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及其他校级学生组织:
为进一步深化“五育并举”育人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打造一批定位精准、特色鲜明、育人实效突出的品牌项目,根据《河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生“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及学校文化建设总体部署,校团委决定开展2025-2026学年第二课堂精品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型
(一)专项选题
聚焦学校文化建设重点方向,设立两个专项专题:
1.“书香师大”阅读提升专项:围绕经典共读、读书沙龙、名家导读、阅读挑战赛、读书笔记展评等形式,构建“学-思-享-行”一体化阅读体系,营造浓厚校园书香氛围。
2.“青春舞台”周末文化广场专项:以周末文化广场为载体,策划主题文艺展演(如器乐演奏、话剧展演、歌舞专场等),打造常态化、高品质校园文艺品牌,丰富学生周末文化生活。
(二)定向选题
围绕“五育融合”目标设计项目方向:
1.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和红色精神的青年化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影像观摩、青年理论宣讲等活动,强化责任担当、厚植家国情怀。
2.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类:以“科教兴国”战略为引领,聚焦学科前沿探索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系统开展学科竞赛专项培训、跨学科科创工作坊、学术前沿论坛、创新项目孵化等活动,激发学生科学精神、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培育具备科学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3.文化艺术与审美体验类: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深度开展非遗手作传承、艺术工坊实践、经典文艺展演、美学通识教育等活动,提升学生审美品位与人文素养,塑造格调高雅、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生态。
4.体育健身与竞技竞赛类: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导向,聚焦体质提升与体育精神培育,创新开展大众体育联赛、科学运动科普、健康管理实训、竞技技能挑战等活动,培养学生终身锻炼习惯、团队协作意识与拼搏进取精神,营造阳光活力的校园体育氛围。
5.志愿服务与劳动实践类:以劳动精神培育为抓手,聚焦社会责任意识与实践能力锻造,持续推进社区公益服务、校园绿色行动、专业技能助农、劳动教育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扎根基层、服务社会,在躬身力行中涵养奉献品格、锤炼实干本领。
(三)品牌建设选题
“一院一品”特色项目:各学院应立足学科专业特色,聚焦人才培养核心能力,系统构建具有专业延续性和品牌影响力的第二课堂项目。项目设计须衔接第一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实践平台促进专业知识转化应用,形成“课堂理论-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的育人闭环。项目须明确年度实施计划,建立可持续运作机制,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全院性品牌活动,覆盖本学院50%以上学生,并形成可推广的课程化活动范式。
“一社一品”社团精品课程:各学生社团须围绕核心特色优势,打造课程化、品牌化、可持续的精品活动体系。重点构建标准化课程模块,强化活动的专业深度与育人实效。项目建设应建立年度活动规划,明确进阶式培养路径,年均开展精品社团课程不少于6场,形成具有校园影响力的品牌标识。
二、申报要求
紧扣育人导向,制定可量化成效指标(如覆盖人数、参与满意度≥85%);内容创新:避免同质化,鼓励融合学科特色或新兴形式(如沉浸式体验、跨学科协作);制定详细计划表,明确阶段任务、场地及资源需求;每个项目须配备1名校内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全程参与策划实施;跨单位合作项目需明确牵头单位(联合单位不超过3个);品牌类项目可提供往期成果支撑(如活动照片、媒体报道);专项选题需设计学期内常态化活动(如阅读专项每月1场、周末文化广场每学期1场)。
三、申报与实施流程
(一)申报阶段(2025年9月16日-9月30日)
填写《河南师范大学第二课堂精品项目申报书》(附件1),有相关成果的活动可随申报书提交往期活动支撑材料;申报书需签署学院(社团为业务指导单位)意见,并加盖学院团委(业务指导单位)公章。于2025年9月30日前将签字盖章后的《申报书》提交至校团委办公室(万人餐厅三楼306室),联系人:岳云鹏,联系电话:3325319,电子版发送至hnsdtwstb@163.com(邮件主题及压缩包命名为“学院/团委/学生组织名称-第二课堂精品项目申报”)。各学院团委或挂靠指导的学生社团至少申报一项。
(二)评审阶段(2025年10月9日-13日)
由校团委联合相关单位,对各单位的立项申报进行评审,立项结果通过校团委官网进行公示。
(三)实施阶段(2025年10月-2026年6月)
经费支持:立项项目给予经费支持,立项单位凭票据按预算报销。
(四)实施要求:所有获立项的精品项目需严格按照《申报书》中的项目方案有序组织实施,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并达到育人目标。项目实施过程中,需保留相应的视频、图片、文字等材料,并及时以新闻稿等形式向校团委宣传部报送。
(五)实施期限:所有获立项的精品项目原则上需在本学年内完成。若个别项目立意深刻明确,育人成效明显,但开展时间过长,可对此项目设置“培育期”,申请延长结项期限。
(六)验收考核:(2026年6月)提交结项总结材料(含成果汇编、参与数据分析、学生反馈、活动照片);校团委将第二课堂精品项目立项、结项情况纳入各单位年度工作考评。
四、工作要求
(一)做好顶层设计,各学院团委以及各学生组织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活动举办要重质量轻数量,鼓励跨学院、跨组织整合特色资源,办出影响面广、教育性强的校园文化活动。
(二)做好活动宣传,各学院团委以及各学生组织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活动海报等多种方式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活动有效覆盖面。要持续构建校园文化活动宣传矩阵,注重过程和成果的宣传展示,及时向相关媒体平台投稿。
(三)做好项目管理,各学院团委以及各学生组织在活动开始前一周向主办单位做好活动报备。要提前做好活动应急预案,注重加强过程性指导。活动结束后及时做好成果总结,活动内的评奖评优应秉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接受师生监督。
共青团河南师范大学委员会
2025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