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故事 | 你好,大礼堂!再见,大礼堂!

时间:2019-10-29浏览:1403设置


时光荏苒

原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

那座当年矗立在学校中心的大礼堂

会逐渐被人遗忘

其实不然

那座承载着无数人青春岁月的建筑

她一直都藏在记忆里

不曾离去

01

当年的礼堂坐落在平原楼的正北——当年这里是数学系的所在地。大礼堂是一座长方形斜顶的建筑,远远看去像一间超大型的民房。礼堂前是一个圆形的小广场,一条贯穿学校东西的大道纵穿广场而过。从小广场向正北望去就是大礼堂正门,简朴而端庄。大门上方镶嵌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几个鎏金大字。





那里曾举办过迎新大会,军训动员,军训时那震耳欲聋的拉歌比赛的口号声也曾在这里久久回荡,也有无数报告在这里举行。大礼堂矗立在历史中,默看人来人去,静数四季变幻。


那时候,各种政治学习是比较多的。除了校领导作报告,也邀请一些省内外高校名师及社会名流到学校给师生讲国内外形势。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来大礼堂与师生见面作报告,台上胡锦涛同志侃侃而谈,绝无讲稿,台下师生济济一堂,令人影响深刻。


还有学校申请更名。教育厅领导在大礼堂就学校更名事宜与师生交流沟通、征询意见。1985年6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新乡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

02


从小广场拾级而上,便是一小片开阔地,身处其中,高雅情怀油然而生。大礼堂有很多门,除正门外,东西侧面也各有两个大门。每当活动结束的时候,这些大门都会同时打开以疏散人群,人群涌动,蔚为壮观。


从正面走向大门,里面还隔着一堵墙,东西各有一个边门,进去后,大礼堂会场一览无遗。一排排的桌椅鳞次栉比,气势非凡;东西墙壁的一个个窗户紧凑排列,打开的时候室内光线充足,而白天放电影的时候,用红黑两面的大布遮住窗户,礼堂内就一点光亮也投不进来了。


礼堂座位按照东路、西路和中路三个区域来划分,门票也是按照东西中路单双号来安排。比如:东路某排某号。从一排到四十多排,大礼堂大约有两千个座位。


多年过去,昔日大礼堂已成了学校中心花园的模样。大理石的广场上,铺列着有规律的几何形状,空旷宁静,优雅大气两节阶梯上,几人高的大石头上刻着师大的校训“厚德博学,止于至善”。


站在阶梯上,和校训石站在一起,放眼望去,草地上,石椅上还有广场的阶梯上,散落着或嬉闹,或朗诵,或背书的师大学子。不管是昔日的大礼堂,还是现在的校训石广场,她从未孤单过。

03

舞台是大礼堂的核心,舞台平面离地的高度有一米五六的样子,舞台面积有三四百平米。当时学生文工团的聚集地在大礼堂东耳房的二楼上,几个耳房是演员候场化妆的地方,也由文工团的同学排练休息所用。当年学校的文工团在河南高校中是赫赫有名的,从服装、道具到各种乐器一应俱全。


当年没有那么多的娱乐活动,高校在抓学生文化娱乐活动方面,除了每周周末的一场电影,更多的是主抓业余文化生活,特别是学生文工团的建设。五四青年节以及元旦都要举行文艺晚会,每到此时,大礼堂内外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掌声笑声不断,成为了学子最向往的地方之一。


多少年后,大礼堂总能给人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现在,学校里有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师大学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加入,或欣赏,或学习,增加一种娱乐方式,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校训石广场空旷而又相对宁静的环境让学子们偏爱在这里欣赏或学习娱乐项目。


以前学校里的文艺演出大多在大礼堂举行,现在,大礼堂变成了校训石广场,文艺演出的地点也换了,但师大学子们还是会在校训石广场这里排练。一词一句,一步一挪,仿佛这就是舞台。


04

大礼堂深受师生们的喜爱,然而管理大礼堂绝非一件容易的事。


由于年代久远,礼堂设施明显老化。舞台大幕布经过长年的使用,变的及其破旧,甚至上面还有一些破洞,控启大幕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幕布就可能被撕开。寒假时,经学校同意,张文举老师和学生处刚分来的另一位老师到北京采购金丝绒布。布料运回来后,又马上找厂家加工制作,终于赶在开学之前让新的幕布出现在师生面前。


张文举老师还曾在校团委老师的带领下,亲自爬到舞台上方的屋顶,查看射灯的情况。年久失修的屋顶,探一步,迈一步,在灰暗的楼顶小心翼翼的摸索着,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从上面跌落下来。张文举老师说:“辛苦归辛苦,可每当听到师生在大礼堂的欢声笑语,心里总是甜滋滋的。”


往事林林总总,也都成为了过去的记忆,但大礼堂却是脑海中一道抹不去的风景。每次想起她,那个承载了师大一段沧桑岁月的地方,那个深受大家喜爱的文化阵地和精神家园,总让人禁不住感叹。


大礼堂,何日君再来?


在时间的长河里

一座座建筑收藏了记忆

而又在记忆中悄然离去

看似与旧时光诀别

实乃依旧在原地守候

大礼堂

我们曾经的那曲欢歌我还记得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