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共青团河南师范大学委员会网站!今天是 2013-10-30 12:33:02 星期三

热门文章

活力支部

【专题】各学院部6月份主题团日活动新闻汇编

发布时间: 2025-09-26     浏览次数: 10

全民反诈在行动,青春护航筑安全

——历史文化学院2024级考古学班团支部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深度融入我们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出高发、多发态势,花样不断翻新,手段层出不穷,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扰乱社会秩序。青年群体,尤其是我们大学生,思维活跃、社会经验相对不足,更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因此,提升反诈意识,筑牢安全防线,不仅关乎我们个人的切身利益,更是维护校园稳定、社会和谐的责任担当。为了提升同学们的反诈意识,2024级考古学专业考古学班团支部开展了以“全民反诈在行动,青春护航筑安全”为题的主题团日活动。

团支书王佳音以PPT形式,结合公安部数据(2024年全国电诈立案超50万起、涉案金额超300亿元),系统讲解典型诈骗类型:刷单返利:以“轻松兼职”为饵,先用小额返现诱惑,再套取大额资金;虚假网贷:宣称“无抵押低息”,要求先交“保证金”“手续费”实施诈骗;冒充身份:假扮老师、警察等,以“紧急借钱”“涉案调查”等理由行骗;网络交易陷阱:低价售卖游戏装备或热门商品,收款后失联。通过真实案例(如某高校学生刷单被骗5800元、大学生轻信“注销校园贷”转账1.2万元),直观展现诈骗危害,敲响防骗警钟。

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结合校园场景,分析潜在诈骗风险并提出应对方案:信息防护: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透露验证码,对“+”“00”开头境外电话提高警惕; 核实机制:涉及转账时,通过电话或视频确认对方身份,避免仅凭文字沟通转账;工具应用:全员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与举报功能,牢记96110预警电话。

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重点分享“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的实践方法,引发全班共鸣。做“自身安全卫士”:树牢反诈意识,远离高风险“兼职”“投资”;做“校园宣传使者”:向家人、朋友普及防骗知识,扩大反诈覆盖面;做“线索举报先锋”:发现诈骗行为及时通过12321平台或警方渠道举报。

    通过本次主题团日活动,同学们对电诈套路的认知显著加深,掌握了实用防骗技能。调研反馈显示,100%同学已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92%能准确识别3种以上典型骗局。多位同学表示,将主动向长辈讲解“冒充熟人”“养老诈骗”等案例,用所学知识守护家庭安全。此次主题团日活动不仅强化了班级反诈防线,更以青年力量辐射校园与社会,展现考古学子“以知促行、守护文明”之外的责任担当。未来,团支部将持续开展“反诈+专业”特色活动,让青春在“无诈”环境中向阳生长。

(历史文化学院 王紫如 庞振康)




心怀师大情,共筑强国梦

——物理学院2023级物理学3班团支部

母校是青春梦想启航的港湾,更是家国情怀培育的沃土。为引导团员青年感恩母校,铭记师恩,涵养“学在师大,心系国家”的精神标识,积蕴“精育良才,教育报国”的文化性格,把荣校之情转为报国之志,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青年的奋进篇章,2023级物理学院物理学三班团支部于611日上午第二节在新五五四楼107开展了“心怀师大情,共筑强国梦”主题团日活动。

活动伊始,团支部书记赵灿讲述了师大的校训学风,引导团员青年踔厉奋发、挺膺担当,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期间,同学们观看了一些有关师大的教育宣传视频,视频展现了师大的精神风貌。同学们更直观的感受到了“学在师大,心系国家”的精神标识,并坚定了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决心。

最后,同学们讨论并分享了自己对于师大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如何用实际行动报效国家这个话题的看法,从互相分享中感触到了许多。

本次主题团日活动的学习,使同学们思想意识得到了提高,激发了团员青年报效国家的热情。作为新时代青年,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物理学院 赵 灿 张德凯)



全民反诈在行动,青春护航筑安全

——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生物技术班团支部

为增强青少年防骗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612日,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生物技术班团支部组织开展“全民反诈,青春护航”主题团日活动。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形式与深度内容输出,此次活动不仅在班级内形成反诈宣传热潮,更为筑牢青少年安全防线、构建和谐社会生态注入青春力量。

活动伊始,主讲人牛奕涵援引公安部《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剖析当前反诈复杂形势,点明青少年因社会经验匮乏、防范意识不足,已成电诈高发群体。随后,她聚焦校园常见诈骗场景,针对兼职刷单、虚假中奖、冒充熟人借款等骗术,强调“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的“三不原则”,并分享更新安全软件、慎用公共网络、及时求助等实用防诈技巧。

此次主题团日活动的成功举办,有效增强了青年学子的反诈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营造出“人人识诈、全员防骗”的良好氛围。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生物技术班团支部团支书王思琪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反诈宣传工作,让反诈知识真正入脑入心,为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持续贡献青春力量。

(生命科学学院 郭 震 王云杰)



全民反诈在行动,青春护航筑安全

——旅游学院2022级地理科学师范二班团支部

电信诈骗的蔓延性比较大,发展很迅速。为了防止学生受骗多次发生,号召大家向身边同学、家人普及防范知识,共同守护好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2025616日,旅游学院2022级地理科学(师范)二班团支部于线上组织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青春护航筑安全”主题团日活动。本次活动由团支书陈洪香主持,全体团员参加。

活动伊始,团支书陈洪香阐述了反诈的四种类型:电信诈骗、贷款诈骗、赌博诈骗。网络诈骗。同时,团支书陈洪香介绍了电信诈骗的具体情况。电信诈骗的蔓延性比较大,发展很迅速。电信诈骗者往往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通过编造虚假电话、短信地毯式地给群众发布虚假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布范围很广,侵害面很大,所以造成损失的面也很广。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从诈骗借口来讲,从最原始的中奖诈骗发展到勒索、电话欠费、汽车退税等等。诈骗者总是能想出五花八门的各式各样的骗术。这需要我们提高警惕,保护好个人隐私。

接着,阐述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网络诈骗。其一:大家接到自称是网贷客服的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凡提到“不注销网贷账户,会影响个人征信”,并要求按对方的指引操作进行缴费转账、刷银行流水的都是诈骗!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无论是银行还是个人都无权删除和修改。遇到此类情况,可及时拨打110或到所在辖区派出所咨询。其二: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任何执法机构”的,一律挂掉;所有短信,让我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最后,本次主题团日活动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与知识吸收率。它不仅是一场及时的风险警示课,更是一次深刻的网络安全能力锻造。希望全体同学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真正将识诈、防诈、反诈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积极化身“反诈宣传员”,向身边同学、家人普及防范知识,共同守护好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构筑起坚不可摧的校园反诈青春防线。

(旅游学院 陈洪香 闫依铭)


  

明确就业方向,勇攀升学高峰

——法学院2024级法学二班团支部

又到毕业季,师大学子即将开启人生新征程。为引导团员青年牢记青春誓言、凝聚奋进力量,法学院2024级法学二班团支部开展逐梦青春,奔赴山海主题团日活动,邀请优秀校友、毕业生、保研及考研学生分享经验,助力团员青年规划大学生活与职业生涯,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到祖国需要处发光发热。参与人员为班级全体团员。

活动开始,团支书点明毕业季意义与活动目的,介绍分享嘉宾,强调青春誓言与国家需求结合的价值,营造期待氛围,让大家带着思考开启活动。优秀毕业生分享求职经历,提及放弃大城市高薪,投身西部基层建设,那里有更迫切的需求,青春该在奉献中闪光,话语触动众人。保研至名校的学生讲解学业规划,从日常积累到科研探索,鼓励大家深耕专业,为国家发展储备知识。考研上岸的学生分享备考艰辛与坚持,认定方向就别放弃,祖国需要有本领的我们,传递奋斗力量。交流环节,团员们踊跃提问,围绕职业选择、学业提升等互动,思想碰撞热烈。活动之后,团员自发分组讨论,结合分享内容,梳理自身大学生活规划,思考如何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衔接。不少同学提出参与社会实践、乡村振兴项目等想法,决心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担当。

活动通过经验分享与交流,让团员青年明确方向,懂得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经验上,邀请多元嘉宾、设置互动环节,增强参与感与实用性。效果上,团员们深受鼓舞,规划更清晰,奉献意识提升,团支部凝聚力增强,后续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助力团员逐梦前行,为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法学院 陈 鑫 陈宇翔)


  

全民反诈在行动,青春护航筑安全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团支部

为有效应对当前严峻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势,切实提升我团支部团员青年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筑牢校园反诈防线。紧密围绕大学生群体特点,聚焦其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安全意识有待加强等现实情况,20256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31班团支部召开了主题为“全民反诈在行动,青春护航筑安全”的主题团日活动,思政一班78人全体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团支书向大家介绍了近年来,大学生群体因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薄弱,成为诈骗分子的主要目标的现状。目前,青年群体是电信诈骗的“高危受害人群”。因其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对复杂社会骗局的辨识能力,易被“刷单兼职”“低价代购”等话术诱导。对信息甄别能力弱,青年群体网络活跃度高,但易轻信社交媒体、陌生链接中的虚假信息。以及因部分学生因生活费有限,易被“无抵押贷款”“高薪兼职”等陷阱诱惑,陷入债务危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在团员青年中深入开展全民反诈宣传,既是应对当前社会安全挑战的迫切需求,也是共青团组织服务青年成长、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使命。

随后,团支书带领大家了解了切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通过对发生在高校内或同龄人身上的真实电信诈骗案例进行深度剖析,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防范教育更具冲击力和说服力,让团员青年深刻感受到诈骗就在身边,防范刻不容缓。其次,又搭建了几个巧妙的诈骗情景,引导团员青年身临其境,化身劝解员,用亲身体验感受反诈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最后,组织委员紧扣主题,号召大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详细介绍APP的诈骗预警、快速举报、风险查询、知识学习等功能,动员团员青年下载安装并开启预警,为手机装上“防护盾”。

通过此次主题团日活动,广大团员青年的安全防范之弦进一步绷紧,识诈反诈的“免疫力”有效提升。我团支部将继续发挥引领凝聚服务青年的作用,持续深化反诈宣传教育,为守护好团员青年的财产安全,营造更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晓慈 薄一凡)


  

全民反诈在行动,青春护航筑安

——文学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优师计划班团支部

本月,为响应国家“全民反诈”专项行动部署,提升青年学生网络安全防范能力,2025612日下午,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3级汉语言文学优师计划班团支部于文昌楼115教室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青春护航驻安全”主题团日活动。活动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教学、实践立项三维模式,将反诈教育深度融入师范生培养体系。本次团日活动由团支部副书记宋佳淇主持召开。参加本次团日活动的同学有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优师计划班全体同学,活动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发言。

活动伊始,主讲同学先给大家讲解了本次活动的活动主题、活动目的、参与人员、活动形式以及活动流程。普及了此次活动对于贯彻国家专项行动部署,提高学生们的反诈意识,提高个人防范能力的重要意义。反诈骗活动的开展意义重大,主讲人主要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保护财产安全直接预防群众遭受经济损失,守护个人和家庭的钱袋子;普及诈骗手段和防范知识,增强公众识诈、防诈、拒诈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强大社会声势,挤压诈骗犯罪空间,有效遏制案件高发态势;减少因诈骗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筑牢社会安全防线。”

活动过程中,通过观看视频、分析具体案例向同学们展示一系列新型骗局。针对一条诈骗短信,团支书张涵敏锐察觉,拆解诈骗文本:“这条冒充班主任的短信有三大破绽:滥用感叹号制造恐慌、收款账户为个人户头、缺失学校公文编号!”这一发言引起全体学生共鸣。会上,张雨同学分享AI换脸诈骗识别技巧:“请对方眨眼或转头,合成视频会暴露破绽!”并指导其他学生操作国家反诈 APP--当堂拦截虚假兼职链接 12条。之后,主讲人宋佳淇展示本地大学生因出租微信号涉“帮信罪”获刑案例,并严肃强调:“莫为小利触法网,一次侥幸毁前程!

会议后期,我们系统向同学们讲解反诈防御指南,学习“三不”原则:“不轻信陌生来电、高利诱惑;不透露密码、验证码、身份证号;未经核实绝不汇款不转帐。”并向同学们推荐反诈骗工具武装。会上推荐大家人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演示来电预警、风险查询功能;96110专线,强调接到立即接听。同学们积极参与实践学习并下载APP,表示自己对于本次团日活动受益良多。

此次“反诈骗”主题团日活动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技巧,有效提升了大家的防骗意识和应对能力。活动不仅增强了团员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安全防范意识,也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社区贡献了青春力量。

防范诈骗,人人有责。希望全体同学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反诈知识传递给身边的亲友,共同筑牢安全防线。让我们携手努力,提高警惕,远离诈骗,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和社会氛围贡献力量!

(文学院 宋佳淇 陈光裕)


  

新学期新气象,青春奋进启新程

——国际教育学院2024级环境工程专业2班团支部

为推动基层团组织建设高质量发展,引导团员青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国际教育学院环境工程二班团支部以“新学期新气象,青春奋进启新程”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充满活力的主题团日活动,支部全体团员积极参与。

活动伊始,团支部书记以“新学期的青春使命”为切入点,结合师大“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带领大家重温入团誓词。庄重的誓言中,团员们回顾入团初心,明确新学期需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与实践,将个人成长与教育事业发展、国家建设需求紧密结合。

随后的“青春奋进分享会”环节,氛围热烈而真挚。3位优秀团员代表分别从专业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分享经验:有的结合师范生技能训练,讲述如何通过“每日试讲”提升教学能力;有的分享参与乡村支教的经历,传递用知识助力乡村教育的初心;还有的介绍暑期“三下乡”实践成果,展现师大学子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担当。台下团员踊跃互动,围绕“新学期如何突破自我”展开讨论,现场迸发阵阵思想火花。

活动最后,团支部组织“启新程·践行动”集体承诺仪式。团员们纷纷承诺新学期将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学习上勤钻苦研,夯实专业基础;在实践中主动作为,参与志愿服务、学科竞赛;在思想上紧跟党的步伐,积极学习理论知识,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此次主题团日活动,不仅为支部团员搭建了交流分享的平台,更凝聚了青春力量、激发了奋进热情。未来,环境工程二班团支部将持续以“有活力、有温度、有担当”为目标,开展更多贴合师大学子需求的活动,推动基层团组织建设走深走实,引导团员青年以新气象、新作为开启新学期新征程,在教育报国的道路上书写青春华章。

(国际教育学院 张乐琪 马习馨)


  

全民反诈在行动,青春护航筑安全

——外国语学院2024级研究生团支部

2025619日,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24级研究生团支部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召开专题学习会。

为深入贯彻国家反诈宣传精神,提升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我团支部于近日组织开展了以“全民反诈在行动,青春护航筑安全”为题的主题团日活动。此次活动由团支部书记于晨悦主持,支部全体成员积极参与。

会议伊始,于晨悦书记通过PPT展示了一系列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向大家揭示了诈骗手段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她随后详细介绍了防范电信诈骗的五项关键措施。克服“贪利”思想、妥善保管个人信息、遇事多作调查印证、正确使用银行卡及自助机具、以及对陌生电话或信息保持警惕。在讲解过程中,她特别强调:一旦接到可疑信息,不可轻信,要冷静分析、理性应对。

在活动过程中,大家积极互动,分享了自己或身边人曾经遇到的诈骗经历。通过观看“无抵押贷款”而造成经济损失的真实案例,引发全场深思。该案例生动反映了诈骗行为如何以“低门槛、快放款”为诱饵,诱导受害者一步步陷入陷阱,提醒同学们在诱惑面前务必保持清醒头脑。

活动结束后,团支部提倡全体成员撰写反诈心得体会,并在校园公告栏张贴防诈提示语,扩大宣传范围。通过集中学习与个体反思相结合的方式,同学们对反诈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防范意识也显著增强。

本次主题团日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防护能力,也营造了“人人反诈、人人警惕”的良好氛围。我们深刻体会到,防诈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与理智。青春护航,从我做起;全民反诈,人人有责。

(外国语学院 马金辉 钱江红)


  

全民反诈在行动,青春护航筑安全

——2024级图书与档案信息中心团支部

2025618日,2024级图书与档案信息中心团支部在图书馆803举办了全民反诈在行动,青春护航筑安全主题团日活动,组织开展了一场针对研究生群体的反诈专题教育活动。此次活动紧密结合数字化时代背景,聚焦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与日常生活中面临的诈骗风险,通过案例剖析、技术解析与防御体系构建,为青年学子筑牢“数字安全防线”。

在数字化浪潮中,网络已成为研究生学习、社交与科研的核心阵地,但电信网络诈骗也将黑手伸向这一群体。数据显示,遭遇诈骗的研究生中,62%出现学术进度停滞,35%产生心理创伤,反诈能力已成为新时代研究生必备的“数字生存技能”。某理工科博士因“杀猪盘”损失86万元、某985高校实验室因钓鱼邮件被骗32万元科研经费等典型案例,凸显了研究生群体在婚恋交友、学术合作、科研经费管理等场景中的高风险。

活动现场对十大高发诈骗类型进行深度剖析,涵盖刷单返利、冒充客服、虚假投资理财等传统套路,以及AI换脸诈骗、量子加密骗局、元宇宙虚拟土地投资等新型犯罪手段。20253月某高校教授遭遇“AI换脸”诈骗,被骗科研合作款120万元的案例引发关注。诈骗分子利用前沿科技概念与技术伪装,针对研究生群体的学术需求、经济压力与情感信任设局,呈现出“技术专业化、话术精准化、场景垂直化”的特点。

活动尾声,团支部发出倡议:在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重构世界的今天,反诈能力已成为衡量研究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青年学子需从国家战略高度认知反诈,以科学思维构建防御体系,用技术创新应对新型威胁,共同筑起青春的“数字长城”,让科研之路行稳致远。此次活动通过理论与案例结合、技术与管理并重的方式,为研究生群体提供了系统化的反诈知识体系,切实提升了青年学子的数字安全防护能力,为营造安全清朗的校园网络环境注入了青春力量。

(图书与档案信息中心 梁作为 胡玉文)


河南师范大学团委官方微信河南师范大学团委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