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修课考核安排
课程名称 | 考试时间 | 考试地点 | 任课 教师 | 考试对象 |
教育心理学 09_002003 | 第18周随堂考试 | 东综-121 | 熊建萍 | 学术型教育类27人: 1、教育学(17人); 3、课程与教学论(共10人,物理3人、化学2人、生物1人、文学2人,马克思2人)。 |
课程与教学论(教硕一班) 09_002014 | 第19周周二 即6月24日 晚19:30-21:30 | 新五五四楼401教室 | 姚文峰 | 教育硕士174人: 数学43人、化学3人、教育111人(现代教育技术28人、小学教育52人、心理健康教育20人、学前教育11人)、生物17人 |
课程与教学论(教硕二班) 09_002014 | 新五五四楼402教室 | 教育硕士179人: 物理21人、政管68人、计算机6人、文学69人、音乐15人 | ||
心理发展与教育(教硕一班) 17_002015 | 第19周周四 即6月26日上午9:00-11:00
| 新五五四楼103 | 孙五俊 | 教育硕士171人: 教育80人(教育管理8人、小学教育52人、心理健康教育20人)、外语82人、美术9人 |
心理发展与教育(教硕二班) 17_002015 | 新五五四楼107 | 教育硕士149人: 数学43人、物理21人、化学6人、生物17人、计算机6人、教育现代教育技术28人、历史28人 | ||
心理发展与教育(教硕三班) 17_002015 | 新五五四楼203 | 教育硕士168人: 政管68人、文学69人、音乐15人、旅游16人 | ||
教育测量与评价 09_002017 | 第18周随堂考试 | 文渊楼221 | 党清秀 | 教育硕士113人: 物理21人、生物17人、计算机6人、文学69人 |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09_002019 | 根据任课老师 要求考核 |
| 卢 盈 | 公共选修课 |
教育政策与法规 09_002021 | 根据任课老师 要求考核 |
| 罗红艳 李文华 | 公共选修课 |
二、专业课考核安排
专业必修课程考试原则上安排在6月23日至6月29日即复习考试周(第19周)进行;考查课程安排在6月16日至6月22日(第18周)进行。所有研究生公共教室(含东区综合楼研究生教室和文渊楼121、221教室)第19周即复习考试周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使用,故在此考试的培养单位请注意调整地点或时间。
各培养单位任课老师根据教学进度,自行安排考试时间和考试形式。考试课程用研究生院提供的答题纸答题(凭加盖公章的《研究生必修课程期末考试安排表》到文渊楼117室领取),同时考试安排表需在本单位公布。考试安排表和考查课程答卷封面均在研究生院网站“培养工作—常用业务办理—4.教师用表”中下载。
三、考核要求
1. 研究生参加考试或考查须携带本人研究生证。
2. 本学期开设的所有研究生课程均须进行考核,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考试方式原则上采用笔试,笔试可以开卷或闭卷。对于考核内容有特殊要求的可采用口试或笔试口试相结合。任课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等特点确定考核方式,加强对研究生基础知识、创新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3. 对于学位课程(公共学位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考核一般采用考试方式,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非学位课程可采用考试或考查方式,成绩评定可采用百分制,也可采用五级计分制。五级计分制分为: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实验课、教学实践、专业实践等可进行考查。
4. 课程考核成绩的评定可以以期末考核成绩为依据,也可以综合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作业、读书报告、实验报告等,所占比例一般不超过30%。如果课程考核含有课程论文或调研报告,任课教师可根据情况自行设定比例。任课教师在管理系统内进行成绩录入时,可以在成绩录入页面选择“启用比例”,自行设置百分比(默认比例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如果没有平时成绩,把“启用比例”前面对勾去掉,就可以直接录入考核成绩了。
5. 学位课程考试须命制A、B两套试题,一套用于期末考核,一套备用或做补考用。试题量一般以两小时为限,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应与试题同时制定。
6. 各培养单位研究生课程成绩请于考试结束一周内由任课教师录入研究生管理系统,以便学生查询。学生答卷、参考答案、评分标准、论文或其他形式的结业作业以及任课教师签过名的成绩单(直接从研究生管理系统中打印)和平时成绩记录单由各学院妥善保存,以备评估检查。
7. 学位课程达到75分以上(含75分)为合格,非学位课程达到60分以上(含60分)或达到及格以上等级为合格,达到合格要求的方可获得相应学分。必修环节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根据培养方案获得相应学分。
8. 研究生课程考核成绩不及格,需参加补考;学位课程成绩及格但不合格(60—74分),需参加重考。补考和重考时间为下一学期开学第二周,补考合格成绩最高按75分计,重考合格成绩最高按80分计。补考和重考后仍不合格的须随下一届研究生重修,重修合格后按实考成绩计。
9. 研究生应按时参加各门课程考核,对于缺课率超过三分之一的研究生,不准参加该门课程的考核,随下一届研究生重修。因故不能参加考核者,必须事先提出缓考申请,经任课教师同意,各培养单位主管领导批准;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的学位课程,经研究生院批准,方可缓考。经批准缓考的研究生可参加下一年度该门课程的考核,成绩按正常考核记载。未经批准无故不参加考核者,按旷考论,成绩作零分处理;课程考核中作弊者,成绩作零分处理,并视其违纪或者作弊情节,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经教育表现较好者,可以随下一届研究生重修。
研究生院
2025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