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是防控疫情,全民战疫的一年,也是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决胜之年。在9月10日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0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并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
昨晚,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教师》发布仪式,以“立德树人奋进担当,教育脱贫托举希望”为主题,分为“抗疫”“脱贫”“新发展”三大主题,充分讲述了10位“最美教师”和“最美团队”的感人事迹。其中,河南师范大学2009届毕业生张杰、王秀秀夫妇为特岗教师代言,光荣入选到这份“闪亮的名单”中。11年,他们驻足在小山村,为这里的孩子打开了一扇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的故事。

有那么一群人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
最后在小山村驻足
他们要开一扇窗
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特岗教师
特岗教师
特岗教师政策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或许你对这个岗位还知之甚少,又或许你对它充满好奇,那今天,让我们随着特岗教师张杰的故事,一同走进特岗教师背后的感动吧......

2009届河南师范大学毕业生张杰
“我们所有的成绩,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作为教育部“播种希望与未来—乡村特岗教师巡回报告团”成员的张杰说,“扎根农村,你脚下的土地需要一点一点地丈量。”
张杰是河南师范大学2009届毕业生。毕业时,他和女友王秀秀放弃留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山西省临县,成为林家坪镇初中的特岗教师。张杰和王秀秀每年都要对全班学生进行家访,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累计行程已有上万公里。
张杰是山西省临县人,出生在一家7口都从事乡村教师职业的教师世家。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老师。

张杰和女友王秀秀
2005年,张杰考上河南师范大学,还交了个志同道合的女朋友。毕业时,他们本来有机会留在城里工作,但张杰想到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和乡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求,他决定要像父辈一样扎根农村,为乡村基层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离校的时候,他问女友王秀秀:“我想回家当一名乡村教师,你愿不愿意跟我走?”王秀秀坚定地回答:“我愿意!”就这样,这个出生在吉林长春的东北姑娘跟着张杰回到了他的农村老家。当被问及为什么要跟“穷秀才”回村时,王秀秀说:“这样的男人最实在,也最靠谱。”
2009年8月张杰被分配到临县最西边的西峪初中
2012年,张杰和王秀秀同时被调到林家坪镇初中当老师。他们刚到学校就接手了初一149班的教学任务,张杰当班主任,教政治,王秀秀教英语。本来,他们希望夫妻搭配在学校唱一场“拿手好戏”,上课第一天,夫妻俩却傻了眼,全班59名同学,只有37名学生按时报到。

张杰上门给家长做工作
原来,家长并不相信这对特岗夫妻能把孩子教好。有的家长想把自家孩子转到城里去,还有的干脆想让孩子辍学去打工。张杰和王秀秀当时就急了,借了一辆摩托车,找熟悉地形的老师画了一幅简单的线路图,带上干粮,开始挨家挨户上门做家长的思想工作。班上的学生小晨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跟舅舅去广州打零工。小晨曾抹着眼泪偷偷跟老师说:“我想上学。”张杰和王秀秀就五次登门家访,最终用真诚打动了小晨的家长。“当小晨背上书包回到学校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喜悦和对知识的渴望”张杰说。这对特岗夫妻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让孩子们都回到学校了。
张杰和王秀秀在认真搞好教学的同时,一直坚持家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真实情况。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为的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上好学。

夫妻俩到学生家里家访
在一次家访中,夫妻俩了解到班里学生小棋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他被寄养在远方一个婶婶家里,“我们就经常带着他一起吃住,我给他洗衣服,关心他的生活;张杰给他补习功课,不断激发他的学习兴趣。”秀秀说,“去年中考,小棋以598分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我们当地最好的高中。” 不光小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所带班级的成绩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充分肯定。从此,“夫妻班”的名号在镇里越来越响亮。

远近闻名的“夫妻班”
“老师对学生,就要像父母对孩子一样。”这是张杰和王秀秀的大学辅导员吴耀武经常跟他们说的话。他们一直拿这句话作为教学的信条,“孩子的事情,就是天大的事情。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是教师的职责。”他们经常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

张杰作为全国优秀特岗教师的代表发表演讲
一个小细节,让张杰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2016年,张杰作为全国优秀特岗教师的代表参加乡村特岗教师全国巡讲,回到母校河南师大时,他专门去看望了吴老师。吴老师给张杰拿出了他2005年入校时写得《给自己的一封信》。
“真没想到吴老师把我11年前写得东西还保存得这么完好,为了学生的成长,老师真是费尽了心思。”这件事对张杰的触动很大,“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完成学业,还要时刻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每一步。因为这很微小的一步,也可能对学生产生无法预料的影响。”
“特岗计划”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制度创新,15年来累计招聘的95万特岗教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数量最多、学历最高、待遇保障最为齐全的新一代乡村教师,已成为发展乡村教育、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对改变农村教育落后面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6年,学校官微关注到了这对在平凡中造就不平凡的特岗夫妻。他们将师大“精育良才、教育报国”的初心牢记于心并付诸于行,同广大乡村教师一起,在教育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用爱心和智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点亮万千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
特岗夫妻的故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