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

发布者:张会君发布时间:2012-11-29浏览次数:1071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大纲
一、性质和任务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是1917年至1949间的文学发展和变化,这一时期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阶段。经过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变革和改造以及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中国现代文学创造了用现代文学语言与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思想、感情、心理和审美特征的文学样式,呈现了文学创作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体现了文学民族化的风格和特征。中国现代文学史这门课正是从整体上考察和研究它的发展过程的。
二、基本要求
通过对三十年的文学流变过程的研究,注意从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与历史联系中去分析各种重要的文学现象,重视文学本身的规律和特点,重视作品的实际艺术成就以及艺术个性和风格的特点;注意对文学思潮和流派的历史考察,努力提示各种文体发展的内在线索;注意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所受外国文学的影响,探讨现代文学民族风格与特色的形成过程。通过对文学史的梳理,在讲授中使学生真实地了解和感受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全貌。
三、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系以及相关的大学本专科教学。
四、总学时及讲授学时
总学时102    讲授学时90   学分6
五、讲授内容及学时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主要讲述文学革命的起因、发展过程、外来思潮与文学社团和理论建设与创作潮流。 四学时
第二章   鲁迅(一) 介绍并分析鲁迅的《呐喊》《徬徨》以及《野草》《朝花夕拾》。 四学时
第三章   小说(一) 介绍第一个十年小说创作概况。 四学时
第四章   通俗小说(一) 作为常识了解通俗小说的产生和最初的创作。 一学时
第五章   郭沫若 感受郭沫若的诗歌创作,了解郭沫若的历史剧。 四学时
第六章   新诗(一) 介绍新诗的诞生和第一个十年新诗创作。 四学时
第七章   散文(一) 介绍第一个十年散文创作状况及地位理解。 四学时
第八章   戏剧(一) 介绍话剧的诞生、引进和这一时期话剧创作。 二学时
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介绍评述30年代文学潮流与趋向。 四学时
第十章   茅盾 介绍茅盾创作及特色、对其文学地位进行评价。 五学时
第十一章 老舍 分析老舍创作的独特价值和地位。 五学时
第十二章 巴金 分析巴金创作的独特价值和地位。 五学时
第十三章 沈从文 考察其创作的立场及其文学世界的价值。 四学时
第十四章 小说(二) 了解30年代小说创作的纷繁和变化。 四学时
第十五章 通俗小说 概述30年代通俗小说。 一学时
第十六章 新诗(二) 对30年代诗歌创作流派的趋向的总体把握。 三学时
第十七章 鲁迅(二) 通过对鲁迅杂文的分析了解鲁迅杂文思想艺术特质。 二学时
第十八章 散文(二) 关注这一时期散文的变化和潮流,关注不同作家。 二学时
第十九章 曹禺 了解曹禺话剧和艺术成就。 五学时
第二十章 戏剧(二) 了解话剧运动的概貌和戏剧大众化的追求趋向。 二学时
第二十一章 文学思潮和运动(三) 了解三十年代的文学思潮、运动和创作。 四学时
第二十二章 赵树理 在文学史发展中来分析赵树理作品内容和艺术。 四学时
第二十三章 小说(三) 从小说发展中来体会三、四十年代小说的变革、试验和演进。 六学时
第二十四章 通俗小说(三) 和前章合并考察40年代小说雅俗的趋向。 一学时
第二十五章 艾青 了解艾青创作和在诗歌史上的意义。 三学时
第二十六章 新诗(三) 了解三十年代新诗的变异、承传。 二学时
第二十七章 散文(三) 通过典型散文的分析概况了解本阶段创作状态、趋向。 一学时
第二十八章 戏剧(三) 了解话剧创作大众化和通俗化。 一学时
第二十九章 台湾文学 从现代文学框架里考察台湾现代文学的发展。 一学时
六、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 温儒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