连心,服务有我”防诈骗宣传活动,同学们一共普及反诈宣传500人次、派发宣传单300余张。“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百年师大”党史学习团将持续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活动,扩大受众面,切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势头,营造群防群治、齐心反诈的氛围保障人民财产安全。

(软件学院 李 娟 倪  责任编辑 孟梓晨

走进新农村,寻求低碳新方向

为贯彻国家“双碳”政策,7月10日,“城乡企齐调研,共低碳进乡村,低碳转型助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来到新乡市辉县城郊的现代新农村南李庄村,调研当地实施的低碳举措,宣传低碳理念。

建立现代化大棚,为低碳发展赋能

在村干部的带领和讲解下,志愿者们参观了村史馆,了解南李庄村从土屋瓦房到“全国文明村”的现代新农村发展历程。南李庄村书记王萌毅在会议室接待了调研团队。在与王书记的交谈中,他提到了南李庄村与清华大学合作的低碳项目。该项目利用当地火力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直接输入到种植大棚内,建造现代化的番茄玻璃大棚。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为低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走进老年公寓,传递低碳理念

调研团队前往当地的老年公寓,对公寓的空调滤网进行了检查,向公寓内的老年人普及了低碳的生活理念。团队成员以空调的使用方式为例,向老年人们介绍了如何合理使用空调、节约能源,以及定期清洗空调滤网的重要性。志愿服务团队通过公寓负责人了解到,他们也会在进入使用空调的季节提前清洗空调滤网,以达到节能效果,又能提高空气质量确保老人的健康和舒适

绿化全覆盖,打造低碳社区

在去往老年公寓的路上,志愿者们调研了南李庄村的社区绿化情况。他们发现,南李庄村的道路两旁、小区内部、公共场所等处都种植有各种树木和花草,形成了一个美丽的绿色社区,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土地全覆盖的程度。这样的社区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和生态。

低碳新方向,走向新高度

与传统农村以节约为主,减少排放的低碳理念相比,南李庄村更注重于从吸收碳气体方面入手,建设现代化大棚、增加绿化面积,这是一种更高一级的低碳方式,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进步意义。此次调研不仅使志愿服务团对低碳进乡村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其他地区的低碳工作提供了宝贵资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段晓臻 责任编辑 陈奕杉)

“赓续中华文脉,纸刻百年师大”剪纸文化传承调研团拜访孟金平老师

为学习和承剪纸文化,加深学生对剪纸文化的了解,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赓续中华文脉,纸刻百年师大”剪纸文化传承调研团于7月6日前往温莎城堡拜访中国剪纸艺术传承人孟金平老师,亲身聆听他对剪纸这项古老艺术的传承与坚守。

孟老师已在剪纸艺术领域耕耘多年,即使已到古稀之年,他的内心依然坚守着对剪纸艺术的无限热爱。在访谈中,孟老师向同学们浅谈了他对剪纸艺术的心得体会,带领同学们区分剪纸与书法所用宣纸的不同,以及蜂蜡刻板的制作,并亲自向同学们展示纸刻刀法孟老师拿着刻刀的手满是岁月留下来的痕迹,但熟练的刀法如行云流水般在宣纸上舞动,不多时便将一片栩栩如生的花叶镌刻出来。

孟老师作为剪纸文化的传承人,详细地向同学们介绍了剪纸文化的重要性和创新性,并启发同学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剪纸图稿进行创新。访谈期间,孟老师还通过相关事例向同学们展示了剪纸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对同学们传承和发扬剪纸文化表达了由衷的喜悦,对剪纸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寄予了殷切希望。

拜访剪纸文化传承人孟金平老师的经历令人难忘。通过本次访谈,同学们发现孟老师坚守的不仅仅是内心对剪纸文化的热爱,更是对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守护。在孟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对剪纸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加强了同学们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有利于同学们继承和弘扬剪纸文化。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施家颖 魏继拓 责任编辑 王  

体育学院防溺水安全教育宣讲团赴市人民公园开展宣讲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普及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高大众防溺水的自觉性7月5日,由我校体育学院组建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宣讲团在新乡市人民公园开展了“‘守护青苗’防溺水,为民办事践初心”防溺水安全教育宣讲活动

活动伊始,宣讲团成员向群众发放调查问卷便于了解群众防范溺水的安全意识并讲解溺水发生机制,溺水急救措施夏季防溺水的重要性等方面内容接着,队长成子璇游客们展示心脏复苏的操作具体步骤与注意事项。队员们邀请游客一起进行心肺复苏实操练习,耐心指导并解答游客的疑惑,以提高群众掌握急救技巧的能力。最后,李鹏表示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宣讲不仅能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更能锻炼自己的能力,今后将积极投身到此类公益活动中来,为建设平安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次宣讲活动,不仅有利于普及溺水安全教育更提高了公众对溺水危害的认识和预防意识,能进一步降低溺水事故的发生率,对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学院 陈芷悦 赵泽卉 责任编辑 郭美涵

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参与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本清源迎盛世,风华‘政’茂展青春”乡村振兴促进团支教活动

感悟榜样关怀,勇担青春使命。7月13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裴春亮参与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本清源迎盛世,风华‘政’茂展青春”乡村振兴促进团支教活动。

在裴寨村委的陪同下,裴春亮前往裴寨社区活动中心,深入支教课堂,了解支教工作开展情况实践成员的带领下,在座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蕴含浓厚爱国主义情怀的宋词满江红·写怀学生精神饱满,积极热情,课堂气氛活泼融洽。随后,实践队员向裴春亮详细介绍支教工作开展进程裴春亮对实践队设计的课程环节、充分的课前准备以及良好教学效果给予高度评价也为裴寨学生能够感受多元的文化知识感到欣喜。他表示,教育是国之大计,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感谢实践队员们数十年如一日裴寨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他也指出,广大农村地区资源富足、价值宝贵,希望实践队员们能够在“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道路上,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保持奋斗之姿最后,裴春亮与实践队员进行了亲切交流,详细询问了队员们的生活状况并与其合影留念。实践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珍惜此次宝贵的社会实践机会牢记使命,不断接受历练、增长才干,展现政管学子的良好风貌,以实际行动书写裴寨与师大间的崭新篇章

据悉,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14年组织学生河南新乡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如农村调研、爱心支教、政策宣讲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活动期间,实践队员常以丰富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充实裴寨村中小学生的暑期生活,为当地文化振兴和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成功 张萌圆 责任编辑 孟梓晨

探河洛底蕴,传大鼓之音

——“寻曲艺之韵,传文化之魂”调研团

走访文化馆开展实践活动

“黄金有价玉无价,只要群众需要,不给分文咱照样给他演!”这是河洛大鼓传承人尚继业在与团队成员访谈时说的话,这句话也是尚老师从艺一生的初心和使命。7月11日至12日,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寻曲艺之韵,传文化之魂实践调研团先后前往巩义、洛阳文化馆了解当代河洛大鼓的传承现状,领悟河洛文化之精髓。

在巩义文化馆的河洛大鼓传习所中,团队成员与尚继业老师交流访谈,了解近年来巩义地区河洛大鼓发展现状。在访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尚老师为传播当代曲艺,近年来曾多次组织义演活动。其于今年上半年以来已组织公益演出200余场,演出场地遍布巩义市各个角落,其创作的作品《我是巩义人》、《营商环境创一流》等曾一度获得热烈反响。同时,为保证当代河洛大鼓的高质量传承与发展,尚老师计划于7月下旬组织收徒仪式。收徒仪式是世代河洛大鼓艺人流传下来的传统,也是师徒传承制在当代河洛大鼓传承方式中的体现。在此次访谈中,尚老师曾说道其师门之道:“人多人少一个样,城市农村一个样,环境好坏一个样,报酬多少一个样”。在实践中,尚老师的团队也无时无刻不践行着这样的宗旨,无私为群众带来最完美的演出,以实际行动践行匠人精神。

随后,团队成员又向尚继业老师学习河洛大鼓的打板方式和鼓点打法,体验河洛大鼓魅力。在此次体验中,团队成员学习到了河洛大鼓的钢板打法“一阴一阳板”和“一阴两阳板”,鼓点打法“顶板儿”和“空板儿”,并尝试将钢板与鼓点相结合表演,受益匪浅。

此次巩义文化馆之行使团队成员深刻了解到当代河洛大鼓艺人为传承发扬河洛文化所做出的贡献,为后续调研报告的撰写提供了大量资料。

第二天,团队又前往洛阳文化馆了解洛阳地区近年来河洛大鼓活动组织相关情况。在洛阳文化馆中,洛阳非遗中心工作人员张健告诉团队成员:“目前河洛大鼓在洛阳市偃师、宜阳、孟津等地区艺人活动较为活跃。”同时,团队成员也了解到,为保护和传承河洛大鼓,洛阳文化馆每年都会组织举办“河洛大鼓曲艺节”。在曲艺节中,包含洛阳、郑州等多个地区的河洛大鼓艺人都会纷纷前来参加表演,为河洛大鼓的当代传承添砖加瓦。

近日调研实践的进行,使团队成员深刻领悟到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其重要性。河洛大鼓的一腔一韵,无不体现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也使团队成员更加坚定自身认真学习和了解河洛大鼓,并为其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绵薄之力的责任和使命。

(音乐舞蹈学院 焦萌欣 毛晨凯 责任编辑 王笑艳

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历史文化学院“感应时代脉搏 传承红旗渠精神”党史学习团赴谷文昌纪念馆开展实践研学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7月7日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学习团在庞振康老师的带领下赴林州市谷文昌纪念馆开展实践研学活动,追寻红色足迹,感受精神洗礼,汲取奋进力量。

在谷文昌纪念馆内,师生们认真地观看了展厅的宣传展板,通过讲解员的讲说及展馆内陈列的图片和实物,深入感受了谷文昌的感人事迹。1950年,谷文昌随解放军南下至福建省东山岛,曾任东山县县长、县委书记。东山岛东南部原有3.5 万多亩荒沙滩,狂风起时飞沙侵袭村庄,吞噬田园。谷文昌到东山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下定决心,要率领群众战胜风沙,根治旱涝,并发出誓言:“如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他带领干部群众在百里海滩上摆开战场,多次组织群众筑堤拦沙、挑土压沙、植草固沙、种树防沙,在全县掀起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全民造林运动。最终完成了海防和根治风沙的千秋伟业,改变了一个贫困海岛县的发展轨迹。谷文昌同志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敬仰,诠释了“一心一意为人民,不带私心搞革命”的真正含义。谷文昌同志积极投身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致力于建设发展的光辉一生,让大家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

    “一种精神,凝聚一种力量;一面旗帜,引领一个时代。”老一辈党员干部一心为民的崇高理想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弦,大家纷纷表示要以谷文昌同志为榜样,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以更加顽强的意志、更加坚定的毅力、更加实干的精神,将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落到实处。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学习党史,坚定不移地跟着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历史文化学院 曹子雯 肖 娟 责任编辑 雷谨毓)

 擦亮青春底色,守护落日余晖——“智慧助老青孝团”开展河南省智慧养老线下调研

   “人体感应器、防走失智能语音、意外跌倒自动报警系统等智能设备,让我们做子女的心里踏实多了。” 7月12日,为深入探究多系统互动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智慧助老青孝团赴项城市、南阳市、周口市等多地开展线下调研

智慧养老服务体系通过传感网系统和信息平台的搭建,借助智能穿戴系统与智能家居医疗设备,帮助每一位老人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烈日炎炎,青春灼灼。调研团队深入养老机构和老年公寓同老年人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亲切询问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感受。走进家家户户,老人们热情招待,子女在旁认真请教如何利用智慧科技照顾老人,让队员们切身感受到子女对父母的爱和关心。在接受采访时,李阿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感叹道:“老年人缺乏定期体检的意识,我们做子女的也往往忙于事业而忽略对老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关注。现在的智慧养老设备真是给照料老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实时监测的同时还有信号提醒,给我们做子女的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与此同时,在调研中实践队员发现,部分地区物质条件落后,智慧养老设施极其缺乏,老年群体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对智慧养老产品消费较少。在这些地区,实时监测老年人生活安全的智慧系统构建急需加强。团队成员王哲感慨到:“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细致的了解老年人的真实需求。我们团队将持续调研,努力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指导。”

情系老人冷暖,真心济困解难。此次实地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为广大老年人充分普及智慧养老的相关知识,也极大提高老年人对智慧养老产品的接受程度。据悉,“智慧助老青孝团”将持续深入河南省多个城乡地区,实地调研养老机构及老年群体在数字鸿沟影响下对智慧养老服务的使用意愿,切实推进智慧养老体系建设,促进养老服务实现标准化、便捷化和高效化。

(商学院 岳莹莹 王月明 责任编辑 刘晨格

深入基层群众,传递法治思想

——“乡村振兴走基层,法治聚力正”法律援助宣讲团

在小沙村开展“向村民普法”活动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大学生做好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大思政课”,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加大乡村普法力度,712日,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乡村振兴走基层,法治聚力正当时”法律援助宣讲团队员们在新乡市封丘县居厢镇小沙村开展“向村民普法”活动。

在文化广场,队员们围绕学习民法典、“三农”问题、反诈骗宣传、黄河流域治理向村民们进行了法律知识讲解,以生动形象的案例作为切入点,结合专业的法律知识,向村民们介绍了民法典在生活中的体现、“三农”问题中涉及到的法律知识、黄河流域治理的重要性,并结合一个个贴近村民日常生活的事例与大家进行互动交流,引导村民们学会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同时还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宣传展板、向村民们发放普法宣传页等方式,现场为村民们提出的法律问题进行答疑解惑。队员们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案例、耐心的宣传引导,让村民们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的同时,增强了群众的满意度,获得了村民们的真诚赞扬和鼓励。

本次“向村民普法”活动增强了村民们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称赞,大家纷纷表示本次活动内容贴近生活,实用性强,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帮助,希望类似活动以后可以多多开展,同时树立了宣讲团队员们学习法律、帮助人民、推动建设法治社会、助力营造崇法尚德的社会氛围的坚定决心。

(法学院 刘 灿 王晨熹 责任编辑 雷谨毓

生命科学学院“河小青,森小绿”

之青年红领航生态绿实践调研团开展系列活动

——一起探“藓”研学活动

为帮助青年学子深入了解藓类植物将知识应用于实践,712日,“河小青,森小绿”之青年红领航生态绿实践调研团信阳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展一起探“藓”研学活动指导教师和实践团全体成员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指导老师详细介绍了苔藓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所处地位及其生态作用。随后实践团成员跟随老师的步伐进入黄柏山江淮林海,一起探寻苔藓的奥秘。沿途走来,实践团成员发现形态各异的苔藓:灰绿色的白发藓、松杉状的金发藓、岩石上的灰藓等种不同的苔藓,成员们记录生活环境、生长状况,并了解到苔藓是检测空气指标的重要依据、具有防水土流失的重要生态作用。最后,实践团成员采集其样本并做好分类记录,为苔藓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探“藓”活动将自然和生活相结合,拉近了与大自然的距离,不仅学习了苔藓植物知识,也领略到了苔藓植物的生态之美。

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青年学子学习苔藓知识、探索苔藓功能,增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也有利于引导青年学子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意识,同时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起积极作用。

(生命科学学院 南沣珂 责任编辑 王 可)


探忆·筑梦——化学化工学院“百年化院正青春,重走师大办学路”实践调研团走进师大办学旧址群

百年沧桑,风骨未远。历代化学人乘风破浪、屡创佳绩。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领略化学学院百年走来的艰辛与不易,增强爱国荣校意识,713日,化学化工学院“百年化院正青春,重走师大办学路”实践调研团分组来到河南大学马可音乐广场、国立河南大学抗战办学旧址、潭头大王庙古村落,探寻学院百年发展史,追忆烽火岁月。

探马可音乐广场,忆往昔歌咏救国

迎着朝阳,团队首先到达马可音乐广场,聆听《南泥湾》。时间仿佛回到193712月,19岁的化学系学生马可毅然组织“怒吼歌咏队”,编选和教唱抗日歌曲,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接着,实践队员们来到博雅楼前,整座楼的外观古朴典雅,气韵深厚。这是百年前化学化工学院的教学基地,其中大部分是教室,少数研究室、地下室中存储着学院的药品和仪器。实践队员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沉淀,感受到前人在这里学习、工作、生活的痕迹,体会到前辈们为学院所做的努力和奉献。参观过程中队员们神情专注,认真学习,同时积极向过往学生科普师大办学路程,锻炼个人实践能力。

探抗战办学旧址,忆理学院之辉煌

潭头五载,荣膺国立。实践队员们来到了国立河南大学抗战办学纪念馆,重温学院筚路蓝缕、传薪兴学的历史,并求证、完善学院大事记编写,深度挖掘化学文化和办学精神。走进馆内,庙乎肃穆,一幅抗战期间学校迁徙路线示意图带领实践队员穿越时空。看到1939年的学校各学院分布图、1944年新生物理化学的实验成绩单、1945年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和那已经模糊的理学院课程表,队员们感慨万千。济济多士,风雨一堂,学院先辈们坚信,为国育才、潜心学术是学者应对国难的骨气与血性。

探大王庙古村落,忆“七七”办学史

为纪念国立河南大学与潭头人民穿越烽火硝烟,携手并肩、同甘共苦、荡气回肠的峥嵘历史,当地政府对大王庙进行全面修缮保护。实践队员们参观了理学院教授故居、仪器保管室、实验室、学生宿舍等,追忆先辈们八年流亡、辗转播迁,杏坛薪火、弦歌不断的光辉历程,认识了理学院改良技术如干蒸法制炭、研制土产药品等造福人民的伟大事迹。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岁月。最后,实践队员在潭头惨案纪念碑前,向革命先烈鞠躬致哀,用缅怀致敬先烈定格在战火中的青春。

寻办学旧址,探建校记忆,筑青春梦想。100年前先辈们开拓创新,100年后的化院学子将握紧接力棒,学习先辈们厚德明理、奋发进取、英勇献身的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让流传百年的化学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树立远大理想,培育崇高美德,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师大和学院的百年庆典。

(化学化工学院 刘慧琳 郭 莫 责任编辑 王淮蓝)


弘志愿精神·献青春之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社区专项调研服务团赴海德社区开展防火防电知识宣讲活动

为切实提高社区居民防火防电安全意识,提醒社区居民注意夏季用电安全,提高防火防电能力,筑牢安全防线。711日,社会事业学院“弘志愿精神·献青春之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社区专项调研服务团赴海德社区开展防火防电知识宣讲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通过向社区群众发放防火防电宣传资料、面对面讲解防火防电基础知识等方式,向大家讲解了日常防火防电注意事项、火场逃生自救方法、常用防火防电器材使用方法等安全知识。并针对居民提出的一些防火防电安全问题,耐心给予解答。期间,志愿者还通过播放典型案例视频的形式,警示群众要提防生活中常见火灾问题,提醒居民切勿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道和安全出口处,对社区内易引起火灾事故的楼道堆物、楼道充电等危害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同时结合近年来的火灾案例和视频生动阐述了防火防电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在宣传过程中,居民也就自己所了解到的防火防电安全知识与宣讲志愿者展开交流和分享。

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有效提高了居民的防火防电安全意识,增强了居民的自救自防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使防火防电安全意识真正深入群众心中,也锻炼了志愿者们的组织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丰富社会实践经验。

(社会事业学院 吴萌格 责任编辑 郭美涵


凝聚广大学子力量师大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师范大学“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百年师大”党史学习团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河南师范大学“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百年师大”党史学习团于202376日上午前往新乡市万仙山郭亮村,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学习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实践队员在到达郭亮村后,在带队老师李娟老师的安排下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此次活动中,队员们分工明确,同心协力,先后开展了“童心向党”党史宣活动、“服务有我”乡村实践活动、“防电信”公益科普活动。实践队员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中学真知,在实践中悟真谛。

 “童心向党”党史宣活动中,青少年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党史教育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实践队员们充分利用在校内思政教育中所学到的思政知识,通过“童心向党,党史宣讲”活动,向小朋友们讲述了红色历史故事,播种了理想信念的种子,引导他们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理想,坚定正确信仰,鼓励他们将来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党史宣讲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员们再次开展了“服务有我”乡村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中,实践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当地农民浇灌庄稼清理杂草、整理大棚,并在街头村舍帮助村民搬运建筑材料、涂抹桥边警示漆减轻了当地村民工作的劳动负担,并目睹了在乡村振兴的助力下,郭亮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行业带来的崭新的乡村风貌。

此次活动的最后,实践队员们举行了“防电信诈骗”公益科普活动,实践队员们入村入户向村民发放宣传材料,现场讲解各种常见的诈骗手段和防范措施对老年人等易受骗群体,实践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他们展示如何警惕诈骗行为,帮助他们提高辨别能力。针对当今由于AI技术迅速发展所引起的新型视频电话诈骗,实践队员结合自己所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在村庄内举办防诈骗讲座,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反诈宣传实践活动中,为“反诈防线”注入技术力量。

通过此次郭亮村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开展党史宣传、乡村实践、防诈科普等多项活动,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动力与能量。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只有深入乡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乡村振兴这一伟大而又艰巨的事业。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来学有所成之际必定在广阔的乡村土地上,磨练真功夫,练就硬本领,肩负起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在活动结束后,李娟老师鼓励队员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肩负时代的使命,扛起乡村振兴的大旗,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软件学院 李 娟 周世龙 责任编辑 孟梓晨


心灵一开旷,机巧眇已疏

——“木铎千里”支教志愿服务团为西王屋小学开展“舞动心灵,点亮心灯”心理健康系列课程

 “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为帮助孩子们正确感知、表达及调节自身情绪,培养体谅包容之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增强自信心,获得追求梦想的勇气,并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和热爱生活,78日至13日,“木铎千里”支教志愿服务团特依托实践队员专业优势,将心理学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结合,为原阳县蒋庄乡西王屋小学的同学们设计开展“舞动心灵,点亮心灯”心理健康系列课程。

情绪ABCHappy every day

 “面对太阳,阴影将落在你的背后。”为帮助小朋友们做情绪的主人,支教团5名来自心理学的实践队员设计情境模拟、讨论分享、绘本阅读等形式,从认知、表达、调控情绪等方面系统地讲解了情绪管理的知识,以活学活用的方式帮助孩子掌握情绪调节技巧。以生动易懂的方式为孩子们讲解情绪ABC理论,从而让他们认识到同一个事件,要改变认知评价,就能产生不同的情绪;教导孩子们可以通过向他人倾诉、放松身心、参加体育锻炼或公益活动、尽情娱乐、吃喜爱的食物等方式调节不良情绪。小朋友们在快乐中汲取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许多同学在课后纷纷向老师表示:“通过这堂课,我学会了怎样用正确方法处理不开心。”

学会表达自己,培养社交能力

 “说话周到比雄辩好,措辞适当比恭维好。”经过观察,实践队员们发现,这里许多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略显不足,且有些同学语言不规范、不文明,十分影响同学间友好交往,因此,特以“学会表达”为主题为孩子们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希望引导他们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学会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掌握恰当的表达技巧,提高社交能力。西王屋小学的王浩飞同学说:“原来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气和方式说出来,会有不同的结果,就像这堂课上老师教导我们的,我以后一定要多使用正面积极语言,去夸奖肯定别人,先说明原因,表明态度,再提出自己的期望!”

锚定目标向前冲,我的未来不是梦

 “每个人身上都有光,重要的是如何让它发光。”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的接近自己的目标,时间本身就是一个圆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西王屋小学的同学们而言,正因外部环境艰苦,才更不应该停下奔跑的脚步。“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实践队员们希望让孩子们明白努力的意义,哪怕微小如苔花,也有盛放的高光时刻,要永远坚定地对自己说“我可以!”,这也是支教团开展“我的未来不是梦”这堂心理健康课的初心。在课堂上,队员们让小朋友们在纸上书写自己的梦想,并折成属于自己的纸飞机,并于风起之时一同放飞!高飞远航的,是孩子们的纸飞机,是孩子们的心之所向,也是小朋友和实践队员们一同飞扬激荡的青春!

生如夏花,更应灿烂

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我们的生命也无法重来。生命在,希望便在,为此,实践队员们以“无价之宝”为题为同学们开展本次支教活动的最后一堂心理健康课。在这堂课上,实践队员们带领小朋友一起体悟生命的珍贵,找寻生命的意义,也希望同学们明白:每个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星星,就是浪漫,就是晶莹剔透,就是独一无二,每个人都要珍爱生命,也要努力让生命闪耀出绚烂的光芒。

木铎之心,素履以往。捧着一颗诚挚的心来,眼前是村落与泥土,看见的是一座朝气蓬勃的未来的城。教育,不应只为捧出一张张高分答卷,更应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实践队员们希望,孩子们能少一点忧伤,多一些快乐;少一些束缚,多一些自由;不忘初心,一路前行;心有所念,志得所遂;内在所向,外在所就!

(教育学部 孙艳 责任编辑 刘晨格)






聚焦水域生态促环保,助力一渠碧水润北方

——“美丽乡村”水域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团在行动

南水北调,源起南阳。逶迤近三千里的丹江口水库一渠碧水,从这里起步,走中原、穿黄河、依太行、入华北。7月10日,水产学院“美丽乡村”水域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团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足迹,来到“天下第一闸”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深入调研近年来南水北调工程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弘扬南水北调精神的基础上,聚焦水域生态促环保,助力一渠碧水润北方。

千里调水,源于淅川。渠首水闸横跨在两座山头之间,服务团师生举目眺望,只见坝体上游,宽阔的引水渠向南方蜿蜒,连接着辽阔的丹江口水库;坝体下游,输水干渠伸向北方,一直延续到首都北京,这一泓清水见证了人类的壮举,也震撼了每位队员的内心,大家深刻体会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敢于吃苦、团结拼搏、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渠首精神,也切身感受到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告别渠首大坝,服务团来到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与单位领导老师进行交流座谈,副主任南淑清为实践队员介绍道: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中心在库区设置了21个自选点位和3个国、省控湖库点位,建成库区及入库河流的1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2个浮标站,做到对入库和库区水质监测全覆盖。每当汛期来临,为迅速掌握第一手河流水情及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行情况,中心更是领导带队,常态化开展入库河流断面巡检,紧盯水情变化,加强监测数据的分析研判应用,持续每天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向市、县生态环境局报送,发挥好生态环境监测服务保障作用。据悉,自通水以来,河南段供水水质始终保持在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

随后,实践队员一同参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实验室,并计划分成两组,一组跟随学院李学军副院长,深入库区开展采样工作。一组留待中心,协助各科室老师对前期采集大量样品进行测量分析。

伟大的时代成就伟大的工程,伟大的工程孕育伟大的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南水北调工程是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下一步,服务团将继续深入学习领悟南水北调精神,用脚步丈量渠首地区新发展,用青春谱写绿色环保新篇章。

(水产学院 李佳璇 敖宇俊 责任编辑 郭美涵

监测环境助发展,扮靓乡村惠民生

—— “美丽乡村”水域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团在行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维系河湖生态功能,增强青年大学生爱护江河湖库意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7月11日至12日,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美丽乡村”水域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团从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出发,湖而行,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深入库区开展水质监测工作

上午8时许,服务团成员按照事先规划,各自携带实验设备到达既定监测点。在完成基本的水生环境调查后,队员们利用浮游生物网和采水器等设备,对监测点位开展全面深入的取样调查,内容主要涵盖:浮游动植物定量与定性样品采集、不同水层深度水样的指标测量以及底泥和底栖动物、溶氧、总溶解固体(TDS)、电阻率和电导率的监测。整个采样过程井然有序,期间,带队老师耐心指导,及时提醒大家现场采样的注意事项,包括采样深度、取样方法、样品重量、样品编码、样品保存条件等,并对每个点位的样品及相关记录进行审核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以期为进一步改善库区水域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临近中午,服务团顺利完成采样任务。简单休整之后,大家迅速返回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及时的处理、鉴定和数据统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 因此,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水质和效益,定期对丹江口水库水源地进行全面及时的水质监测,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污染问题或环境变化,从而为水源地的水质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已成为引领我国走向绿色发展之路的基本国策。此次活动中,“美丽乡村”水域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检测技术服务于水质保护的实践之中,为渠首地区的水质安全保驾护航。下一步,服务团将持续聚焦水质保护宣传,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美丽中国增光添彩。

(水产学院 李佳璇 郭雨辰 责任编辑 郭美涵

 

 




河南师范大学团委官方微信河南师范大学团委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