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为本 服务创新 以巡察整改实效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将巡察整改作为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坚持以师生满意度为根本标尺,聚焦反馈问题,狠抓整改落实,在“切实为师生服务”方面,形成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整改成果。
一、聚焦“思想引领与认同感提升”,着力强化学生成长支持体系建设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政工作体系。一是创新性开展“材子有约”育人品牌系列活动,系统开展专业认同教育、学风建设动员、科研启蒙等活动,为不同年级学生提供精准指导,形成了全周期培养体系。二是打造“宿时光”文化品牌,将其全面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通过多项活动,将思政工作延伸到学生生活最小单元。三是配齐建强工作队伍,强化学工队伍和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乐动心灵”心理健康工作室,切实使心理健康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学院学风浓厚,学生思想积极向上,连续两年学生专业转入率明显提升,近两年本科生升学率达到53%,位列全校前列,两个男生宿舍全员上岸“双一流”高校,2025届升学的49名同学中,44人考入“双一流”高校。
二、聚焦“一线思维与资源优化”,着力强化师生发展支持体系建设
围绕师生发展诉求,完善工作机制,实现管理理念从“管理便利”向“服务为本”转变,构建人性化的师生服务保障体系。一是完善沟通机制。建立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制度化、常态化下沉一线联系走访师生机制,设立意见箱,形成“线上+线下”双通道反馈机制,及时有效倾听师生意见。修订完善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相关制度,师生满意度有效提升。二是实施空间功能优化计划。对办公与实验用房进行科学规划,实现了“学习-实验-办公”空间的物理分离,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师生的“实验室混用”难题,有效改善了师生的学习工作环境。三是推动服务设施升级。新增专用考研自习室一间,开辟空间打造“有材有料”工会之家,建设文化展示墙,设置创意工坊、材料科学展示区、学术交流休闲区等。随着软硬件和工作学习环境的逐步改善,学院师生团结协作、创业干事氛围浓厚,为事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聚焦“服务创新与学科赋能”,着力强化社会服务支持体系建设
推进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协同发展,将学术资源优势转化为服务师生的核心竞争力,构建了科研反哺育人的良好生态。一是推动科研团队优化重组,按照研究方向相关性和教师自愿结合原则,引导形成以高书燕等教授为核心的多个研究组(团队),有力提升科研协作效率和创新活力。多个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子刊《Nature Photonics》,国际顶尖化学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等,彰显了资源优化配置对科研创新的催化作用。二是为各研究团队提供系统性学术资源支持。借助“材料牛·New Materials”名家讲坛等活动,为学院教师申报国家级项目提供多轮次专家指导,2025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立项数量取得新突破。与河南心连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新乡多个区政府部门建立合作对话机制,形成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三是将顶尖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教材。实施“科研育苗”计划和“本硕同行”计划,搭建科研实践平台和科普宣传平台,推动本科生提早进实验室、进课题组、进科研团队。学院本科生参与发表SCI论文和发明专利的人数逐年增多,每年有数十名本科生积极报名参与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并获奖,展现了良好的科研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董长雨 吴呈珂)
引领·聚力·融入 以巡察整改推动继续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





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坚持以“三引领”把方向、“四聚力”抓落实、“四融入”促长效,全面深化整改工作,将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落到实处,有力推动继续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三引领”,把牢整改与发展总方向
始终从政治高度认识和推进整改工作,以强有力的引领确保整改不偏航、发展有动能。一是坚持政治引领,把稳思想之舵。将巡察整改作为最严肃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成立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整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二是坚持目标引领,明晰发展之路。将解决巡察反馈问题与学院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以整改为契机,全面审视学历教育内涵建设、非学历品牌塑造、治理体系完善等方面存在的瓶颈短板,明确发展路径和改革举措。三是坚持党建引领,筑牢事业之基。以“三级联创”为抓手,大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优势。非学历继续教育党支部获批学校“样板党支部”,彰显了学院以党建引领事业发展的鲜明导向与扎实成效。
二、深化“四聚力”,确保整改任务全面落地
聚焦关键环节,集中优势力量,构建起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确保整改任务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一是聚力机制创新,完善治理体系。开展制度“废改立”专项行动,修订出台《非学历继续教育管理办法》等7项核心制度,构建起覆盖全面的制度体系,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二是聚力组织赋能,锻造坚强堡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提升组织生活质量,为整改和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三是聚力正风肃纪,净化政治生态。紧盯重要节点开展廉洁教育,严明纪律规矩。组织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到新乡市廉政教育馆学习参观,贯通“八小时内外”监督,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持续保持纪律高压态势,营造风清气正环境。四是聚力攻坚克难,突破重点难题。运用“四定三集中三正视”工作法(定任务、方案、措施、清单;集中时间、问题、精力;正视问题不逃避、不护短、不迟疑),对重点难点问题挂牌督办、限时办结,确保整改彻底、到位。
三、推动“四融入”,实现整改成效最大化
坚持标本兼治,将整改措施融入日常工作各环节,推动整改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一是融入日常管理,提升服务效能。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设立线上“服务大厅”,集成学生档案补办等7项功能,已办结业务500余项,极大便利师生。同时通过中心组学习、微党课等形式,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师生的实际行动。二是融入改革发展,增强内生动力。高等学历教育聚焦教学管理,优化专业布局,新增软件工程等新兴专业,录取并注册2025级新生8371人,2024届毕业14017人,435人获得成人本科学士学位,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非学历继续教育聚焦打造品牌,成功获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项目平台,省外培训资质由3省区扩大至8省区,2024年度共承担完成各级各类培训任务3.2万人次,培训覆盖范围和规模持续增加,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三是融入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果。将整改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编制《继续教育党总支制度汇编》,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推动工作发展的长效治理机制。四是融入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政治保障。定期研判全面从严治党形势,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为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继续教育学院 张喜平 宋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