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所在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举办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

发布时间:2025-07-21 浏览次数:10


 7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在河南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二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与本次年会,共同围绕“医疗社会史的新探索与新发现”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与交流。

19日上午,年会开幕式在河南师范大学求是东楼模拟法庭举行。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玉珍,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出席并发表致辞。开幕式由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赵红杰主持。

杨玉珍在致辞中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同时指出医疗社会史作为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分支,相关研究既能够回应学术热点,又与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紧密相连,期望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能够借此机会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打造高水平的学术科研阵地,助推医疗社会史研究迈向新高度。余新忠回顾了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的发展历程,对主办方和与会同仁的协助与支持表示感谢,着重指出该学会具有组织构成年轻化、研究问题现实化、学术氛围协同化等特色,对学会在将来继续保持探索活力、深化跨学科交流、寻求社会共识与人文关怀等方面表示期待并预祝年会成功举办。

在随后的开幕式主旨报告环节,八位知名学者分两个时段作主旨发言。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余新忠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医学与医学人文的关系,指出医学史的研究范式经历了从传统“工具性”角色到现代“批判性”视角的转变,揭示了医史对于医学人文的重要意义。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教授郑洪则系统梳理了广东地区食养食疗传统的历史演变,展现了传统医学文化的地域特色和生活化特征。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传斌深入分析了由民国初年药品进出口免税引发的中外交涉,揭示了医药与外交、税收、慈善间的多重关联。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东华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关中华麻风协会及中华麻风疗院的改造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教授张树剑从《黄帝内经》出发讨论身体博物学,为古典医学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苏全有着重介绍了近代中文报纸中有关医疗、社会类的副刊史料,为近代医疗社会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支撑。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范铁权关注到作为“中间力量”的卫生社团、慈善组织、工商业团体等,在饮食卫生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晶分析了当代美国公共卫生面临的健康危机及政策问题,指出了当代美国公共卫生社会改革使命的消逝及其后果,强调应重拾这一社会改革。

此次参与年会的教授、副教授共46人,讲师20人,博士生38人,硕士生69人,本科生9人,收取稿件187篇。组委会根据来稿内容共设五个分会场,主题涵盖古代医疗史、近代医疗史、当代医疗史、世界医疗史、中西医药史等,在19日下午和20日上午共计开展15场分组讨论和150余次专题报告,内容丰富多元,知识融会贯通,为各位学者在学术交流、理论探讨、问题解答等方面提供了思维碰撞的便利与机会。

闭幕式主旨报告在20日上午进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讲述了牛黄、人参、人发、磁石等物品在唐朝与新罗间的交流情况,涉及交流起源、交换物特点、用途及其折射的唐罗关系与社会文化等。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琼对云南抗疟委员会开展的抗疟实践进行梳理,通过构建“卫生边疆性”理论,深入探讨了民国时期西南边疆地区的卫生治理如何重构卫生现代性的本土路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丁见民梳理了疾病医疗史研究的进展,包括医学内史到医疗社会史的转向、后现代思潮下的文化转向,以及中国史学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及医疗社会史的未来等诸多内容。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洪河结合地方实践,以林县食管癌为考察对象,梳理其高发态势、致病因素及危害,阐释了相关防治举措并分析了其防治成效。

随后的闭幕式由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韩万渠主持。余新忠在年会总结致辞中向承办方致以诚挚感谢,肯定了此次高质量的办会水准与丰富的议题设置,着重强调多元化的学术交流对推动医疗社会史发展的关键意义,同时也对相关研究的深化拓展寄予了深切期望,希望与会者能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在学术领域持续深耕、精进不辍。李洪河强调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得益于各方的鼎力支持,他向所有与会者致以由衷感谢,同时就年会组织过程中的不足致以歉意,表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将始终致力于为医疗社会史领域搭建高质量的交流平台,并诚挚邀请各位参会者在未来有机会再次莅临,共话学术发展。

闭幕式期间,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理事会成员调整事宜,公布了含信阳师范大学教授叶宗宝、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慧卿等在内的新一届理事会名单,同时新增三位副主任委员及三位副秘书长,重视年轻力量的培养。大会还确定下一届年会由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并向西南大学教授李晶表示感谢与期待,明确表示要保持两年一次的举办频率,特殊情况可视情况增设,着重强调程序规范的重要性。

此次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医疗社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更为推动学科发展、加强学术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积淀深厚,既为此次年会的圆满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医疗社会史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据悉,中国社会史学会医疗社会史专业委员会将长期致力于为海内外学者提供高水平、高质量、高协同的学术交流平台,持续助推医疗社会史研究的深化发展。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马文韬 周梦圆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