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毕业生规模和结构
(一)毕业生总体规模
2024届毕业生共计10782人,分布在24个学院(部)和1个重点实验室下的177个专业。本科生毕业8419人(含结业生13人),占比78.08%;硕士研究生毕业2303人(含结业生7人),占比21.36%;博士研究生毕业53人,占比0.49%(呈现的比率数据均是计算结果保留 2 位小数的数值,因此比率合计有时会存在微小的误差,不正好等于 100.00%,特此说明)。
(二)毕业生结构分布
2024届毕业生中,普通师范类毕业生2684人,占比24.89%;非师范类毕业生7772人,占比72.08%;公费师范生共有326人,占比为3.02%。
从性别结构看,男生3298人,占比30.59%;女生7484人,占比69.41%。
从民族分布看,毕业生分布于22个民族,以汉族为主,占比96.99%。少数民族毕业生人数排在前五位有:回族占比1.51%,维吾尔族占比0.32%,满族占比0.31%,蒙古族占比0.28%,壮族占比0.15%。(详细数据见河南师范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从生源地结构来看,毕业生来源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河南省居多(8415人),占比78.05%;省外生源共2367人,占比21.95%。河南省内生源人数排名前五位的地市分别为:南阳市926人,占比11.00%;新乡市896人,占比10.65%;郑州市801人,占比9.52%;周口市732人,占比8.70%;驻马店市616人,占比7.32%。(详细数据见河南师范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二、毕业生去向落实率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4届毕业生的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3.31%。其中本科生为82.00%;研究生(含博士、硕士)为87.94%。本科生深造率(含出国(出境))30.06%;研究生深造率(含出国(出境))7.74%。
三、就业流向
对2024届调查毕业生的就业流向进行统计,比例前三位为:升学率为37.55%,劳动合同就业率为23.91%,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11.51%(从2024年起,就业质量调查样本取样时间为截至当年8月31日)。
对2024届毕业生未就业毕业生进行调查,“拟参加公招考试”的毕业生占比最高,占比33.50%;其次是“求职中”占比25.59%;再次是“不就业拟升学”占比24.07%。“暂不就业”占比13.13%,“签约中”占比1.01%,“拟创业”占比0.67%,“拟出国出境”占比0.17%。
(一)就业地区分布
统计2024届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分布,目前已落实的工作地域大部分集中在河南省,占比70.44%。就业单位在本省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郑州市、新乡市、南阳市、洛阳市和周口市,占比分别为23.94%、20.81%、9.81%、6.35%、洛阳市4.65%。
省外就业前五名的地区为:广东省(3.81%)、江苏省(3.22%)、浙江省(3.04%)、北京市(2.74%)和山东省(2.62%)。
(二)就业行业分布情况
统计2024届调查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教育业”占比60.0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6.44%。“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比5.96%;
(三)就业职业分布情况
统计调查2024届毕业生就业职业分布,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教学人员”,占调查毕业生的54.53%;“其他人员”12.51%;“工程技术人员”5.78%。
(四)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
统计2024届毕业生最主要就业单位性质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中初教育单位”,占调查毕业生的36.71%;“其他企业(含民营企业等)”20.02%,“高等教育单位”11.03%。
(五)就业规模
在调查中,到“小微企业”就业的共占2024届调查毕业生的40.44%,到“中型企业”就业24.00%;共计有64.44%的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到“其他大型企业”15.56%,“世界500强企业”15.11%,“未列入世界500强的中国500强企业”4.89%。
四、就业质量分析
(一)岗位适应周期
2024届调查毕业生总体在半年内能适应工作岗位占比92.31%,总体适应度较高,据调查反馈,38.74%的毕业生能在1个月内适应工作岗位,25.15%的毕业生能在2个月内适应工作岗位,24.73%的毕业生能在3个月内适应工作岗位。
(二)专业相关度分析
据2024届调查毕业生反馈,目前工作与自身专业相关度较高,占调查总人数的86.42%。毕业生就业岗位工作与所学专业整体较对口。
(三)工作胜任情况分析
据2024届调查毕业生反馈,总体胜任情况良好,共有97.91%的毕业生表示基本能够胜任目前工作。仅有1.67%和0.42%的毕业生认为目前“比较不胜任”和“完全不胜任”当前工作。可见,学校毕业生工作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地胜任岗位工作任务。
(四)工作稳定度分析
据2024届调查毕业生反馈,更换工作的频率不高,总体工作稳定性高。88.86%已就业的毕业生更换工作的次数为“0 次”,离职率为 11.14%(其中,离职“1 次”8.10%,“2 次”2.26%,“3 次及以上”0.77%)。
(五)就业现状满意度分析
对2024届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的调查显示,已就业毕业生总体的就业满意度较高,占比90.88%(包括很满意、满意和基本满意)。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分别占比7.51%和1.61%。表明毕业生对就业的岗位和发展前景等方面比较认同,目前已落实的工作整体比较符合自身就业期望。
五、国内升学
调查反馈的2024届毕业生中共有1374名学生升学。在反馈的数据中,毕业生具体升学的原因首要表现在“增加就业竞争力,期待更好的职业发展”,所占比重为66.51%;其次是“自身学术追求,深化专业知识和能力”占比20.82%,第三位是“个人兴趣与成长”,占比8.47%。
毕业生升学的主要去向,排在第一位的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所占比重为56.90%;其次是“其他本科院校”25.40%,到“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及学科建设高校”和“国家(地方)科研院所”的分别占比13.88%和3.81%。
六、出国出境
根据学校2024届毕业生就业统计结果,全校整体出国出境率为1.72%。
(一)选择出国出境原因
在调查反馈的数据中,2024届毕业生出国的首要原因为“拓宽国际视野”,占比34.92%;其次为“提高专业水平”,占比14.29%;排在第三位的是“提升就业竞争力”,占比12.70%。
(二)选择出国出境的国家或地区
2024届毕业生选择地排名第一位的为“法国”,占比31.75%;排名第二位的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各自占比19.05%;排名第三的为“英国”,占比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