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文学院91届校友陈涌泉受邀参加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并发言

时间:2020-09-22浏览:794设置

     我校杰出校友代表,当代著名剧作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杰出人才”、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文学院1991届校友陈涌泉在新生开学典礼上以“前浪”的身份对“后浪”们提出了几点期待,并祝福母校的未来更加美好。

    


尊敬的赵国祥书记、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人民取得了疫情阻击战的阶段胜利,孕育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而在座的同学们在这样一个特殊年份,还经历了另一场漂亮的战斗,成为高考战场的胜利者。祝贺你们!

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许多选择,选择河南师大会成为你一生最正确的选择之一。在我的心目中,母校岂止是“双一流”,她有一流的老师,一流的学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一流的学生,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一流的业绩……学在师大,是我永远的骄傲!

说来也巧,就在昨天晚上,我创作的《程婴救孤》在国家大剧院再次上演,记不清这是多少次进京演出了。这部作品在蝉联国内外一系列大奖的同时,走遍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登上美国百老汇、好莱坞的舞台,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张名片。究其原因,和我所秉持的“持中守正、固本求新”的创作理念是分不开的,而这一理念可以清晰地从母校的校训、校风、学风中找到源头。这些年来我在创作上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拜母校所赐;母校的赋能,让我终生受益。

进入师大,是一个新的起点。期待同学们珍视难得的,宝贵的学习机会,勤奋学习,不负韶华。作为“前浪”,有几句心里话给“后浪”们作一个交流:

要培养自己的格局和情怀。在创作上,我信奉“先器识而后文艺”;做人、学习同样需要格局和情怀,需要取法于上。为什么而学习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直接决定了我们学习的效果和未来在事业上、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如果一开始我们就清楚:学习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明理,不是为稻粱谋而是为了健全自己的人格,不是为了成就一个家庭而是为建设整个社会,那么最终你所达到的高度将会与前者判若云泥。

要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并真正从优秀中华文华中萃取营养,就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行走世界的底气,才能真正拥有尊严,赢得尊重。

要热爱祖国。这次波及全世界的疫情,是制度优势的晴雨表、人性善恶的试金石、国际政客的照妖镜、思政课堂的活教材。从抗疫过程中我们更加清晰认识到祖国的伟大。前不久,我在参观西南联大旧址时,特别有感触的就是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教授的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整个抗战八年南开师生没有出一个汉奸(不幸的是,最近出了个余茂春)。热爱祖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生命底色。永远不要怀疑,祖国最终一定会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

同学们,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已踏上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拥有世界的眼光和情怀。相信吧,只要深深根植祖国的大地,一刻也不停止对蓝天的渴望,向上、向真、向善、向美,最终你必然长成参天大树!

同学们,你们有幸进入师大,师大同样有幸拥有了你们。师大的未来需要你们去开创,师大的光荣需要你们来实现。

无论前浪还是后浪,我们拥有同一条河流,那就是河南师大!

下面,我把十年前感恩节写给母校的一首歌词献给大家,让我们共同祝福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仰望巍巍太行

您的品格在蓝天高耸

倾听静静的黄河

您的恩泽润物无声

牧野铺展着历史

铺展着您广阔的心胸

卫水流淌着诗经

流淌着您高贵的灵性

啊!师大!我的母校!

一声唤自豪在心底奔涌!

忘不了迎新的锣鼓敲起我美好的憧憬

忘不了离校的叮咛温暖我一生的心灵

忘不了厚德博学的校训造就了无数的精英

忘不了五五四的灯光照亮了多少学子的前程

啊!母校!

一声唤止不住热泪盈盈!

唱不尽一滴水对海的眷恋

诉不完一片叶对根的深情

祝福你啊!母校!

祝福您的明天更加光明!

谢谢大家!


校友简介:

陈涌泉,男,1967年10月生,河南唐河人,我校87级中文系(现文学院)校友,国家一级编剧,当代著名剧作家,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河南省优秀专家、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文化先锋、河南省自主创新十大杰出青年、河南十大文化年度人物;现任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兼河南省剧协副主席、秘书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长期致力于传统戏曲现代化、民族戏曲世界化、戏剧观众青年化、戏剧生态平衡化的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作品囊括了中国戏剧界、电影界一系列最高奖,主要作品有《风雨故园》(又名《朱安女士》)《程婴救孤》《阿Q与孔乙己》《婚姻大事》《两狼山上》《都市阳光》《丹水情深》《张伯行》《黄河绝唱》《李香君》《我的大陈岛》等,曾获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剧作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的剧目奖、中国戏曲学会奖、中国人口文化奖最佳编剧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最佳编剧奖、全国戏剧文化奖最佳编剧奖、中国戏剧文学奖金奖、中国电影华表奖、金鸡奖提名奖、美国洛杉矶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音乐片奖等,另累计近百次荣获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黄河戏剧奖、河南省戏剧大赛奖、泰山文艺奖、屈原文艺奖、浙江兰花大奖等省级奖。作品演遍两岸四地及美国、法国、意大利等世界多个国家;部分作品入选大学语文教材和《国家舞台艺术优秀剧目集》,载入《中国戏曲史》。出版有《程婴救孤》《陈涌泉剧作选》等。

                                                                                文/陈涌泉 图/宣传部 刘海燕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