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文学院91届校友陈涌泉回访母校座谈并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0-09-25     浏览次数: 653


921日上午,文学院优秀校友、1991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国家一级编剧,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河南省文联副主席陈涌泉回访母校,并在学院二楼会议室发表讲话。文学院党委书记段勃,院长赵黎波等学院负责人与多名教师及百余名学生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赵黎波对陈涌泉的回访表示感谢,并介绍了陈涌泉在其专业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及文学院近年发展情况。陈涌泉老师结合自身经历,提倡青年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能够虚心涵泳,以精益求精、严谨端正的工匠精神塑造经典。在谈及自身的创作时,他极其动情地追溯了创作初期的艰难困苦,勉励青年创作者坚守初心。期间,陈老师也就现今文学创作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他强调,“作家是一个要有基本社会责任感的职业,要遵从自己内心的创作理念,以正确的理念为纲去指导创作实践;作品是作家心血的结晶,面对现今不可忽视的网络抄袭现象,也要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要保护文艺工作者的正当权益,坚决抵制抄袭等侵权行为”。最后, 陈涌泉耐心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并就具体文化现象与同学们进行了探讨。

陈涌泉曾获2015年“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表彰,对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设立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并持续支持。交流活动结束后,陈涌泉向文学院资料室赠送图书,并合影留念。

(文学院 王 菲)

校友简介:

陈涌泉,男,196710月生,河南唐河人,我校87级中文系(现文学院)校友,国家一级编剧,当代著名剧作家,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河南省优秀专家、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文化先锋、河南省自主创新十大杰出青年、河南十大文化年度人物;现任河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兼河南省剧协副主席、秘书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长期致力于传统戏曲现代化、民族戏曲世界化、戏剧观众青年化、戏剧生态平衡化的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作品囊括了中国戏剧界、电影界一系列最高奖,主要作品有《风雨故园》(又名《朱安女士》)《程婴救孤》《阿Q与孔乙己》《婚姻大事》《两狼山上》《都市阳光》《丹水情深》《张伯行》《黄河绝唱》《李香君》《我的大陈岛》等,曾获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剧作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的剧目奖、中国戏曲学会奖、中国人口文化奖最佳编剧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最佳编剧奖、全国戏剧文化奖最佳编剧奖、中国戏剧文学奖金奖、中国电影华表奖、金鸡奖提名奖、美国洛杉矶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音乐片奖等,另累计近百次荣获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黄河戏剧奖、河南省戏剧大赛奖、泰山文艺奖、屈原文艺奖、浙江兰花大奖等省级奖。作品演遍两岸四地及美国、法国、意大利等世界多个国家;部分作品入选大学语文教材和《国家舞台艺术优秀剧目集》,载入《中国戏曲史》。出版有《程婴救孤》《陈涌泉剧作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