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5日下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岩教授应邀做客“音舞名家大讲堂”,作题为《抗日救亡主题歌咏深描》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副院长师玉丽主持,学院骨干教师及研究生到场聆听。
讲座中,李岩以“深描”为方法切入,回溯抗战时期的历史语境,系统梳理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发生、发展与深远影响,指出这一运动并非停留于浅层的号召口号,而是在国家危亡之际唤醒民众、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实践。他以《旗正飘飘》《玫瑰三愿》《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经典曲目为例,深入分析其旋律、节奏与文本意象的互动机制,并从文化外交与跨国传播角度对李抱忱1939年编选的英文版《中国抗战歌曲集》进行解读,认为这一选集既是抗战歌曲的国际传播实践,更是以音乐为媒介,构建全球反法西斯情感共鸣的文化外交策略,彰显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声音与担当。李岩强调,抗日救亡歌咏不仅是激励抗战的号角,也是“中华民族不会亡”的信念宣言,是民族认同与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提醒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以史为鉴、居安思危。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视野开阔,不仅深化了师生对抗战音乐文化的理解,为我院在红色音乐研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探索及传统文化当代转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方法论借鉴与学术启发。
(音乐舞蹈学院 张姝/文 贾雪晴/图)
专家简介:李岩,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专家,先后就读于山西大学(学士)、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博士)。1983年入职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1992年入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现为该所研究员、研究生院硕博导师,曾任《中国音乐学》杂志副主编、编辑部主任,《中国音乐年鉴》主编,2018年入职哈尔滨音乐学院音乐学作曲系,任硕博导师。出版《朔风起时弄乐潮》《不忍乐史尽成灰》《缤纷妙响:澳门音乐》等专著9部,及《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陈洪文选》《陈洪文存》《百岁学人缪天瑞:庆祝缪天瑞百岁华诞影集》等编著,曾获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音乐理论奖及省部级奖项共13项,现任澳门《澳门集乐》协会学术顾问、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