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附属小学在报告厅成功举办《小学学段体系化高质量育人范式研究》开题报告会。教育学部教授苗学杰、副教授梁云真应邀作为评议专家出席报告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为了研究和探索数智时代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举措和培养评价等方面的新变化、新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河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以“数智时代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为主题,确定了2025年度26项实践课题。附属小学李万里主持研究的《小学学段体系化高质量育人范式研究》课题,由教育学部教授罗红艳、李玉芳、博士魏贝贝以及附小赵金红、户婕等教科研骨干,作为课题组成员。
第一部分:课题主持人汇报——多维构建育人体系
李万里结合附属小学实际情况,对开题报告展开详细汇报。他表示,该课题围绕课程、教学、活动及环境四大育人维度展开。课程育人,按照“有效实施国家课程,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要求,以《汉字奥秘》《文言启蒙》《科学》等校本课程为特色,开展育人活动;教学育人,借助教师成长论坛、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校本教研活动等方式推进;活动育人,认真开展社团活动、研学活动、劳动教育活动、庆六一暨科技节等活动,达到育人目的;环境育人,整合社区优质资源、师大科普资源,融合校园育人文化,建构育人体系。
第二部分:专家赋能——精准指导研究路径
苗学杰教授:注重实践与体系建构
苗学杰肯定了课题的实践性与论证规范性,建议调研分为校外和校内两部分:校外可就近到名校或同类学校调研,明晰理想育人状态;校内通过自我诊断、横向比较等方式,探析各方期望。他强调,在厘清高质量育人范式的体系和指标后,要从课程等四大模块中找到抓手,聚焦两到三个关键点,构建具有附属小学特色的理论化、结构化、体系化、模型化育人范式。
梁云真教授:紧扣目标与国家战略
梁云真认为课题选题意义重大,具有实践导向和问题导向。她指出,应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人才等作为高质量育人目标。育人范式体系的构建,需要围绕此目标展开,案例应用及效果分析要有具体抓手。同时,要提炼四个育人手段的亮点,紧密结合国家对中小学和基础教育的战略,如新课标提倡的跨学科理念。此外,课题成果要与体系对接,既要提炼育人范式,也要梳理围绕体系建设的具体实践做法。
第三部分:罗红艳教授代表课题组作表态发言
罗红艳对附小在育人方面的跃迁发展感到振奋,认为该课题选题好、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且实践成效显著。他建议进一步梳理课题思路:首先,明晰“为谁育人”,强化政策引领,突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性;其次,明确“育什么样的人”,结合小学学段特点与大中小一体化思路,落实国家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第三,完善“怎样育人”,构建“课程、教学、活动、环境”育人的支撑保障及评价机制;同时要增强成果意识,让学生切实受益,打造课程建设等成果,冲击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第四部分:总结结展望——深化合作推进研究
李万里对评议专家们的悉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将按照专家意见,认真完善开题报告内容,细化“组织分工”,有序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此次开题报告会成功举办,为附属小学“小学学段体系化高质量育人范式研究”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相信在专家的指导下,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附小智慧与方案!
图/文 办公室