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
为培养我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跨学科协作能力,探索大模型技术在教育、医疗、文化、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学校决定举办首届大模型智能体开发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
智创未来:大模型赋能社会创新
二、参赛对象与报名方式
1.参赛对象
全校在校生(含本科生、研究生),鼓励跨学科专业、跨年级组队参赛,每队成员3-5人。
2.报名方式
参赛队伍需通过所在学院统一报名,纸质版报名汇总表须加盖学院公章,于5月26日前报送至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3办公室。同时,将报名团队信息、项目简介及初步方案的电子版材料发送至邮箱:2024243@htu.edu.cn,联系人:魏继拓 郑苏。
3.报名时间
截止2025年5月26日。
三、竞赛内容
1.教育领域:开发教学助手等应用(如自动批改作业、个性化学习推荐、过程化教学管理等)。
2.社会服务:构建政务管理、心理健康咨询等公益智能体。
3.文化创新:基于中原文化的大模型应用(如诗词生成、文物解说、标本馆解说、校史馆解说等)。
4.就业指导:构建能够自动协助解决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惑的智能体。
5.开放命题:自由探索其他场景(如医疗问诊、环境监控等)。
四、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团委
承办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
协办单位: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乡市巅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开源社区
五、竞赛流程与时间安排
1.启动与宣传阶段(2025年5月26前)
发布竞赛通知,召开线上宣讲会,邀请企业导师分享大模型技术前沿。
2.初赛阶段(2025年5月底前)
各学院自行组织初赛,择优推荐项目,提交项目策划书及Demo原型,最终由学校组织专家根据创新性、技术可行性、社会价值进行评审,选出20支队伍晋级复赛。
3.复赛阶段(2025年6月上旬前)
晋级队伍需开发可交互的智能体,并部署至指定平台。期间将提供大模型微调工具、API调用及多模态融合技术培训。
4.决赛阶段(2025年6月20号前)
采取现场答辩+智能体功能演示的形式进行,评审维度包括技术难度(40%)、创新性(30%)、用户体验(20%)、社会价值(10%)。
六、奖项设置
大赛设一等奖2组、二等奖4组、三等奖8组,颁发奖金及获奖证书。设最佳创意奖、商业价值奖、技术突破奖各1组,颁发奖金及获奖证书。另设优秀奖若干,颁发奖品及获奖证书。
七、工作要求
1.宣传发动。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确保参赛师生充分了解大赛、积极参与大赛。
2.协调组织。各单位要统筹协调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组织好院内比赛和选拔工作。
3.提供支持。各单位要做好初赛组织工作,为学生参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4.扩大共享。各单位要结合国家数字化战略行动,依托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大模型智能体资源共享,推动优秀团队竞赛项目的孵化和转化。
特此通知。
校团委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软件学院
2025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