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新乡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全会精神,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学习高潮,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即日起,本版正式开设“学精神、见行动”专栏,邀请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担任嘉宾,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谈谈他们的行动计划。
□本报记者 赵同增 本报通讯员 冀虹飞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关键是教育,教育的关键是教师,而肩负培养教师队伍的高等师范院校,无疑是“关键中的关键”。新年伊始,记者走进省部共建高校河南师范大学,专访该校党委书记赵国祥。
“河师大虽然是一个地方高校,但是我们一直秉承着‘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走向全球’的办学指导思想。”赵国祥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我省出台了《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方案》,河师大首批进入特色骨干大学建设的行列;新乡市在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同样给出了很多支持政策……这对河师大来说,都是重大利好。
风险与机遇并存,享受机遇也意味着要同时迎接挑战。赵国祥说,党的创新理论是河师大应对挑战的“法宝”,“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国家战略的脉动同频共振,我们就有了足够的底气,不惧任何挑战!”
两个多月来,河师大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邀请省委宣讲团成员、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为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宣讲,做好“示范学”;各基层党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同时通过校园网、官方微博、微信等媒体开展宣传报道,抓好“跟进学”;领导干部带头,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宣讲,推动“深入讲”;承办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修班,开展“扎实研”……通过一系列“大动作”,推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正是靠着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实践,河师大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2017年和2020年,学校分别获批国家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1个,2018年,学校一次性新增9个一级博士点,2019年,学校获批当年全省唯一一项“国家杰青”,一项“国家优青”。2020年,学校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4个学科进入特色骨干学科A类学科行列。连续两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居全省高校第一。同时,学校以全省高校考评第一的成绩入选全国文明校园。
“成绩属于过去,河师大持续向前,要开怀拥抱机遇和挑战,向着‘全国著名、世界知名’的目标不断迈进。”赵国祥表示,河师大要在认真梳理“十三五”时期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把方向聚焦到国家发展需要之中,把精力凝聚到学校改革发展之中。坚持统筹实施、组合推进,联系实际、务求实效,积极谋划、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河师大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