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筑梦精育良才
——化学化工学院深入实施“合力育人”工程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围绕“如何培养一流人才”,化学化工学院认真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并深入推进“合力育人”工程,着力构建以学院为支点,学院内部、学院与学校职能部门、学院与家庭社会校友协同发力的“合力育人”工作模式,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合全院师生之力,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
1.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书记院长走在前面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院成立由院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班子成员共同参与的学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学生工作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学院团委书记、教学秘书、党政办主任、专兼职辅导员、专业班主任等组成,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全院的学生工作。二是强化指导督查。把学生工作重要事项纳入党政联席会议重要议程,定期听取情况汇报;书记院长在每学期末听取学生工作情况汇报,对各个年级的工作进行点评,帮助提高工作水平;每学期举办“我与书记院长面对面”活动,了解学生愿望,听取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三是加大支持力度。对学生工作给予不定期专项经费支持,不断改善学生工作办公场所和办公条件。
2.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全员育人氛围浓郁
一是聘请优秀青年博士教师担任本科生专业班主任,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指路领航,进一步壮大充实学生教育管理队伍。二是开展教工党支部联系学生班级、“教授寄语”等联谊交流活动,从学习规划、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养成、文明礼仪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三是鼓励教师吸收优秀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工作,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实验计划项目、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专业性创新创业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渠桂荣教授指导的学生团队荣获全国首届“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学生作品连续四届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陈得军老师指导学生成立的新乡市“花之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3.打造品牌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整体提升
一是实施拔尖人才培养“俊甫计划”。充分利用学院学科、平台、师资和科研优势,选拔一批志向高远、全面发展的学生分学术班、专业技能班和创新创业班进行重点培养,切实提升其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旨在造就未来化学领域的杰出人才。二是开展“学生党建进公寓”工作。成立“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室”,将党小组建在学生公寓,积极搭建“思想引领、榜样带动、学风促进、生活服务”工作平台,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为广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引领和服务。该工作获评校基层党建创新优秀项目和学生工作特色品牌重点项目。三是举办“魅力化学”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通过举办“名师讲堂”、学院发展论坛、专业技能竞赛、“魅力化学”科技文化推广日和人才培养专题汇报演出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示化学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该活动被河南日报、中国网、河南省教育厅网站等媒体报道转载。
二、合学院与学校职能部门之力,提升育人专业化水平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基层学院与学校各个部门共同发力,来自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指导至关重要,不可或缺。为此,学院主动加强与学校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积极争取指导和支持,协同做好学生培养教育工作。
一是着眼于素质拓展。与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校团委、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学生工作核心部门协同发力,在学生班级管理、学生社团发展、社会实践策划、创新创业指导、就业面试准备、心理健康保持等方面联合开展培训活动,有效提升第二课堂育人“含金量”,其中心理素质拓展、实践归来话感悟等活动深受学生欢迎。
二是着眼于安全教育。针对网络诈骗、传销陷阱、宗教渗透、宿舍用电安全、艾滋病防治等新老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邀请保卫部(保卫处)、校医院等专业部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指导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等形式,普及相关知识,进行安全教育和提醒,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安全问题发生。
三是着眼于灵魂塑造。邀请组织部(党校)、宣传部等党委部门领导老师,围绕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入党动机、党性锻炼、党员作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等话题进行专题辅导,旨在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努力培养兼具高尚追求和扎实学识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三、合学院与家庭社会校友之力,拓展厚植育人资源
高校为社会培养人才,同样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家庭、社会和校友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高度关注。可以说,培养人才既是高校内部的全员工程,也是整个社会的全员工程。基于以上思考,学院积极搭建与家庭、社会、校友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使学校的教育培养和社会的关心关注形成合力,广拓厚植育人资源。
一是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互动。新生入校报到时,召开家长座谈会,介绍学院人才培养等情况,争取家长支持配合。建立“家校连心卡”制度,在学生取得成绩、出现问题、受到表彰、违犯纪律等重要环节向家长通报相关情况,必要时邀请家长到校或到学生家中共同解决问题。
二是多方争取社会资源。先后与五十多家中学以及北京康龙化成制药有限公司、上海药明康德制药公司、河南三生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学生实习实践、科研训练、勤工助学、就业创业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不少学生通过实习见习在合作单位实现了就业。
三是积极争取校友支持。充分发挥校友智力、财力、人脉等优势,多次邀请杰出校友回院讲学,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开展励志、感恩教育;积极联络各地校友,在学生实习、考研、创业、就业等方面提供岗位和机会;支持校友设立“卢锦梭奖学金”“树人奖学金”“荣院增辉奖学金”“徐国治关心下一代助学金”等奖助学金,助力优秀学生和家庭贫困学生健康成长。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行大船。“合力育人”工程实施近三年来,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1个学生团支部荣获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2个学生社团荣获全国首届大中专学生最具影响力的环保社团和理论社团,1个学生党支部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还荣获6个河南省先进班集体和2项河南省五四奖章,学院连年获评学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在“东芝杯”“挑战杯”、全国高等院校化学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首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国家和省级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近30项;本科生每年发表SCI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0余篇,申报专利近20项;本科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50%左右,年底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均居学校前列。“合力育人”工程被评为2016年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并被河南教育网和《河南教育》(高教版)等媒体予以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