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丁裕斌教授应邀做客我院“环看今朝”讲坛

发布者:宋旺旺发布时间:2025-11-13浏览次数:10


89日上午,应环境学院邀请,重庆医科大学丁裕斌教授来环境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并做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院院长曹治国教授主持,学院学术带头人、青年教师及研究生百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丁裕斌教授“辅助生殖技术患者长期PM2.5及其成分暴露与OHSS的关系”为题,首先介绍了PM2.5暴露在接受ART治疗女性中促进OHSS发生提供了新证据。结果显示,取卵前一年,尤其是前三个月,暴露于PM2.5及其五种主要组分显著增加OHSS风险,35岁以下女性影响更为明显。硫酸盐是短期暴露的主要贡献者,黑碳和铵盐则在长期暴露中作用突出。明确PM2.5的关键有害组分、易感时段与人群,对制定精准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最后阐明,研究为公共卫生干预提供依据,强调针对ART女性开展个体化减暴措施,有助于预防OHSS及相关生殖健康问题。


简介:丁裕斌,重庆医科大学骨干人才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入选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及重庆市来华留学工作专家。曾赴瑞典、香港及美国开展访学及博士后研究。现为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中国生理学会生殖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Developmental Biology期刊编委。

团队聚焦女性生殖及围产期相关疾病,基于多模态大数据与多组学手段,系统解析疾病发生风险因素、预测模型及生物学机制,旨在实现早期诊断、风险预测与个性化干预。团队拥有涵盖30个省级行政区划80余家医疗机构构建的“中国母婴健康研究队列CHERISH”数据库、西部地区最大的辅助生殖队列以及多项RCT研究资源,并受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支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研经费逾300万元。以通讯作者身份在PNASAJOGNucleic Acids ResearchJAMA Network Open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获批专利4项。成果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